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迎寧、任春生等建言大資管時代,銀行與保險應融合發展

魏迎寧、任春生等建言大資管時代,銀行與保險應融合發展

資管行業正成為連接國民財富管理、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渠道。銀行和保險作為資管市場的主要機構投資者,是金融市場連接器,資管產品注重長期回報,與實體經濟的結合也就更為緊密。

近期,由建行大學蘇州金融保險學院和建信人壽等承辦的“獨墅論壇·2020銀行與保險資產管理峰會”在蘇州舉行,包含樓繼偉、魏迎寧、劉桂平等眾多嘉賓就資產管理業如何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探索新的發展模式、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魏迎寧、任春生等建言大資管時代,銀行與保險應融合發展

建行行長劉桂平介紹,資產管理行業涉及不同領域,具有較強包容性和開放性,資管主體橫跨資本、貨幣、債權、銀行間及非銀行間等多種市場,而資管資金既有來源於保險養老金為主的機構資金,也有投向私行、信託、券商、基金及銀行的個人資金。

劉桂平表示, 2018年世界排名前500的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資產規模達到91.5萬億美元,其中前10大公司和前20大公司的佔比分別是29%和43%,行業集中度不斷向頭部資管機構集中。而目前我國金融機構的資管產品餘額突破80萬億元,發展空間巨大。

原保監會副主席魏迎寧分析認為,險資投資結構中固定收益類產品佔比超過50%,主要是銀行存款、債券等;而投資實體經濟方面,保險資產管理市場競爭激烈,目前險資佔比並非很大。魏迎寧認為,保險資產管理應該持審慎的態度,不要貿然,要注重防控風險。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表示,銀行與保險之間業務合作的領域很廣闊,目前主要包括在存款、資產託管、銀保渠道、投資管理,以及產品配置和項目合作。


對於項目資產合作,曹德雲認為銀行要發揮自己項目資源多的優勢,把項目和資產推薦給保險資產管理機構,由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再以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的方式發行,之前70%的保險資管項目是由銀行推薦的。

眾所周知,2019年以來,諸多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立,保險業人士認為會搶佔儲蓄型保險市場份額。但是,銀行理財子公司與保險資管機構,在管理模式和產品特性方面存在差異,可以實現優勢互補。

曹德雲舉例稱,協會2018年底調研發現雙方仍然存在大量產品的合作,銀行理財資金委託保險資產管理機構管理規模接近1300億,購買保險資產管理產品超過4100億,而保險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超過了1400億。

曹德雲坦言,目前銀行和保險的合作仍然存在一些障礙,比如雙方角色定位、政策性問題衝突、估值問題等。

魏迎寧、任春生等建言大資管時代,銀行與保險應融合發展

中保登總經理袁平海分析了銀行保險在資管行業領域合作的三個方向,他認為銀行可以在資金供給以及銷售渠道支持保險資管發展;雙方在養老金管理和市場化方面共同探索、創新發展,以實現共贏;再者,銀行應該充分利用保險資管在長期資產管理方面的優勢,比如將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股權投資管理等交給保險資管公司做。

中保投董事長任春生表示,隨著資管行業的發展,資產配置不再是簡單平衡風險和收益關係,在大類資產配置領域,保險資管的優勢會更為明顯,保險業擁有從資金期限、流動性、成本、收益等一整套資產負債匹配的規則。

與會嘉賓認為,保險資管行業積累了一萬多人專業投資人隊伍,管理著20萬億資產,在債權、股票、不動產投資、非上市公司股權投資等領域積累了很多經驗,可以為銀行理財轉型提供支持。

數據顯示,2003年至今,保險業已經成立了27家綜合性保險資管公司,14家專業性保險資管公司,11家境外投資子公司,16家保險系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和8家養老金管理公司。


截至2019年9月末,保險資金運用餘額17.78萬億元,保險資管現在已經不單是作為母公司保險資金的管理者,受託管理的非保險資金也已達1.5萬億以上。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