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明溪這對兄妹花3年時間圓夢家鄉“觀鳥興村”,生態項目斬獲全國銀獎

楊水清、饒玉敏兄妹是明溪縣紫雲村人。在他們的家鄉,生態環境優越,觀鳥資源豐富,但村民還沒有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中國綠都 最氧三明 | 了不起!明溪這對兄妹花3年時間圓夢家鄉“觀鳥興村”,生態項目斬獲全國銀獎

楊水清(右一)教授村民鳥類知識

為實現“富鳥村因鳥致富”,他們創立了“紫雲鳥生態”項目,經過3年的經營,打造出鄉村觀鳥產業鏈及生態農產品、全域旅遊、研學基地等延伸產業。他們不僅盤活了家鄉的資源,還帶動全國4個省份的12個鄉村參與。

2019年,這個他們注入了夢想與心血的項目,獲得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

中國綠都 最氧三明 | 了不起!明溪這對兄妹花3年時間圓夢家鄉“觀鳥興村”,生態項目斬獲全國銀獎

饒玉敏(前排左二)所在創業團隊合影

創業初衷,讓家鄉因鳥致富

楊水清從小長大的紫雲村,位於全球三大鳥類遷徙路線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路線,已記錄的鳥類有316種,佔全國的24%左右,尤其有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白眉山鷓鴣等外界難得一見的珍稀鳥種。然而,根據生態保護的需要,村民們的山林被限制採伐,失去部分經濟來源,生態保護往往得不到當地人的理解。

野鳥會吃莊稼、與家禽爭食,早年時野鳥隨意抓、論斤賣的現象時有發生,懂得法律保護鳥類後,村民們也不太“待見”野鳥,見到總是要把它們趕走。

怎樣改變這種狀態?帶著對鄉村的深厚感情,楊水清在三明學院就讀期間,就有了從事觀鳥創業的想法。他參加京東電商、全國大學生綠色營,併到臺灣高校學習,逐步加深對互聯網+生態品牌農業、鄉村生態旅遊等先進理念的認知。“我受到了很多啟發,心裡就想,應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家鄉的鳥類資源,以觀鳥為基礎打造產業鏈,讓村民過得更好,紫雲山也變得更好。”楊水清說。

2016年,楊水清拉上表妹饒玉敏,開始了行動。首先是開發穩定的觀鳥點。“為了選一個珍稀鳥類常出現又便於觀賞的地點,那時我常一個人穿著軍大衣,揣著一把柴刀,從凌晨趴到傍晚。”楊水清介紹說,在鳥類專家的指導下,他學習瞭解鳥類的習性,研究適合保育又不影響鳥類野性的引鳥方式,設計不影響野鳥自然生活的觀賞方式,整整在山裡蹲了一年,建立了一套科學、環境友好的觀鳥方式。後來,還通過與高校等科研機構合作,研究申報了12項國家專利,涵蓋了野鳥監測、保育、引鳥、觀鳥點佈景和特色農產品打造等。

中國綠都 最氧三明 | 了不起!明溪這對兄妹花3年時間圓夢家鄉“觀鳥興村”,生態項目斬獲全國銀獎

紫雲“白鷳谷”飛舞的白鷳

經過他們的努力,逐步形成了“鄉村觀鳥振興方案”:打造觀(建穩定觀測點、規劃觀鳥路線)、食(當地特色農產品、生態餐飲)、宿(鳥文化主題民宿)、行(組建“村嘀”車隊)的一體化服務,並帶動本村和周邊鄉村的農民加入。

觀鳥經濟,盤活鄉村資源

早晨6時許,紫雲村的楊爺爺在山上健步如飛,帶領一批來自上海、武漢等地的觀鳥愛好者,靜靜地走到山裡的觀鳥點。“這個點主要能看到白眉山鷓鴣,它們生性膽小,一定要安靜地在隱蔽棚裡等候,不要影響它們。”今年已經74歲的楊爺爺是村裡的第一批“鳥導”,在他的“雲海人家”民宿,住過五湖四海、32個國家的客人。

