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的《臨河集序》2700多萬成交,靠的是什麼?

在2019年佳士得求秋拍中國古代書畫場中,八大山人書《臨河集序》估價1,200,000 -1,800,000港元,最終以30,125,000港元成交,合計人民幣2700多萬元!

八大山人的《臨河集序》2700多萬成交,靠的是什麼?

清 八大山人(1626-1705)書《臨河集序》

八大山人的《臨河集序》隸屬於《蘭亭詩書冊》前六開,《蘭亭詩書冊》原件為冊頁十八開。八大山人書《蘭亭詩書冊》流傳有序,最開始為張大千的大風堂所藏,後易主日本南書院院長松林桂月,松林桂月將《蘭亭詩書冊》詩畫部份拆裱成立軸形式,與《臨河集序》分開掛設,數十年秘不示人,令此十八開的去向一直成迷,就連八大山人的研究專家王方宇也無緣親見。

八大山人的《臨河集序》2700多萬成交,靠的是什麼?

八大山人臨《蘭亭序》

2018年香港佳士得秋拍展出《蘭亭詩書冊》書畫部份的十二開,引發藏家熱切關注。又於今年秋季獲得《蘭亭詩書冊》前六開《臨河集序》的拍賣委託。由此推測,可能《蘭亭詩書冊》早在1955年,在張大千的東京書畫展中售出,那時就已被松林桂月收藏。

八大山人的《臨河集序》2700多萬成交,靠的是什麼?

八大山人 行書臨河序

八大山人是誰呢?他的原名叫朱耷,八大山人的稱號他晚年才開始使用,後來一直延用。他是書畫家,明末清初畫壇“四僧”之一。本名朱由桵,字雪個,號八大山人、個山等,江西南昌人。明朝寧王朱權後裔,明亡後遭國毀家亡之難,心情悲憤,裝啞扮傻,23歲削髮為僧,後改信道教,住南昌青雲譜道院。

八大山人的《臨河集序》2700多萬成交,靠的是什麼?

八大的書法太多變了,追其師承淵源,眾說紛紜。有人說宗法二王、有人學董其昌等等,終如尋其書畫師承一樣,至今無定論。據王方宇先生考證,最初,八大山人受歐陽詢的影響很深,稍後學董其昌的行草,又轉入黃庭堅的誇張開闊等,多方探索,再追尋魏晉人書法的氣質,參用篆書筆法,終於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中鋒圓潤,婉約多姿且厚重渾成,富有晉人氣度。八大山人的書法的成就,主要在於其筆法的改變。

八大山人的《臨河集序》2700多萬成交,靠的是什麼?

其實八大山人不只是書法價格動輒百萬、千萬,他的繪畫拍賣價格高達千萬,有的甚至過億。《孤禽圖》賣了6272萬元,畫面簡單,只有一隻黑色翻白眼的小鳥;《山水卷》成交價1.61億,另一幅《竹石鴛鴦》 高達1.187億元!

八大山人的《臨河集序》2700多萬成交,靠的是什麼?

八大山人《竹石鴛鴦》

八大山人的書畫作品頻頻拍出高價,這個人到底有什麼魔力呢?

他用筆簡練。

亦與他的繪畫風格相似,極為簡練。八大山人到晚年喜用禿筆,一變銳利的筆勢而成渾圓的風格,他的書法以簡表意,意境高遠。

八大山人的《臨河集序》2700多萬成交,靠的是什麼?

他運用大量留白。

八大山人的書法對王羲之行書上下錯位、有意識的留白技法進行了誇張性繼承和大量的運用。八大山人形容自己的作品是“墨點無多淚點多”。

八大山人的《臨河集序》2700多萬成交,靠的是什麼?

他的書法充滿個人獨特的審美。

套用一句話是,他的書法,很八大山人。有種書法的味道,只屬於八大山人。簡潔和大量留白,是最高級的審美。書寫中,八大山人有意誇張某些筆畫,如橫畫有隸書意味的收筆,以及某些捺筆等。精煉放縱的筆觸,和倔強傲岸的風骨,抒發了對清朝的不滿和憤慨,氣宇大氣磅礴,筆墨感人心脾。

八大山人的《臨河集序》2700多萬成交,靠的是什麼?

八大山人的書法作品,包含行書、草書、楷書等各種書體。他的行書和草書成就最高。他的行書作品中經常夾雜著一些草書,草書作品中也經常夾雜著一些行書。

八大山人的《臨河集序》2700多萬成交,靠的是什麼?

網友們對八大山人的書法評價非常高:

有人說:八大山人的筆功深厚,字形疏而不散,歪而不斜。

還有人說:他看似天真 實則心淨也,

還有人認為:他創作意識超前,是幾百年後的後現代派,更有人贊他對空間的理解達到頂級高度,異於常人。

八大山人的《臨河集序》2700多萬成交,靠的是什麼?

總之,在"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當時今日,八大山人是個特立獨行的存在。太喜歡八大閒散的個性和冷傲的內心。他的畫醇、書樸、詩奧。八大山人的《臨河集序》將我們再次代入那個時代,代入八大山人的世界,讓我們的精神得以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