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實力最強盛是,是什麼時候?

流淚谷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持續近兩年之久的漢中之戰結束,曹操全線退出漢中,劉備佔領漢中全境,之後派遣劉封、孟達乘勝攻取了東三郡(魏興郡、上庸郡、新城郡),加上關羽鎮守的荊州地區,此時劉備的實力最為強盛。

劉備此時的實際統治區包括荊州三郡(即以湘水為界,荊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東三郡(魏興郡、上庸郡、新城郡)、整個益州地區(包括漢中郡)。

兵力而言,留守益州集團的兵力3-4萬,漢中前線兵力5萬-6萬,東三郡兵力1-2萬,荊州關羽集團兵力4-5萬,且荊州、益州地區在東漢戰亂中基本沒有遭到戰火侵襲,是東漢十三州中最富裕、面積最大的兩州。加上北方戰亂,人才南下,荊州、益州還保留有大量的人才儲備;益州平原、江漢平原是產糧大區,糧草充裕,為劉備集團的成長壯大提供了有力的物質支撐。

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策,此時劉備基本已經完成了“跨有荊益”的第一步戰略目標。第二步目標則是“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第三步目標則是“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劉備集團鼎盛階段,跨有荊益,帶甲士兵十餘萬,文臣武將彙集,已經具備抗拒曹操,以圖天下的資本,第一步戰略目標已經初步實現;然而在第二步中“外結好孫權”未牢固、第三步中“天下有變”未出現的情況下,關羽荊州集團悍然發動襄樊戰役,導致孫權偷襲,曹孫夾擊,關羽的荊州集團完全覆滅,劉備不僅失去了荊州廣袤的土地(同時也失去了重要的產糧區和人才補充區),失去了以關羽為首的荊州集團的文臣武將,也失去了從荊州北上宛、洛的重要軍事戰略,加上後續的夷陵之戰的大潰敗,劉備集團的實力大為損失,從此失去了角逐天下的資本。

假設在劉備全盛階段,能按照隆中對策,做到“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之後集中優勢兵力,以馬超、張飛、魏延等北取雍涼,佔據關中之地,拒潼關以迎曹操,而未經荊州和夷陵的兩次兵敗,以劉備全盛之兵力,攜馬超西涼之人氣,加上漢中之戰後曹操集團的“畏劉”情緒(損失大將夏侯淵,對曹操集團的震懾極大),如果能加上荊州關羽集團以及 “結好孫權”後的東吳配合作戰,則雍涼之戰的勝算幾率很大,則天下逐鹿,尚未可知。





且行且聽風


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在三國時代裡是實力最弱的一個。不過其實力並非一直那樣弱小,而是呈現出由弱到強,再由強轉弱的曲線走勢。


劉備的實力最為強盛的時候,應該是他在原本佔有荊州的基礎上,又相繼奪取了西川和漢中之時!

在那個劉備集團的實力達到鼎點的時候,一時之間也成為了令曹操心驚、孫權膽戰的光芒四射的武裝割據勢力。

假如劉備能夠與關羽協調好戰略、戰術,能夠不過於急功近利、冒險北伐,置荊州老巢於不顧的話,則荊州也不會被孫權趁虛而入。

那樣的話等到劉備完成了將西川、漢中、荊州三地的人力、物力整合以後,將會形成一個非常有利的態勢。北伐可以自荊州、漢中兩地出擊,防守則可集西川、漢中、荊州三地之力,使孫權不敢妄動,曹操無法佔到便宜。


只是自荊州丟失之後,蜀漢政權便如去一臂,兼之劉備為報關羽之仇,並重奪荊州,而調集精銳與東吳血戰,最終以大敗而歸、折盡精銳而告終!

劉備的這次大敗,是自荊州丟失以後,對蜀漢有生力量的第二次重大打擊!從此以後僻居一隅的,蜀漢政權就再也無法恢復到巔峰時刻的狀態了!

