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信阳毛尖遇上方城烩面……︱方城追梦人Ⅶ

当信阳毛尖遇上方城烩面……︱方城追梦人Ⅶ

文&图/瘦羊

当信阳毛尖遇上方城烩面……︱方城追梦人Ⅶ

汪莹:当信阳毛尖遇上方城烩面,精彩绽放

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伏牛山脉和桐柏山脉、北亚热带和南暖温带交界处的方城县,是一个以烩面著称的县城。

很多人也许不会注意:这还是一座喜爱品茶的小城——因为,并不产茶的方城县,却是一个烩面馆和茶叶店同样多的县城。

解放路,是方城县城东北隅一条默默无闻的巷道,短短静静的道路上,就有两家茶叶店。靠南头的一爿名叫“祥吉茗茶”,尽管只有一间门脸,却别具一格,老板娘是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主产地——信阳浉河区人。

当信阳毛尖遇上方城烩面……︱方城追梦人Ⅶ

茶山里长大的姑娘

1986年春节过后,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镇茶农老汪家再添喜讯:第二个孩子在喜庆的过节氛围里诞生了,爷爷给孙女起名汪莹。

浉河港镇被誉为“茶王之乡”,地处风景秀丽的南湾湖畔上游,境内“两潭”黑龙潭和白龙潭是优质信阳毛尖茶的主产地之一。

自古以来,汪家人就以种茶、制茶和卖茶为生。潭水、茶山世世代代滋养了这一方的淳朴和清香,养育着薪火相传的勤劳和善良。正宗的信阳毛尖则是上天赋予给他们的丰厚回馈。

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小汪莹就爬在父亲宽大的肩膀上,到自家的茶园里玩耍;等到七八岁时,小汪莹就随着父母一起到茶园里采茶。大人们一天采摘鲜茶叶三斤左右,小汪莹尽管只能采上七八两,却深深地感受到了劳动的充实和喜悦。

每次参加劳动有了收获,母亲就会奖励小汪莹几块零花钱,汪莹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起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汪莹和父亲一道来镇上茶叶市场,去销售自家茶园里出产的茶叶。看到父亲和茶贩子交易时的艰难,联想到种茶制茶过程的艰辛,她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茶农的酸甜苦辣。

少年时她给自己的定下的人生目标却是:好好学习,离开大山,以后不要再像父母一样种茶了。为此,天资并不算很聪颖的汪莹,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2004年高中毕业后,汪莹走进了郑州牧专的校园。

当信阳毛尖遇上方城烩面……︱方城追梦人Ⅶ

吃烩面长大的小伙儿

省会郑州市敞开它宽大的怀抱迎接着这个来自茶山里的姑娘。汪莹就如同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毕业前夕,一个来自方城县吃着烩面长大的小伙子孟祥吉,走进了汪莹情窦初开的心扉。

假期里,汪莹和孟祥吉一同来到方城县,受到了小伙子一家人的盛情款待。这个喝着信阳毛尖、吃着大米长大的姑娘,也平生第一次吃到了散发着羊肉和小磨油香味的方城烩面。

平实和包容的小县城给汪莹留下了非常好的第一印象;小伙子一家人的热情,也更加笃定了她和孟祥吉之间的爱情。

父母做梦也没有想到,打小就勤快懂事的女儿会对一个方城县的小伙儿动了心,他们担心:那里的生活习惯女儿能适应吗?

为了打消父母心头的顾虑,汪莹带着父母一同来到方城感受生活。令她欣喜的是,双方老人一见如故,一桩链接信阳和方城的美满姻缘,就此拉开了序幕。

2009年11月,汪莹和孟祥吉喜结连理——信阳毛尖和方城烩面从此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当信阳毛尖遇上方城烩面……︱方城追梦人Ⅶ

痴情不移的老主顾

婚后第二年,大女儿呱呱坠地,汪莹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方城人。

街坊四邻听说孟家娶了一个来自信阳“茶王之乡”的漂亮媳妇,就知道这回可能品尝到正宗的信阳毛尖了。便不断有人委托汪莹从老家捎一些信阳毛尖茶带回来尝尝鲜。

能够帮助父母出售自家茶园里出产的茶叶,也让汪莹内心里有了许多的慰藉和开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汪莹开始在网络上帮助父母推销茶叶,有时还带着茶叶到临近县城的茶叶商店进行推销。时间久了,她便和丈夫商量着,打算开办一个自己的茶叶店,专门经销正宗的信阳毛尖茶。

