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忙》告訴我們:人生若不懂精進,便只剩一場“窮”忙

最近在看小川叔的《窮忙》,每一篇都充滿著人生智慧與進取精神。它不是一本浮誇的成功勵志學,它是一部走心的成長智慧記錄儀。

作者用他半生的經歷,教你如何在職場步步為營,教你如何下好人生“不窮忙”的這盤大棋。

《窮忙》告訴我們:人生若不懂精進,便只剩一場“窮”忙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

現在很多年輕人,包括我自己,都非常強調“自我”二字。

小川叔通過《窮忙》,讓我們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自我。

真正的自我,不是今天工作不順心,老闆是傻X,同事太難纏,老子辭職不幹了。

不是面對別人的排擠、針對和背叛,怒髮衝冠,非要撕個你死我活,反正忍一時越想越氣,進一步神清氣爽。

小川叔不疾不徐地用謙遜又飽滿地人生經歷和文字告訴我們,真正的自我,是成長。真正的江湖,不是打打殺殺,而是人情世故。

一提到人情世故和職場爭鬥,大家的第一反應是煩,第二反應是逃。

像我這樣性格極強的人,會想到爭和贏。

但小川叔,想到的是深度思考和跨越式成長。

小川叔的職場升級打怪,跟所有人一樣,一路坎坷一波三折。

辦公室政治紛爭被強勢打壓,好不容易遇貴人站穩腳。還沒等鬆口氣,一路帶他打怪的老闆另謀高就,剩下孤軍奮戰的他被新上司當成肉中刺。經過磨合考驗,總算拿回主動權,又慘遭團隊重建,業務變更。