綜上:劉備集團實力最強盛的時候,就是其據有荊州、西川、漢中三地之時。而導致其由盛到衰的,也正是荊州丟失和猇亭大敗!


北疆同心


劉備,頭上頂著漢室宗親的光環,但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之中,卻混得極為不易,他的前半生,幾乎都在顛沛流離之中度過,雖然兩次短暫地佔有過徐州,但很快便被呂布和曹操所驅逐,除此之外,劉備居無定所,寄人籬下。直到赤壁之戰後,劉備方才在荊州地區穩定了下來——當然,這也是劉備霸業的開始。

根據人品守恆定律,前半生劉備衰運不斷,後半生便極有可能成就一番大業。果然,劉備在荊州地區得到諸葛亮這位當世奇才後,便有了清晰的霸業藍圖。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實現這個圖景提供了現實的條件——曹操戰敗,退回襄樊一帶;孫權在荊州佔據著南郡的一部分,以及江夏等地;而其餘地方,尚處於真空狀態,於是劉備趁此機會拿下了長沙,貴陽,零陵和武陵四郡,取得了立足之本。而後,劉璋請求劉備率軍入蜀中,幫助其對抗漢中的張魯,於是乎,劉備又趁機奪去了蜀軍。

俗話說,得隴望蜀,這是從北方的角度而言。北方政權一旦得到隴西,漢中,則蜀地便是唾手可得之地。在劉備佔有蜀軍的同時,曹操出兵滅掉了張魯,劉備的新生政權可謂是岌岌可危。然而,也許是補償劉備坎坷的前半生,歷史又送給劉備一件大禮包——漢中。雖然曹操不想南下,但只要曹軍在漢中,便是對蜀軍的巨大威脅,無論是為了自身安全考慮,還是處於開拓勢力範圍的考量,漢中,已經成為了劉備的下一個目標。於是劉備先發制人,拿下了漢中。曹操在北方稱魏王后,劉備立即自我加冕,稱漢中王。此時,劉備可謂風光一時,春風得意,他的政權,也達到了最為鼎盛的時期。

疆域方面,劉備此時佔有三分之一的荊州,以及全部的益州,控制區域與曹魏政權幾乎相當;勢頭方面,劉備自奪取荊州四郡開始,幾乎未嘗敗績,一路攻城略地,從一個無立錐之地的落魄諸侯,一躍成為了具有天下面積最大兩個州的漢中王;麾下賢臣良將意識不可勝數,武有張飛,關羽,馬超,黃忠,趙雲,陳到等聞名一時的虎將;文有法正,李嚴,諸葛亮輩的當時奇才。天時,地利,人和,似乎都在劉備這邊。

劉備勢頭如此迅猛,最為擔驚受怕的並不是曹操,而是孫權。曹操雖然也對劉備的崛起表現出了一定的擔憂,但畢竟家大業大,實力碾壓,所慮也僅僅是害怕劉備勢頭太猛,後患無窮而已;但孫權則不同,孫權此時,無論人口,軍隊還是土地方面,都已經落後於劉備,更要命的是,孫劉兩家雖然表面聯合,但圍繞荊州問題一直存在糾紛,現在劉備如此迅猛,孫權自然擔心劉備拿他開刀。於是乎,以孫權進攻襄樊為契機,曹操與孫權暗中聯合,做掉了關羽,孫權更是清除了劉備在荊州的所有勢力。從此之後,劉備集團,再也沒有能夠向外有所開拓。


庭州行者


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在三國中是最弱的一方,不論是從人口還是土地都比魏吳要小,但這並不是一直存在的現象,劉備征戰一生,60歲當上皇帝也曾強大過。建安十四年,赤壁之戰後劉備與周瑜共同攻打江陵,一時難以攻打下來,就率兵攻打荊州南部四郡,相繼取得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周瑜取得江陵。第二年周瑜病逝,劉備又從東吳借來江陵,此時劉備擁有荊州五郡。