2015年8月,他们选定解放路的一间门面房,汪莹的“祥吉茗茶”茶叶店正式开业营运。

然而,在最初的几个月时间了,营销状况远远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红火。

在她经营最不景气的那些时光里,走进茶叶店的仍然是以前那几个痴情不移的老主顾,他们奔着“祥吉茗茶”的正宗产地和良好口碑,更冲着汪莹的热情和真诚。

半年之后,“祥吉茗茶”赢得了更多方城人的认可和信赖,更多的茶友被汪莹热情的服务和信阳毛尖的优良品质所折服,又不断地有新主顾而变成了老主顾。

小巷里飘出的信阳毛尖茶香,和着方城烩面的浓烈,给方城人带来了别样的生活体验。

当信阳毛尖遇上方城烩面……︱方城追梦人Ⅶ

水乳交融的两地情话

随着“祥吉茗茶”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也增进了信阳和方城之间的两地交往。

每到春季采茶制茶的时节,汪莹总会带着一家人回到信阳老家的茶山上,帮助父母干活。真实生动的茶园画面和制茶流程,往往随着汪莹的微信朋友圈,带给方城人不一样的新鲜感受。

汪莹的父母也经常在闲暇的时间里,来到方城小住几日,帮助女儿打点一下生意的同时,到方城的风景名胜望花湖、七峰山等走一走看一看,日新月异的方城变化,每次都能给这对来自信阳的老人带来无尽的欣喜。

方城的烩面油腻上火,信阳的毛尖去腻清热。吃罢一碗方城烩面,回到家来再喝上一杯信阳毛尖,生活的美,全在这相互帮衬的包容与互补中,精彩的绽放出来。

为了更好地传播茶文化,汪莹特意报名参加了方城县举办的茶艺表演培训班,并很快成为了其中的骨干力量。每当五一、十一等旅游旺季,汪莹都会被邀请到方城七峰山或社旗县霸王山等旅游景区,义务向游客做茶艺表演。

前年,汪莹加入了方城县“梵美瑜伽表演队”,作为民间展演团体的代表,数次参加县里各种主题的文艺晚会。

这位“卖茶叶”的信阳姑娘,越来越被更多的方城县人认识和喜爱。

当信阳毛尖遇上方城烩面……︱方城追梦人Ⅶ

薪火相传的茶叶情结

信阳毛尖以甘甜清爽著称于世,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优美的生存环境,传统的制茶工艺,优质的原材料保障,造就了信阳毛尖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社会口碑。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不断提升,向来不善饮茶的方城人对茶叶的渴求也日益提高。汪莹正是抓住了这个难得的商机,把更多的优质茶品引进到了方城人的生活之中来。

在汪莹的带动下,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也都耳濡目染地加入到了爱茶的行列中来。儿子刚会走路就抓住茶具跟着妈妈学泡茶,逗得一家人乐开了花。

两个女儿自幼看着妈妈泡茶长大,一有闲暇时,就有模有样地坐在茶台前“表演茶艺”,一招一式一点也不输给大人。

前天,大女儿写了一篇《美丽的信阳茶山》的作文,文中写到:“春天来临时,茶山上很多茶叶都长的又细又长,就像一根根银针。茶山上开满了一朵朵绚丽的花儿,往远处看,一座座绿色茶山就像一位位绿色的仙子……”

汪莹读着女儿的作文,开心地笑了。(2019.11.12)

*作者︱瘦羊:原名董振群,就职于河南省方城县供电公司,自由撰稿人,离岗后沉迷于山野溪畔,徜徉在字里行间,自得其乐。「青眼有加qyyjtcq」专栏作者。

当信阳毛尖遇上方城烩面……︱方城追梦人Ⅶ

当信阳毛尖遇上方城烩面……︱方城追梦人Ⅶ

当信阳毛尖遇上方城烩面……︱方城追梦人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