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明为什么没上过春晚?搭档黄族民详解“看透了”北京同行

马氏相声地位之高,在圈内曾有“无人不宗马”的美誉,可是,虽然马三立和马志明父子两辈说相声,但是在40多年的春晚舞台上,只有马三立在198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过一次相声《大乐、特乐》。

马志明为什么没上过春晚?搭档黄族民详解“看透了”北京同行

从现场录像来看,可以看出72岁的马三爷当年意气风发,不过,由于是在工人体育场露天演出,整体时间也仅12分钟,选择的节目又是比较温的《起名字的艺术》,观众对节目中提到的饭馆大多不熟悉,所以效果很一般,马氏相声这次春晚之旅险些阴沟翻船。

后来马三爷总结了,春晚的舞台上,说一个相声,并没有多少时间让你铺平垫稳,它需要你马上出现笑料,可是相声又不像二人转,它就是得需要你慢慢的,琢磨滋味,一点点的带入剧情,最后“啪”,来一个包袱响了,听完之后让人回味无穷。这里边有一个铺平垫稳的过程,所以往往需要观众静下心来和你配合。可是在春晚的舞台上哪里有时间给你铺平垫稳,所以后春晚导演再去请马三立老爷子的时候,马三立死也不去了,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相声不适合在春晚的舞台上表演。

马志明为什么没上过春晚?搭档黄族民详解“看透了”北京同行

而马志明与春晚,就像两条平行线,从没有相交过。

后来,少马爷的搭档、徒弟黄族民在接受采访时终于说出了原因。

他先提到马志明新作品少的,是因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最近我们在舞台上的东西不在电视里录像,因为只要一在电视里录像这个段子就被别人偷走了。”

比如马志明曾经创作了一个《倒车》的段子,在津门曲艺会上首演。当时一个主持人是北京的,听完了这个以后没出一个月北京就给用了。

“就连《纠纷》创作完了以后北京就来电话说这个段子给我吧,我要用。说你用用去吧,但作者不能再说是你了,那可不行。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两次提出来要演这个,要让我们去春节晚会他都不去。”

原来春晚邀请过马志明去表演《纠纷》,但少马爷考虑到很多背景,就没答应。

在马志明拒绝春晚后,天津好几个相声演员到春晚封闭排练,最后到腊月二十九哭着回来了。“不是一个,这都是在我们以后。所以,他就说咱不能去,去了最后只有把段子给人家,咱们自己回来。这个详细的我们就不说了,因为我们没有证据。这都是几年之后证实的这件事,我才佩服他,他早就看透了。我那时候是普通的相声演员的感觉,春晚叫为什么不去?求之不得啊。削尖脑袋花钱都要去,怎么就不去呢?很不理解。后来一点一点他就讲、跟我说这些东西,说出来我都不相信。三年以后、三个实例证实。”

无论是误会还是沟通问题,马志明就此与春晚再无联系。而春晚的语言节目,重心也从相声变为小品,1994年的春晚上,侯耀文在《打扑克》中,被黄宏直接怼“现在相声干不过小品”,算是最悲哀的自嘲吧。

马志明为什么没上过春晚?搭档黄族民详解“看透了”北京同行

后来即使郭德纲代替赵本山成了春晚压轴,可是谁还能记得春晚相声说了啥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