建安十六年劉璋聽從張松建議迎劉備入蜀抵禦漢中張魯,劉備帶領龐統等人入蜀,在葭萌關止步不前收買人心。第二年張松被殺,劉備與劉璋反目,派黃忠等人南下攻打劉璋,後龐統死於雒城。劉備讓諸葛亮入蜀共同攻打劉璋。公元214年,劉備與諸葛亮,馬超等人一起合圍成都,劉璋投降,劉備領益州牧,獲取益州全境。

公元二十年孫權向劉備索要荊州,劉備以奪了涼州在歸還荊州為由,惹怒孫權,孫權派呂蒙襲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帶兵下公安,關羽入益陽與孫權對戰。同年張魯投降曹操,劉備想奪取漢中,與孫權平分荊州,以湘水為屆,將江夏、長沙、桂陽劃給東吳,此時劉備只擁有荊州三郡。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在漢中與曹操決戰勝出,奪得漢中並在此稱漢中王,同年劉封,孟達攻取漢中以東的上庸,新城,魏興三郡。此時的劉備達到最盛,擁有荊州三郡,益州,漢中和上庸等地。在漢中打敗曹操,與東吳結盟,此時劉備達到巔峰,可是這個巔峰並沒有持續太久。因為在同年劉備稱王后,關羽起荊州兵攻打襄樊,水淹樊城,威震華夏。不料孫權派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糜芳傅士仁投降東吳,荊州被呂蒙奪取,關羽敗走麥城,被東吳斬殺。
並且孟達也降了曹操,劉備又喪失了上庸房陵等郡。版圖只剩下益州和漢中兩地,又成了三國中最弱的一方。


三國讀史


劉備實力最強盛時應在公元219年六月奪得漢中全境後。這時劉備據有益州,荊州的半個南郡、零陵郡、武陵郡。人口有一百六十萬人口。因為據蜀記公元221年劉備統計益州人口是九十萬。而公元220年孟達降魏,以致於漢中東部新城、上庸、房陵、錫四縣歸屬魏國。而這三縣人口有三萬戶,魏國在此成立三個郡。而荊州的三個郡有六十萬人口。因為東吳公元242年統計人口是兩百四十萬,公元280年投降時是兩百三十萬。說明東吳人口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以此推測公元219年時人口跟公元280年差不多。晉朝滅吳後統計人口是直接採用東吳的數據。據晉書地理志這三郡人口不下六十萬。三國時軍隊占人口十分之一左右,所以說蜀漢軍隊在十六萬左右。


下面列下劉備最強時的文武,也標註一下在劉備達到頂峰後公元219年——公元222戰死、投降、去世的。這樣更加明瞭劉備最強盛。

戰死:前將軍關羽、都督趙累、將軍關平、零陵北部都尉習珍、大都督馮習、侍中馬良、別督傅彤、趙融、督前部張南、議曹從事王甫、從事祭酒程畿等

投降:零陵太守郝普、潘濬荊州治中典留州朝事、將領詹晏、陳鳳、文布、鄧凱、房陵太守鄧輔、南鄉太守郭睦、武陵部從事樊伷、、宜都太守樊友、南郡太守麋芳、公安守將傅士仁、將軍孟達、鄧賢、李輔、孟興、申耽、申儀、鎮北將軍黃權、治中從事龐林、南郡太守史郃、杜路、劉寧 等

