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往事》:老昆汀,惡趣味,好電影

文 / 龍貓

《好萊塢往事》爆了,意料之內。

昆汀又火了,情理之中。

《好萊塢往事》:老昆汀,惡趣味,好電影

這兩件事碰一塊去了,不過說實話,還非得碰一塊去才有看頭。因為少了昆汀,這電影還真不知道該怎麼拍。

說電影前,咱們先來說說昆汀吧。講昆汀的過去,沒什麼好講的,有趣的是他的電影。

不過如果跳開電影,我們也看不到完整的昆汀。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很自戀

對,你沒看錯,他真的極度自戀。

《好萊塢往事》:老昆汀,惡趣味,好電影

這裡的自戀絕不是貶義詞,相反,正因為這份自戀,才讓昆汀成為了昆汀。

《低俗小說》這部電影,相信大多數喜歡歐美片的小夥伴們都不陌生吧?

當年可是一舉拿下戛納金棕櫚獎。除了榮譽拿到手軟,同期的票房也十分可觀,僅僅憑藉八百萬的成本,就賺取了一個多億的票房。

牛不牛?自然牛,堪稱小成本中的戰鬥機,一飛昇天的那種。不僅觀眾說好,連影評人也紛紛好評。

要知道,篩出一部觀眾、影評人都叫好的片子不容易,更何況是一部邪典電影了。

邪典電影的特徵是什麼?暴力、血腥、混亂、癲狂,怎麼爽怎麼來,沒有規則,沒有風格,也沒有固定的形式和套路,一切都看導演想怎麼拍就怎麼拍。

《落水狗》不就是個例子嗎?一群人,一場把戲,一套規則,一些惡趣味,攪在一塊就成了一部電影,但偏偏就是這種很難被稱為電影的電影,很容易就能調動起了觀眾的情緒。

《好萊塢往事》:老昆汀,惡趣味,好電影

一首黑膠原聲走起——

緊接著,畫面跟進來,那股味道就有了;再加上點血肉和粗鄙對白,風格也有了;再到什麼腳踢褲襠,拳打棺材板,手搓機關槍,暴力美學就有了!

那些講昆汀風格和故事結構的人,總是想得太多,要龍貓說,昆汀還真沒想弄什麼所謂的「電影風格」,就連「暴力美學」,也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他首先是一個影迷,其次才是導演。

作為影迷,他很較真。作為導演,他很自戀。

但偏偏就這麼一個自戀的人,一個不懂什麼「三幕結構」「戲劇衝突」「故事理論」的野路子的成了大導演、大編劇、大人物。

憑什麼?

這事兒,還真不是一兩句能說清楚的。請容本貓先從那個得了金棕櫚獎的《低俗小說》開始,慢慢捋一捋。

《好萊塢往事》:老昆汀,惡趣味,好電影

說起《低俗小說》,這片子的好到底在哪兒?

一定有人說是因為“環狀敘事”。

沒錯,環狀敘事確實是它的重要特色,而且也是片子得獎的一個重要原因。

把幾個小故事拆開來,打亂重新組合,小技巧倒成了一個特色,有意思,有趣味,還很有創意,電影節就喜歡這種新奇玩意。

但說實話,這種小技巧不屬於昆汀——它是電影的骨架,撐著故事的血肉,但這東西真沒費多少勁,玩著玩著故事就弄出來了。

昆汀想玩什麼?

他玩得是故事,玩得是花樣。他玩對白,玩特色,玩趣味,這是他想表達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只有他才玩的出來,有他的特點在裡面。

人們一看電影,一打眼就看到:嘿,這不是昆汀(的電影)嗎?

龍貓想,他想要的是這個效果。

《好萊塢往事》:老昆汀,惡趣味,好電影

而戛納注重什麼?鄉土、現實、形式、意識形態等等。

這些誰都能拍,沒特點,也沒意思,你拍個電影大家都不喜歡看,你也懶得看,電影的價值又在哪?

要拍就拍好玩的,要麼你愛看,要麼他愛看,總有人不喜歡,那還不如拍個自己喜歡的。

所以昆汀有錢後,先拍了《落水狗》,一百來萬,滿足了,滿意了,知道電影怎麼拍了。接著《低俗小說》上個檔次,八百多萬,請了個過氣男明星約翰·特拉沃爾塔助陣,效果也還挺好。

再後來就更放開了,拍武俠。

怎麼拍?搬著拍,怎麼好玩怎麼拍。

說是致敬,其實就是拆和搬,把不同電影拆開,再組合在一起。

邵氏功夫片運鏡不錯,照著來;日本武士刀聽說很強,來一把;浴血新娘死而復生,有噱頭,也加進來,搭在一起就成了《殺死比爾》。

《好萊塢往事》:老昆汀,惡趣味,好電影

看起來挺碎的,不夠立體感,但昆汀可不管你感覺怎麼樣,他自己爽就行了。

你要是談裡面的鏡頭、形式,故事結構都有什麼特殊指向,真沒多大意義,因為人家壓根就沒想著按規矩來,有時候純粹就是“千金難買我喜歡”,就指向了昆汀電影的核心。

你見過老流氓不追姑娘,改追老母豬嗎?