《窮忙》告訴我們:人生若不懂精進,便只剩一場“窮”忙

捱過了差點散夥的劫,集團又給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矛頭直指壓力巨大。

任何一件事,單獨拎出來,都足夠一個人撂挑子不幹,辭職走人或者抱怨連天。

但小川叔把每一次,都當成自我成長的機會。

他知道有人的江湖就一定有紛爭,所以他不逃,他知道領導安排自有深意,所以他不怨。

見招拆招,不斷總結方法論,優化技能和本事,為下一次打怪升級做準備。

這就是為什麼小川叔沒有背景只有背影,人至中年位居高層,而有些人一輩子窮忙,人至中年無依無靠的原因。

逃不掉的事情,那就面對它。每一次都是成長,每一步都是突破,日積月累變成長為了身披鎧甲的開國將軍。

不逃避,不抱怨,不矯情,不妥協。

小川叔的經歷中,有一個故事讓我印象深刻。

他說他之前內推了一個朋友,結果那個朋友上任之後,處處為難他。

每次開會的方案和說辭,全部矛頭直指。

如果換成是我,我一定會私下質問,或者當面怒懟那個朋友。

但小川叔說,人在職場,總有百般不得意,也許對方有自己難言的苦衷。

結果竟然一語中的。

那個朋友的處處針對皆是直屬上司授意。

人至中年機會不易,為了保住職位,小川叔的朋友不敢反抗也不敢解釋。

用精於人情世故和深諳讀心之術來形容小川叔和他的《窮忙》,我覺得有失精確。

小川叔的《窮忙》,不是精明,而是憨、勤、鑽的大智慧,是氣度是體諒,是既有頭腦又有實幹的螺旋式上升。

《窮忙》,讀罷讓每一個人都不再“窮忙”。

《窮忙》告訴我們:人生若不懂精進,便只剩一場“窮”忙

優秀的管理者,憑的是信念而非技能

《窮忙》寫得很有趣,用西遊記的輕鬆表達了管理的進階概念。

我們每個人在管理之路,或多多少都會經歷沙和尚,孫悟空,豬八戒和唐僧的階段。

當你是沙和尚的時候,你認為團隊最重要的是各司其職,你努力工作,也希望大家努力工作,讓團隊運轉起來。

至於員工的心理動向和建設,你沒有意識也沒有能力去管控引導,因為你的能力很弱。

如果拒絕成長,你將永遠唯唯諾諾,當個被員工質疑,不被尊重的小頭頭。

這個時候,當你發狠一樣精進個人能力,你的能力和思維則上升到孫悟空階段。

孫悟空,個人能力卓越,團隊的扛把子,業務精英,在團隊有著絕對的話語權。

《窮忙》告訴我們:人生若不懂精進,便只剩一場“窮”忙

人生至此,如果你陷入認為個人資歷強勢便能主宰團隊運作的思維定式中,你只能做個讓員工陽奉陰違的討厭領導。

然後,我們便進入到了豬八戒的軌道。

在不斷地嘗試中摸索出一套實用好用的溝通技巧,因地制宜地跟每個員工交流,讓有能力沒幹勁的員工擁有信念,讓有幹勁沒能力的員工充滿進階學習的熱情,讓有心結的員工敞開心扉消除隔閡。

《窮忙》寫到這裡,已經向我們評述了半生的管理經驗。

管理不是刻意討好,也不是單打獨鬥,管理最終都要落實在人心。

學會尊重、理解、關心和發掘員工潛力,你將擁有一支能打勝仗的隊伍。

但一切落實在方法論上的東西,都是思維的不夠開拓。

你認為一個人必須擁有精湛的技術和過人的技巧才有資格管理別人,這是因為你站的還不夠高。

當你站得足夠高的時候,你才會明白,為什麼西天取經四人組,連白龍馬都比唐僧有法力,但唯有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才能帶領團隊完成西天之行。

因為唐僧的信念,是這個團隊的靈魂。

所有人都在搬石頭,只有他知道這是為了造一座佛。

小川叔行走半生的管理智慧,皆濃縮在了這本《窮忙》當中。

不精進,便窮忙,沒有智慧,也註定是場疲於奔命的窮忙。

劣質的勤奮,不如思維上的謀略,悟不透道理,便只能誤了終生。

《窮忙》告訴我們:人生若不懂精進,便只剩一場“窮”忙

步步為營,才能精準把握“人生”

身邊的人距離每年都以不同的速度在拉開。

走在前面的人,並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只是每次選擇都成熟、精準、明確。

現在很多人跳槽,完全是瞎跳。

在這家做的不開心,就立馬辭職跳到下家,在下家覺得工作強度大,便立馬轉戰工作輕鬆的公司。

每一次跳躍,都沒有任何規劃。

辭了不開心找開心的,丟了強度大的尋工作輕鬆的,表面上看充滿了合理性和邏輯,但實際則是年紀一年比一年大,本事一年比一年弱,動盪一年比一年多,收入一年比一年少。

這個少,不是今年賺5000,明年賺4000,數值上面的減少,而是今年賺5000,明年賺5500,成長值方面的削弱。

《窮忙》告訴我們:人生若不懂精進,便只剩一場“窮”忙

步步為營的人,會將每一步當做螺旋式上升的跳板,每走一步都會深思熟慮。

內心有信念,頭腦有藍圖,不會將過程當中的情緒,比如人際關係上的摩擦、生活習慣上的異同、工作時間上的加班,看作是重要因素和比較維度。

當我們本末倒置,跳過因,直接求果,必將導致一生中的窮忙。

你想要開心的生活,此刻便要知道自己的強項和喜好,找準事業切入點,努力精進自我,讓討厭你的人和事情配不上你,自動消失。

而不是你略過這個過程,直接找份開心的工作,開心是有了,能力和未來丟了。

看《窮忙》你會發現,作者是個謙遜溫和的人,他不會像我一樣犀利,告訴你哪種思維是錯,但他會用行動,明明白白地告訴你,什麼是對。

想要過上不“窮忙”的人生,就必須學會深度剖析,有遠見有謀略有計劃,不被突然出現的細枝末節打亂全局。

想要不窮忙?記得看《窮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