去世:劉封(賜死)、黃忠、法正、馬超、劉巴、張飛(被部下刺殺)、許靖、孔方、李朝等

這些人的戰死、投降、去世對蜀漢的打擊是沉重的。我多次講過歷來成就霸業者君王需要三傑輔佐。三傑是股肱、謀主、爪牙。股肱指的是輔佐帝王的重臣,如蕭何。謀主指的是出謀劃策的謀士,如張良。爪牙指的是戰克之戰,如韓信。諸葛亮是股肱,也培養了蔣琬和費禕為股肱。但是蜀漢自龐統、法正、劉巴先後早世,蜀漢上下並沒有能擔當謀主的人。馬良、程畿沒有戰死,黃權沒有投降。也許這三人能成為蜀漢的謀主。這也是諸葛亮不顧劉備的交待而重用馬謖的原因之一。蜀漢自關張馬黃早世,能稱的上爪牙唯有趙雲和魏延。但趙雲年紀已經大了,參與第一次北伐後就去世了。如果大都督馮習、別督傅彤、趙融、督前部張南等人沒有戰死的話,也許能成為蜀漢的爪牙。他們參與了奪蜀之戰、爭漢中之戰,也許也參加了赤壁之戰。將領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這也是三國前期名將輩出,而到了後期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小鴻哥


熟讀歷史的都知道,在中國歷史上每一個朝代都會經歷這麼幾個階段,通過歷史的學習,我們發現中國的這些朝代都是由剛開始的起步階段走向上升階段,隨後通過發展和奮進,逐步走向鼎盛期,在這個階段有的王朝會持續很長時間,但有的卻持續時間很短,當這個階段持續過後,就慢慢走向衰落,最後走向滅亡,再到最後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劉備作為歷史長河中的一員,他曾經所建立起來的集團也經歷了這麼幾個階段:

起步階段

公元190年和天下諸侯一起討伐董卓開到公元208年赤壁大戰,這算是劉備的起步階段。劉備為了自己的宏圖大志正處於疲於奔命。但是其成效並不理想。直到207年遇到了諸葛亮,人生才有了方向,事業才有了轉機。

上升和鼎盛階段

公元208年到公元219年,這個階段算是劉備集團上升之最鼎盛的階段。針對問題我們集體的來談談劉備這個階段的成就

公元208年劉備聯合孫權,抵抗住了曹操大軍的南下進攻,赤壁之戰孫劉聯盟合力打敗曹操。 從此劉備也取得了人生中第一塊屬於自己的根據地,後來劉備又得到謀士龐統前來相助。

公元212年劉備受西川劉璋邀請順利入川,公元214年川中劉璋心生疑心,與劉備之間發生摩擦,劉備趁機奪取了益州,趕走劉璋,自此劉備擁有了西川多郡,地盤有原來的荊州多郡進一步的擴大了數倍之多。


公元219年劉備在漢中與曹操展開了決戰,曹操大敗劉備大獲全勝,劉備也趁勢收取漢中全境,此時整個大西南都被劉備收入囊中。就在這一年劉備進位漢中王,並且冊封五虎上將,此時的劉備兵馬錢糧、文臣武將、地盤領土都已達到了巔峰,此時的劉備擁有兩川加一州,和北方的曹魏東吳的孫權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勢。所以可以把這一時期看做是劉備最鼎盛的時期。



下滑階段

那麼至於往後劉備集團,也就處於了下滑階段了,公元219年荊州丟失關羽陣亡,後來劉備夷陵大戰戰敗也隨之去世,所以種種遭遇使得蜀漢集團慢慢走向下滑的道路,好在是有諸葛亮這位能臣苦苦支撐著蜀漢的局面。才使得蜀漢內部處於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直到公元234年諸葛亮去世。所以這個時期可以算的上是劉備集團的逐漸下滑階段。


滅亡階段

諸葛亮去世後,整個蜀漢王朝就進入了後期,成為了急劇下滑的階段,因為此時的蜀漢內部人才凋零政治腐朽,官員之間的相互排擠,才使得劉備諸葛亮等人建立起來的蜀漢政權變得岌岌可危。

公元264年曹魏大軍兵臨城下,蜀主劉禪出城投降,也就意味著經歷了短短几十年的蜀漢政權走向了滅亡。所以說整個劉備集團或者說蜀漢集團從起步到滅亡共經歷了這麼幾個階段。


行如風189


劉備強盛的時候,那是真的強盛。劉備集團本身就是以軍事強大而傲立於世,所以當劉備最強大的時候,甚至連曹操都惹不起。

01那麼劉備什麼時候最強大呢?