在楊爺爺“咕咕”的呼喚聲中,兩隻美麗得動人心魄的白鷳緩緩飛來。它們振翅的聲音打破了山林的安靜,鄉村開始熱鬧起來了。

中國綠都 最氧三明 | 了不起!明溪這對兄妹花3年時間圓夢家鄉“觀鳥興村”,生態項目斬獲全國銀獎

紫雲“白鷳谷”飛舞的白鷳 閻軍 攝

“除了經濟上獲益,我們的生活也開始大有不同。”楊爺爺說,有幾個常來的外省客人,中秋節就在他家裡過,像家人一樣;有比利時來的客人沒打過電話就揹著包前來敲門;以前從沒見過“老外”的他和老伴,現在學會了煎牛排給外國客人吃,看老伴和外國遊客“雞同鴨講”地比劃“聊天”,他覺得非常開心。

“年輕人回來也有事情做了,村裡的面貌悄悄改變了。”楊爺爺說,觀鳥改變了村民的生活,大家也從討厭野鳥、驅趕野鳥,到現在真心地喜愛、保護鳥類。

為確保遊客觀鳥時,不破壞鳥類棲息地影響鳥類,創業團隊協助合作村民建立鳥類觀測棚,村民們也主動參與其中,每當在山裡發現不知名的鳥類,就會告訴他們,為鳥類保護與觀賞提供支持。

“我們的目標就是盤活農村資源。”楊水清說,針對有意向的村民,進行專業“鳥導”培訓,給村民傳授鳥類知識、培訓觀鳥導覽技能;招待鳥友的民宿也不新蓋房子,而是讓村民把閒置的農村民房進行改造;餐飲方面讓村民代種、代養食材,幷包收購銷售;在村裡有汽車的年輕人中組建一支“村滴”車隊,接送觀鳥遊客。

產業延伸,“鳥文章”越做越長

在開發觀鳥村之後,楊水清和團隊順勢投入到有機農產品開發、全域旅遊和自然研學等延伸產業鏈上。

“本地村民愛喝茶,以往家家戶戶在後山種茶,自制自用。上世紀九十年代後,在市場上買茶很方便,鄉親們就荒廢了茶山。茶樹自然生長了二十多年,沒有任何農藥化肥的影響,卻這樣閒置浪費了,很可惜。”於是楊水清和團隊在網上發起“讓荒野茶重生共享計劃”,眾籌製茶,經過檢測完全零汙染。”村民們每年又從茶山中多收穫一份收益,“尋訪野茶”還被開發成了研學課程,讓城裡的孩子來體驗採茶、製茶的過程。

除了野生茶,項目還帶動農民採用自然農法種植大米,保護本地的原生稻種,生產的鴨間生態米供不應求。

中國綠都 最氧三明 | 了不起!明溪這對兄妹花3年時間圓夢家鄉“觀鳥興村”,生態項目斬獲全國銀獎

村民們的有機生態米,除了展示品,在民宿中早早被訂購一空

野外自然探索、觀星、閩學文化研學……結合國家的“研學”熱潮,“紫雲·鳥生態”項目還設計開發了各類研學產品,打造研學基地,目前已舉辦55期自然研學,迎來師生近5000人次。

中國綠都 最氧三明 | 了不起!明溪這對兄妹花3年時間圓夢家鄉“觀鳥興村”,生態項目斬獲全國銀獎

研學團隊在學習“自然農法”水稻種植

以觀鳥為基礎,加上延伸產業,“紫雲·鳥生態”項目累計接待了全球32個國家的遊客。“我們的綠水青山,真的成了金山銀山。”饒玉敏說。

中國綠都 最氧三明 | 了不起!明溪這對兄妹花3年時間圓夢家鄉“觀鳥興村”,生態項目斬獲全國銀獎

英國、挪威、瑞典觀鳥愛好者在紫雲觀測鳥類

2019年,“紫雲鳥生態”獲得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這次獲獎,得到了三明學院的幫助。三明學院黨委書記蘭明尚告訴記者:“學院致力於培養致用大才,並選擇了三創教育作為突破點,2018年,學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這次大賽,三明學院發揮資源優勢,對“紫雲鳥生態”進行了全程輔導,幫助其優化模式,提升內涵,讓項目的知名度和競爭力更上一層樓。

2018年,楊水清考上了福建農林大學農村發展專業碩士,至今一直在深造。饒玉敏和團隊接下了重任。指導老師楊紅梅說:“參賽是為了獲得更多資源,擴大影響力,讓更多人知道這些美麗的鳥兒,愛護鳥兒,助力鄉村振興。”饒玉敏說:“我們的項目不能斷開與村民們互助共享的臍帶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