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納溪:油桐樹下巧套種 一地三收效益好

“這些油桐樹要 5 年才進入盛產期,現在雖然才移栽一年,但通過循環套種車前草和紅苕,畝收入可達3000多元。”11月2日,在瀘州市納溪區上馬鎮桐梓村的油桐種植基地,村黨支部書記張紹彬一邊查看油桐長勢,一邊欣喜地說。而在油桐樹苗地頭,在車前草收穫後又套種的紅苕已開始採挖。

瀘州納溪:油桐樹下巧套種 一地三收效益好

張紹彬在查看套種紅苕的油桐長勢。

重振油桐產業
  納溪區上馬鎮桐梓村是典型的丘陵山區,曾經漫山遍野的油桐樹榨出的桐油因品質佳而聲名遠揚。後隨著市場上桐油的需求量銳減,山上的油桐林大多被鬱鬱蔥蔥的竹木替代。然而,近兩年,隨著桐油市場需求再度熱火起來,特別是脫貧攻堅戰打響後,發展油桐產業又被立足打造“納溪油桐第一村”的桐梓村黨支部重新提上議程。
  “種植油桐管護簡單,最重要的是現在桐油用途寬廣,根本不愁銷路。”張紹彬說,油桐主要是榨油,榨出的桐油具有不透水、不透氣、不傳電、抗酸鹼、防腐蝕、耐冷熱等特點,已作為一種工業用油廣泛用於電子產品。因為桐油具有絕緣、防水、防腐等功能,除了製作成合成樹脂外,制漆、塑料、造船、人造橡膠、皮革等製造業也使用廣泛。
  張紹彬告訴筆者,種植油桐樹,不僅綠化荒山改善了生態環境,更讓種植戶獲得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他說,油桐籽成熟後都是自行掉落地下,根本不用村民上樹採摘。而盛產期每畝可收穫油桐籽6000公斤,按目前市場價最低2元/公斤計,畝收益可達到6000元,而若加工榨成桐油出售,收入會更高。


  2018年,桐梓村首批已定植了2萬多株油桐樹苗,面積超過1000畝,成為納溪最大的油桐種植基地村。
循環套種增收
  走進桐梓村的油桐種植基地,只見油桐樹地頭全是即將收穫的紅苕。張紹彬高興地告訴筆者說:“這地頭的紅苕已經是套種的第二季作物了,之前套種的中藥材車前草在5月就收穫了,僅車前草就已實現了一季每畝2000元的收入。”
  新栽種油桐要3年才有收益,5年才進入盛產期,這期間村民收入從哪裡來?從打算髮展油桐產業開始,張紹彬就已有了套種增收的規劃。原來,張紹彬自2017年返鄉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後,就試著引導村民在玉米地頭套種車前草,當年試種的40餘畝車前草,畝產量達150公斤,每畝增收2000餘元。“現在利用油桐樹地頭套種車前草和紅苕,這種立體套種不但讓油桐和中藥材及紅苕互不干擾,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關鍵是讓村民收入有增無減。”張紹彬說。
  為了確保油桐產業發展和套種獲得好收成,2018年6月,桐梓村黨支部還組建了瀘州桐舟中藥材專業合作社,採取“支部+專合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促進規模經營,降低經營風險,確保油桐產業的穩步發展。同時,為了保證油桐樹投產前幾年土地的產出效益,今年,村民就在油桐樹基地全部套種車前草,車前草收穫後又套種紅苕。按去年專合社與瀘州一中藥材公司簽訂的以 14 元/公斤的訂單價全部回收車前草的協議,今年,套種的1000畝車前草畝產量按平均150公斤計,畝純收益有2000元;而紅苕畝產量可達1500公斤以上,按平均1元/公斤計,畝收入有1500元。一年下來,通過在油桐樹下套種車前草和紅苕,實際畝增收將超過 3500 元,真正實現了一地三種、一地三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