新晉中國工程院院士塗善東祖籍梅州大埔!稱想為國家培養更多人才

日前,中國工程院正式公佈2019年增選院士結果,其中華東理工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塗善東當選。塗善東出生於福建省龍巖市,祖籍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11月26日,南都記者從大埔縣委宣傳部獲悉,塗善東系客家人。

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涂善东祖籍梅州大埔!称想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

對於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塗善東表示心中充滿感恩,希望為國家培養更多人才。“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會在有限的生命裡,繼續完成我在高溫高壓裝備領域的使命,這其中有許多是我此前作過的承諾。”

祖籍梅州大埔,父親也是教師

華東理工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官網顯示,塗善東1961年出生於福建省龍巖市(祖籍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1982年本科畢業於南京化工學院化工機械專業,1985年、1988年分別獲該校化工過程機械專業碩士與博士學位。之後,其先後在西南交通大學、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南京化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從事研究工作。

2002年後,塗善東受聘為華東理工大學教授;2006年6月至2015年7月,擔任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

據悉,塗善東是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科技進步帶頭人”以及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的獲得者。

塗善東從事化工機械及相關學科的教育教學與科學研究。除了創建承壓系統與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塗善東還嚴謹治學、教書育人,倡導全面工程教育,引起國內外同行積極反響,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第一完成人)。他已培養博士 40人,多名學生和助手成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國防科技卓越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一批學生成為企業的優秀技術骨幹。

南都記者獲悉,祖籍梅州大埔的塗善東是客家人。他的父親塗祥生是福建永定的一位退休教師,早年曾在廣東韶關翁源某中學任教。

當選院士後稱“希望為國家培養更多人才”

塗善東長期致力於化工設備安全工程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他創新發展了高溫高壓化工設備安全維修、安全評價以及本質安全調控等工程技術。

塗善東先後5次獲國家科技獎勵,其中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2項為第一完成人)、一等獎1項(第二完成人),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第二完成人),省部級特等獎及一等獎10項,以及中國青年科技獎等獎勵;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69項、國際專利4項、軟件著作權14件,發表論文354篇,他引6700餘次;在國際會議作大會或邀請報告41次,擔任國際會議主席或共同主席22次。

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之後,塗善東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成為院士無疑是他人生中重要的一刻,但面向未來,未來已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會在有限的生命裡,繼續完成我在高溫高壓裝備領域的使命,這其中有許多是我此前作過的承諾。”

塗善東表示,他希望能在一些新興工業領域,如液化天然氣(LNG)工業、氫能工業、新型煤化工等,為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考慮到人因失效事故比例增加,我也一直在倡導智能工廠的底層技術,如極端工況下的智能傳感技術、失效評價專家系統等,這方面也有賴於更多青年人才的貢獻。”

採寫:南都記者 蘇海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