我認為劉備最強大的時候,是正打算拿下漢中郡的時候。這個時候劉備坐擁荊州和益州,這兩個地方是漢王朝農耕經濟相當發達的地方。益州號稱天府之國,早在劉邦時期,就已經聞名於世,以至於天下諸侯都想跑益州去做土皇帝。

荊州那是富饒的魚米之鄉,楚國當年就是以荊州作為自己的經濟根基,建都立國八百年之久。由此可見劉備得到了這兩塊地盤,不僅擁有了強大的軍備力量,更是擁有了富足的經濟實力。

劉備的前半生,真的很辛苦。不管他走到哪裡,要錢沒錢,要糧草沒糧草,要人馬也沒人馬,要地盤就更加沒有了,幾乎就是一個浪子。

十九年夏,雒城破,進圍成都數十日,璋出降。蜀中殷盛豐樂,先主置酒大饗士卒,取蜀城中金銀分賜將士,還其谷帛。先主復領益州牧,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為賓友。及董和、黃權、李嚴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吳壹、費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有志之士,無不競勸。---《三國志》

可是到了荊州以後劉備才稍微立下腳跟,有了自己的人馬地盤和錢糧。所以劉備是到了荊州以後,才開始發展壯大的。

集中荊州和益州這兩大集團的力量,劉備的軍事實力和後勤實力,打到了巔峰狀態。這個時候他手下的謀士法正立刻提出,一定要收復漢中,因為漢中是益州的門戶。

我至今不能看懂,漢中作為益州的門戶,為什麼劉璋當初沒有早點把這塊地盤拿回來,以至於張魯一直在邊境騷擾。

等到劉備拿下益州以後,這個任務則落在了劉備身上。曹操此刻也盯上了益州的地盤,所以早就派人拿下了漢中。

但是曹操是富家子弟出身,他跑到漢中來以後嚇了一跳,這地方的環境實在是太艱苦了。他甚至認為,如果早知道這裡這麼艱難險阻,打死他也不可能來奪取這塊地盤。

02漢中之戰,奠定了劉備三國的地位,卻使得劉備元氣大傷。

劉備要拿下漢中,這樣他們在益州稱帝建國,那就是高枕無憂的事情了。曹操已經拿下了漢中,他並沒有奪取益州的計劃,只是希望夏侯淵能夠守住漢中就謝天謝地了。

所以雙方必然是要在漢中大戰一場的,這一場大戰,幾乎是曹魏和蜀漢全明星陣容出場,動用了雙方絕大多數猛將。

最終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劉備居然把曹操給趕出了漢中。曹操手下的大將夏侯淵,也在這一戰中戰死了。

先主聞之,與權連和,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東屬,南郡、零陵、武陵西屬,引軍還江州。遣黃權將兵迎張魯,張魯已降曹公。曹公使夏侯淵、張郃屯漢中,數數犯暴巴界。先主令張飛進兵宕渠,與郃等戰於瓦口,破郃等,收兵還南鄭。先主亦還成都。---《三國志》

孫權嚇得瑟瑟發抖,沒想到劉備居然已經發展壯大到了這個地步。但是他派細作去查探了一番,這才發現,原來劉備自己的傷亡也不輕。

可以說劉備是用非常大的代價,才拿下了漢中。而曹操或許是因為不想再爭奪漢中這塊沒什麼太大作用的土地,才選擇退出。

不管怎樣,孫權是看出了當時的劉備外強中乾的模樣,所以孫權認為這個時候是奪取荊州最恰當的時機。

一旦給劉備緩過勁兒來,可能結局就沒有那麼美好了。所以孫權在劉備跟曹操打了一場,元氣大傷的時候,選擇偷襲荊州。

荊州被奪走以後,劉備集團其實已經虛弱的不行了,劉備強行帶兵東進,其實也就是為了搶回屬於自己的荊州而已。但是天不隨人願,荊州始終沒能回到劉備手裡,劉備反而把自己的性命給搭進去了。

03那麼劉備集團由盛轉衰的關鍵是什麼呢?

