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界的天才,梅蘭芳拜他為師傅,他嫌錢少而不畫蝦,是個怪老頭

齊白石: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豔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朴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

一說到齊白石,大多數人腦海中浮現的關鍵詞都是:德高望重、繪畫大師、擅長畫蝦等,但是,剝掉齊白石的藝術家身份,你知道真實生活中的他是個怎樣的老頭呢

藝術界的天才,梅蘭芳拜他為師傅,他嫌錢少而不畫蝦,是個怪老頭

畫家黃永玉在《比我老的老頭》中記載了他第一次隨李可染去拜訪齊白石的場景:老人見到生客,照例親自開了櫃門的鎖,取出了兩碟待客的點心。一碟月餅,一碟帶殼的花生。路上,可染已關照過我,老人將有兩碟這樣的東西端出來。月餅剩下四分之三,花生是淺淺的一碟。“都是壞了的,吃不得。”寒暄就坐以後,我遠遠注視這久已聞名的點心,發現刨開的月餅內,有細微的小蟲子在活動。剝開的花生也音隱約見到閃動著的蛛網。這是老人的規矩,禮數上的過程,倒並不希望冒失的客人真正動起手來。天曉得那四分之一的月餅,是哪年哪月讓那個饞嘴的冒失客人幹掉的。

藝術界的天才,梅蘭芳拜他為師傅,他嫌錢少而不畫蝦,是個怪老頭

齊白石眾多的顯赫名聲之中,“小氣”和“摳門”一定是排在他最前面的個人標籤。關於齊白石各種小氣的故事常為今天的人們津津樂道。

當時的齊老頭已經是德高望重的大畫家了,經常有些有頭有臉的人物慕名去拜訪他,可他一律都用這兩碟陳年的月餅和花生來招待。這樣的“禮數”,放在普通人家都幹不出來吧,足見有多摳了!

藝術界的天才,梅蘭芳拜他為師傅,他嫌錢少而不畫蝦,是個怪老頭

齊白石賣畫,跟菜市場賣菜論斤賣一樣,他所畫的蝦論只賣,結果有人討價還價,要求多贈畫一隻蝦。老頭不悅,但也拿起筆畫上了一隻,可那人一看這隻蝦完全沒有生氣,有點奇怪,齊白石說:“你要添的這隻蝦子,是不在價錢以內的,所以替你畫了死蝦,算是免費附送。”

呵呵,齊老頭,那可是署您大名出手的畫,這麼敷衍,讓人無語啊。

藝術界的天才,梅蘭芳拜他為師傅,他嫌錢少而不畫蝦,是個怪老頭

齊白石的弟子很多,其中著名的有李苦禪、李可染、王雪濤、王漱石、王鑄九、許麟廬、陳大羽、李立、婁師白、張德文、蕭龍士等,三子齊子如、戲劇大師梅蘭芳、評劇名家新鳳霞也是齊白石的弟子。

齊白石作為當時的一代畫壇宗師,備受推崇,弟子眾多,連著名戲劇家梅蘭芳都曾拜師學藝,他的得意門生李苦禪、李可染後來也成為了大師級藝術家,他的女弟子似乎更多,而且這些女弟子都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她們在當時都是社會名媛。

藝術界的天才,梅蘭芳拜他為師傅,他嫌錢少而不畫蝦,是個怪老頭

早些年齊白石到上海的時候沒有錢,所以被迫賣畫為生,而那時候的人們買畫也不講究什麼風雅樂趣,而主要喜歡看美人畫,所以齊白石先生當時為了生計,也不得不入了俗流,畫了不少美人姿態的畫。

藝術界的天才,梅蘭芳拜他為師傅,他嫌錢少而不畫蝦,是個怪老頭

所以,無論是在近代,還是在現代,齊白石的畫作都很受人推崇,而外國著名畫家畢加索也曾經說過,齊白石是中國最偉大的畫家,他之所以不敢來中國,就是因為中國有齊白石,他怕比不過齊白石。當然這只是一句謙虛的玩笑話而已,後來兩個人還是見了面,而且對繪畫進行了探討交流,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藝術界的天才,梅蘭芳拜他為師傅,他嫌錢少而不畫蝦,是個怪老頭

濃厚的鄉土氣息,純樸的農民意識和天真浪漫的童心,富有餘味的詩意,是齊白石藝術的內在生命,而那熱烈明快的色彩,墨與色的強烈對比,渾樸稚拙的造型和筆法,工與寫的極端合成,平正見奇的構成,作為齊白石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視覺形狀,相對而言則是齊白石藝術的外在生命。現實的情感要求與之相適應的形式,而這形式又強化了情感的表現,兩者相互需求、相互生髮、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了齊白石的藝術生命。

藝術界的天才,梅蘭芳拜他為師傅,他嫌錢少而不畫蝦,是個怪老頭

他喜畫南方山景水色,以鄉野、田園題材最常見。畫中沒有層峰疊嶂和覆水繁林的描繪,有的僅是一縷縷山嵐、兩i間村舍、四五座石峰、六七棵梧桐,畫面內容雖然簡素,但瞬息已成妙境,意趣甚遠。此畫章法空靈疏曠,以虛為實,在大開大閤中蘊含著微妙的變化。“我絕不畫我沒見過的東西。”齊白石把生活中感興趣的和較熟悉的一切事物統統都搬進了他的畫面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