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能重工加碼擴張 部分項目建設遲緩

作為國內風機塔架的龍頭企業,天能重工(300569.SZ)正在向下遊的風電場開發業務加碼。

自登陸資本市場以來,天能重工多次收購新能源發電項目。除收購風電場外,其還著手佈局自身的風電項目。目前,天能重工已累計獲得190MW的風電場核准批覆。

不過,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獲悉,天能重工90MW項目尚在辦理前期手續,而德州兩期共100MW項目中,有50MW項目仍在辦理前期手續,另外50MW項目取得了預審手續後即開工建設。

項目批覆兩年未完工

近日,天能重工對於證監會的問詢函作出回覆。對於募投項目是否經有權機關審批、備案並履行環評等程序,是否在有效期限內,批准內容與募投項目是否一致,項目涉及土地是否明確等一系列問題作出回覆。

不過,記者在近日調查採訪中發現,德州新天能趙虎鎮風電場項目中二期50MW項目仍在辦理前期手續,正在建設的一期50MW項目取得預審手續後即開工建設。

德州新天能趙虎鎮風電場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於2017年11月便接到德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德州新天能趙虎鎮風電場項目核准的批覆》,但至今項目尚未完工。

天能重工加码扩张 部分项目建设迟缓

記者在項目現場看到,目前,趙虎鎮的農地上除了已豎立起十幾颱風機外,還有部分風機仍在安裝中。位於一期項目北側的二期項目則沒有動工的跡象。

記者從項目負責人處獲悉,一期項目從2019年3月左右開始建設,共計50MW,23颱風機,目前已建成十幾臺,估計年底就能完工。

對此,德州市經濟開發區電子信息產業促進局(以下簡稱“德州經開區產業促進局”)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項目招標完成後,便開始相關手續的申報,但辦理起來比較複雜,耗時過長,並不存在故意拖延的情況。

據其表示,目前相關手續已經辦理完畢,並向記者出具了相關材料。

但記者在項目材料中僅發現土地預審意見、環評審批、關於項目建設用地的批覆,這其中並沒有土地使用證和開工許可證。

該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上述項目適用於“德州市東部城區產業項目落地辦法”,實行“雙線並行”容缺預審的審批模式,提前讓企業開展規劃設計、施工設計。在項目材料基本齊全的情況下,主管部門按流程預先出具土地、規劃、施工三個預審意見,並不需要土地使用證、開工許可證便能建設。

該說法得到了德州市經濟開發區自然資源局的證實。但是,開發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的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項目開工建設必須有本部門出具的開工許可證明,但是,上述項目並沒有公司或相關人員前來辦理開工許可證明。

上述德州經開區產業促進局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稱,該項目屬於東部城區項目,手續審批不經過開發區行政審批服務局,隨即向記者出示了項目施工的預審意見。

上述預審意見,蓋章仍為德州市經濟開發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更為蹊蹺的是,落款日期為2019年6月25日,晚於項目負責人所說的2019年3月開工日期。

德州經開區產業促進局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前期只是進行基建工作,並不算真正施工,正式施工從6月份開始。

但是,在天能重工回覆證監會的問詢函中,也並未披露項目施工的預審意見。

上述項目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其只負責項目施工,具體的文件審批並不知情。

除上述問題外,記者注意到,關於該項目,天能重工與

政府披露的投資額出現了不一致的情況。德州市經濟開發區政府的文件顯示,天能重工位於德州的趙虎鎮風電場項目一期二期項目共計100MW,總投資8億元,但天能重工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預案顯示,總投資額僅為6億元。促進局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其從公司方面瞭解到,公司募集的6億資金是對一期後續項目建設以及二期建設。也就是說,項目在已投資的基礎上,還要再投入6億元。

對風的“執念”

2018年7月24日,天能重工公佈定增預案,公司擬向不超過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3000.24萬股,擬募集資金不超過5億元,用於德州新天能趙虎鎮風電場項目及償還銀行貸款。其中,4億元投入德州新天能趙虎鎮風電場項目,1億元用來償還銀行貸款。

但是,距定增預案發布僅4個月有餘,天能重工的定增預案便以失敗告終。對於本次定增的終止,天能重工解釋稱:“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正常,終止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與持續穩定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近日,天能重工以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方式,再次對上述項目進行募資。

天能重工發佈《2019年度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預案》,其擬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7億元,以用於德州新天能趙虎鎮風電場項目、德州新天能趙虎鎮二期50MW風電場項目的投資,同時償還1億元的銀行貸款。

雖為國內風機塔架的龍頭企業,不過,天能重工對風的“執念”遠不止於此。

自2016年11月登陸資本市場,天能重工便在2017年開始著手佈局光伏、風電業務。僅近1年來,便接連收購了大安市天潤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扶貧電站項目、台州南瑞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項目,以及江陰遠景匯力能源有限公司風力發電項目,累計收購資產總額近9億元。

11月12日,天能重工發佈公告,完成了自上市以來對風電場的第二次收購。其收購靖邊縣風潤風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風潤風電”)100%股權一事取得新進展。目前,風潤風電已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並取得靖邊縣行政審批服務局換髮的《營業執照》。至此,天能重工完成了自上市以來對風電場的第二次收購。

天能重工曾在公告中表示,通過收購標的公司有利於拓展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業務,進一步擴展公司對風力發電市場的佈局,有利於推動公司的戰略轉型和長期可持續發展,為公司提供穩定的經濟收益。

不過,縱觀天能重工上市以來的業績,大舉擴張並沒有為淨利潤帶來顯著改變,反而使得自身負債不斷攀升。2016~2018年,天能重工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61億元、7.38億元、13.94億元,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71億元、0.96億元、1.02億元。

2016年末,天能重工負債4.6億元,而截至2018年末,其負債總額攀升至14.3億元,資產負債率為43.89%。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天能重工負債總額已達32.6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2.37%。

針對上述問題,天能重工證券部的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

“搶裝”再起

2019年5月21日,國家發改委發佈的《關於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該通知規定,2018年底之前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併網的,國家不再補貼;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底前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2021年底前仍未完成併網的,國家不再補貼。

一位風電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今年陸上風電平價上網的“生死線”已出,業內出現“搶裝潮”,經過國家發改委核准批覆的項目,企業是以帶補貼的方式進行的投資決策。所以,原計劃三年併網的項目必須在兩年內完成。不僅如此,葉片、鑄件、軸承,甚至是吊裝紛紛告急,導致“一機難求”。企業為了加速趕工併網以保住補貼電價,出現一些非常規的操作,這在業內並不奇怪。

不過,天能重工累計獲得190MW的風電場核准批覆中,90MW項目尚在辦理前期手續,而天能重工位於德州趙虎鎮的二期項目,雖然於2018年6月11日已接到德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轉發的《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下達2018年度山東省風電開發方案的通知》,被納入山東省2018年度風電開發方案,但是至今尚未開始建設。

天能重工表示,其中德州一期項目總裝機容量 50MW,建設期為 16 個月;德州二期項目總裝機容量 50MW,建設期為 12 個月。二期項目能否趕上2020底前建成併網尚不得知。

不過,上述德州經開區產業促進局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政府和企業正在積極促進項目建設,否則企業也無法享受到補貼電價。

關注中國經營報微能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