昆汀,就是個有文化的流氓。

所以,喜歡昆汀的一般都是鐵粉,尤其是像最近幾年的《無恥混蛋》《八惡人》,一上來就是酒館屠殺,火烤希特勒,火槍穿褲襠這種惡趣味滿滿的劇情,缺統統成了影迷津津樂道的經典橋段。

《好萊塢往事》:老昆汀,惡趣味,好電影

然而,這些情節卻往往讓正經影評人不屑一顧,和他們心中那個有著神一樣地位的《低俗小說》沒法比,然後暗歎:昆汀老了。

昆汀真老了嗎?

其實我們一看就知道,是他們看昆汀的角度錯了,從頭到尾,他就不是一個正經導演,而是一個影迷,也是個玩轉電影的藝術家。

《好萊塢往事》裡怎麼演的?

演西部牛仔,到了片場,進入狀態,對臺詞。臺詞錯了怎麼辦?那就再來一遍,鏡頭回到初始位置,再跟一遍臺詞,再拍一遍。

《好萊塢往事》:老昆汀,惡趣味,好電影

這片段有意義嗎,沒什麼意義,就是為了好玩。在電影裡拍電影,有趣,有創意,有意思。

再就是怎麼著?我看我自己。

演員就位了,路過電影院,看到自己(出演的電影)了,跟售票員通融一下,自己看自己的電影。為了啥?為了滿足。

一場喜劇,演得好不好,看什麼?當然是看觀眾了——觀眾反應好,片子自然不差。

他不僅要自戀,還要放到大銀幕上讓大家都看到,讓別人也愛上他。說不好聽是虛榮,說好聽了是榮譽。這份榮譽不要也沒關係,單要了更好,更舒服。

自然,這片子也少不了昆汀所鍾愛的惡趣味,一雙jio丫子。

《好萊塢往事》:老昆汀,惡趣味,好電影

這就是昆汀,一個自戀卻有著十足魅力的男人。

作為一部玩電影玩出藝術感的導演,這片子裡自然也少不了他最喜歡的一些類型。

老電影,怎麼能沒有?海報、鏡頭、橋段,該有的一個不落,對於深度影迷而言,這絕對是一個無可匹敵的驚喜。

好萊塢,怎能不愛?60年代末,市場在轉變,但好萊塢仍保持著獨屬於她的魅力。

西部片,他的最愛,怎麼拍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拍出味道。

《被解救的姜戈》裡示範過了,這裡咱們換個花樣,不是講好萊塢嗎,不是說往事嗎,那咱們就拍片場、拍人物、拍明星。拍當紅明星沒意思,換個花樣,咱們拍過氣的,拍脾氣大的,拍牛仔。

既然西部片了,那肯定得有犯人,有獵人。那主角就是賞金獵人,咱們就拍老派西部片,不要什麼推陳出新,就要還原,要時代感,要沉浸,要的就是那個原汁原味的味道。

《好萊塢往事》:老昆汀,惡趣味,好電影

但你真要想在這片子找什麼真實故事,對不起,沒有。

人是一個不缺,場景一個不落,但劇本我說了算,想怎麼改怎麼改,改出花樣,好看好玩,看得高興就行了。如果觀眾要真想從片子的概述裡找到這故事的蛛絲馬跡,大概就只能找到好萊塢這三個字了。

除此之外,一切都是導演的。

就連片子爆出的「曼森殺人案」這個噱頭也是騙人的,嬉皮士有,曼森家族也有,羅曼也出場過——但這個案子真沒有,不是拍不出來,而是不想拍,拍著沒意思,沒有創意,倒不如拍一場反殺嬉皮士的動作大戲,又爽又爆,火光四射。

《無恥混蛋》裡希特勒都被玩死了,曼森家族怎麼就不能玩了?

不但要玩,還要玩的嗨一點,不僅要火,還要更過火。最後倒好,噴火器都拿出來了,前面是燒納粹,後面燒嬉皮士。燒得好,玩得妙,看得自然又爽又爆。

《好萊塢往事》:老昆汀,惡趣味,好電影

最棒的點也正在於此——昆汀把之前玩的花樣統統放到了這部片子裡,可以說,《好萊塢往事》絕對是送給昆汀鐵粉的一份絕頂大禮。

但這樣玩,玩的人開心了,一部分觀眾和影評人就不樂意了——這片子同樣太碎了。

像昆汀之前好幾部片子一樣,本片上映後,口碑就迅速兩極化,好評就是五星好評,差評一星都嫌多,觀眾對昆汀的喜愛和厭惡,囤著囤著,就在這部片子出來之後到了一個極端。

難道是昆汀變了?龍貓覺得沒有,相信他的老影迷也是這個答案。

那麼,既然片子沒變,昆汀也沒變,老昆汀的惡趣味也還在,還能帶給我們驚喜和刺激,這就足夠了。

至於不分觀眾和影評人怎麼說是他們的事情,用他們的標準來衡量昆汀電影的好壞,實在是太過於苛刻的一件事情,電影應該是自由、開放的,誰都可以拍,誰都可以演,並不是一個人,甚至是一部分人說了算的。

你有你的規矩,我有我的愛好,兩者互不矛盾、互不耽擱,有趣的事情會變得無趣,快樂的故事也容易變悲傷,全都因人而異,我承認你的規則,你也應該考慮我的想法。

這是底線,也是作為一個電影愛好者的基本修養。

昆汀,還是那個昆汀。

本貓依然愛他。

《好萊塢往事》:老昆汀,惡趣味,好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