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為什麼被稱之為:“腐國”

在很久之前英國對待同性戀是要被處以極刑;

英王亨利八世於1533年制定對同性戀罪判處死刑的法律,後世相關法律多援引此項。1553年瑪利亞、1562年伊麗莎白紛紛沿用,至1828年,新通過的法令仍然對同性戀處以極刑。直到1861年之後,在國會陸續將200種死罪罪名減少到4種的大形勢下,同性戀罪才從死刑減為監禁(十年到無期不等,仍然嚴厲)。這種狀況直到1954年著名的「沃芬頓報告」提出才有所改善,而成年人之間彼此同意的同性戀行為則到1967年才得以非罪化。

英國為什麼被稱之為:“腐國”

然而,嚴厲的打壓之下,同性戀群體是依然存在的。19世紀下半葉,儘管同性戀仍被視為犯罪、不道德和不體面的事情,但男妓充斥倫敦,英國上流社會的男子寄宿學校中也盛行同性戀。社會各個領域的傑出人物中不乏後來才為人們所知道的同性戀者。王爾德和圖靈這樣廣為人知的案例更體現出同性戀人士的壓抑和痛苦。

英國為什麼被稱之為:“腐國”

越是壓迫越是反抗,當禁錮多年的枷鎖終於被解開,是不是歡呼聲就會格外響呢?


一方面,在宗教和歷史的影響下保守的英國法律曾經長期打擊同性戀;另一方面,一旦藩籬打破,人文主義、啟蒙思想以及自由化精神的薰陶,又使這個有著天賦人權傳統精神的國家在保障同性伴侶民事伴侶權、同性婚姻合法化等方面動作迅速,領先於全球大多數國家。2005年,英國法律開始允許同性情侶締結民事伴侶關係。2013年7月,同性伴侶婚姻法通過,2014年3月29日,這項法律正式生效。

其實在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進程中,丹麥、冰島這些國家要領先英國很多年。但他們中沒有一個擁有英國這樣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國家實力的最好體現就是文化輸出能力,那些製作精良的英劇、活躍在好萊塢和全球熒幕上的眾多知名英國演員們,骨子裡帶著當代英國人對同性之愛的寬容氣息,把他們傳播向全世界,這種巨大的影響力更容易受到重視,這個國家也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世界眼中的“腐國”。

英國為什麼被稱之為:“腐國”

說起影視劇,忽然想到熒幕形象所折射出來審美傾向。美式的經典男主通常會讓人聯想到力量、硬漢、英雄主義情結,而英式的男主形象則常常含蓄、溫和、氣質略帶陰柔。

特別是一些影響力較大的英劇,諸如四大腐劇:《神探夏洛克》/《梅林傳奇》/極品基老伴(Vicious)/火炬木小組(Torchwood)等捧紅了一對對的英劇腐cp,雖然有些確實夠牽強,比如《神探夏洛克》的編劇就出面澄清男主們的純真友誼,但是通過英劇,大家對英國的男男情誼還是有了深刻的聯想。


英國為什麼被稱之為:“腐國”

像英國的布萊頓有許多LGBT酒吧,俱樂部和餐館,特別是聖詹姆斯街和肯普敦區附近。不少著名的LGBT慈善機構,出版商,社會和支持團體也位於這裡。

每年八月初,布萊頓會舉行英國最大的同性戀慶典活動,能夠吸引大約16萬人前來參與,如果你這時候去布萊頓遊玩,一定能遇到布萊頓同性戀大遊行哦,到時候就可以大飽眼福了哈哈哈。英國各地還有歐洲等國家的同志都會來到布萊頓參加這個嘉年華會,這是一個化裝舞會愛好者的盛宴。各種奇裝異服,有性感著裝的消防隊啦,分不清是男是女的警察隊啦,也有打扮妖豔、脖子以下都是腿的美男子,或是帥到掉渣、掰彎無數少女的Tom Boy!總之應有盡有!

英國為什麼被稱之為:“腐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