我認為這個關鍵就是關羽。關羽鎮守荊州六年半的時間,壓根就沒有發生過任何戰爭。可是劉備帶兵入川以後,他手下的大將們不斷建功立業,尤其是同時期出道的張飛打了不少勝仗。

二十四年春,自陽平南渡沔水,緣山稍前,於定軍山勢作營。淵將兵來爭其地。先主命黃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淵軍,斬淵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趙顒等。曹公自長安舉眾南征。先主遙策之曰:“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斂眾拒險,終不交鋒,積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軍還,先主遂有漢中。遣劉封、孟達、李平等攻申耽於上庸。---《三國志》

這讓關羽心裡癢癢啊,所以關羽想趁著劉備在漢中擊敗了曹操的機會,乘勢北伐。如果北伐成功,那麼曹操極有可能會被劉備集團消滅,那麼復興漢室的希望,可就增大許多了。

可是關羽從來沒有考慮過,劉備此刻已經元氣大傷,壓根就不可能配合他進行北伐的活動。就算關羽攻打樊城成功,以他手裡的八萬荊州兵,也不可能完全消滅曹操。

所以因為關羽的逞能和固執,使得荊州徹底丟失,劉備集團再次遭受重創。這個時候的劉備只能在面子上找到一點平衡感,那就是提前登基稱帝。

除此以外,劉備壓根就沒辦法跟曹丕以及孫權相提並論,以及不是一個體量級別的人了。劉備拼死也要奪回荊州,主要目的是為了給關羽報仇,次要目的就是奪回荊州。

只有奪回荊州以後,劉備才能重新回到巔峰時期。當然如果能乘勢把東吳給滅了,那麼對蜀漢集團來說也不是一件壞事。

\t總結:巔峰時期分實際上的巔峰和表面上的巔峰。

表面上的巔峰,其實我們一眼就能看得到,那就是劉備集團擊敗曹操以後,奪取了漢中地區,劉封孟達奪取了上三郡地區,關羽尚未出兵北伐的時候,這一段時間內,劉備的地盤幾乎佔據了天下的二分之一,這個時候的劉備表面上看起來是巔峰時期。

而劉備實際上的巔峰,此前我們也介紹過了,那就是劉備在奪取了益州以後,攻打漢中之前。這一段時間的劉備擁有荊州和益州,當然是最強大的了。

不管什麼時候是巔峰時期,劉備至少輝煌過,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崇敬。一個窮苦出身的草鞋販子,居然建立了如此強大的上市公司,可敬可佩。

《三國志》


江湖小曉生


公元219年,劉備在漢中擊敗曹操,奪取了戰略要地漢中,又令劉封、孟達攻佔上庸三郡,勢力達到了頂峰。此時劉備佔據了整個益州、大半個荊州以及漢中。益州和荊州兩地未經戰亂,是當時天下最大、最富庶的兩個州。當時的劉備要兵有兵、要糧有糧、要錢有錢。劉備不僅地盤大錢糧多,而且兵馬也多,尤其是能征善戰的老兵多。當時劉備在益州有兵馬3-4萬,漢中5-6萬,荊州4-5萬,合計總兵力14-15萬,機動兵力不下10萬,而且步兵、騎兵、水軍一應俱全。劉備依仗軍力強盛,在漢中保持了咄咄逼人的態勢,逼得曹軍退守長安。而駐守荊州的關羽見漢中大勝,按耐不住,率軍貿然北上,斬龐德、捉于禁,進軍樊城,嚇得曹操差一點遷都。張飛曾說,三分天下,已得其二。雖然張三哥的話有些言過其實,不過可以看出當時劉備實力有多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