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之不可理喻的若干片段

  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樣的鳥都有,這句話很形象的闡明瞭生物的多樣性。在這裡我們不妨順勢發揮一下,把這句話嫁接到歷史中去,就會覺得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真是日子長了,什麼樣的事都能發生。其中就有一些事情,讓人看了無比鬱悶,直接激發了人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衝動,大概所謂的以史為鏡,就是這麼個意思吧。


  一、漢武帝滅自己三族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到了執政後期,眼看匈奴被打的鬼哭狼嚎、屁滾尿流,神經息息的直唱“失我祁連山,婦女無顏色”,不由得心生落寞之感,感嘆從此宇內竟無敵手,於是毅然把自己的一腔餘熱投入到神秘的魔法詛咒事業當中,希望自己能夠長生不老,得道成仙。徵和二年的某一天,勤加修煉的漢武帝突然作了一個噩夢,夢見許多木頭人拿棍子打自己,驚醒後便得了重病。病中的漢武帝認為自己道術功力深厚,區區木頭人怎麼會輕而易舉的闖進夢中行兇呢,於是堅定的認為這是有人行使巫術造成的,於是派信任的大臣江充去調查。江充本著“誰敢影響皇帝一陣子,我便影響他一輩子”的方針,在宮中大肆搜捕恐怖組織,先後處死了為首的幾個恐怖分子頭目:丞相公孫賀、武帝內侄衛元、武帝女兒諸邑公主。後來江充為了進一步肅清恐怖主義影響,採取順藤摸瓜戰術,竟然不負眾望的查出了原來隱藏在幕後的黑手竟然是皇后和太子!不甘屈辱的太子終於忍無可忍,準備發兵捕斬江充,武帝當時正在甘泉宮養病,聞訊大怒,立馬派兵討伐太子,結果太子兵敗被殺,皇后上吊自縊,自己的皇孫也賠進去了三個,使得整個長安籠罩在一片肅殺景象之下。

中國歷史上之不可理喻的若干片段


  人們都說疏不間親,又云虎毒不食子,但晚年神經錯亂的漢武帝在奸臣江充的挑撥下,悍然逼死了自己的老婆、兒子、女兒、侄子、孫子,也的確算是六親不認、心狠手辣,看來一個帝王統治時間過於長久,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國家,都很難說是值得幸運的事情。
  二、晉武帝立白痴當太子
  西晉武帝司馬炎即位後,憑藉著祖宗遺留下來的豐厚家業,在皇宮發了幾條進兵的詔書後,吳主孫皓便自縛而降,統一大業就這麼舉重若輕的完成了。晉武帝在佩服完自己的英明神武后,便一頭扎進後宮發展第三產業去了,一口氣解決了一萬多名青年女子在後宮就業的問題。在皇帝的帶頭垂範下,幾乎整個晉王朝的統治階層都沉醉在盛世大聯歡的繁榮局面之中,爭相奢侈——你用蠟燭當柴禾,我就用蜂蜜刷鍋(這鍋刷的,還不如不刷呢);你香料塗牆,我就用赤石脂塗牆(看來我們現在家居裝修業落後人家1700年啊),一個比一個能拉動內需。晉武帝坐著羊車廣施恩澤幾年後,覺得應該選繼承人了,於是大筆一揮,立自己的長子司馬衷為太子。這件事情做的夠荒唐,因為連大臣們都知道司馬衷是個如假包換的智障青年,這樣的人,怎麼能當太子呢。於是群臣上書勸諫的不少,更有一個大臣藉著酒勁上殿,哭爹喊孃的指著皇帝寶座連說可惜。時間一長,晉武帝自己也就犯了嘀咕,難道我的兒子真的像他們說的那樣嗎。為了驗證真假,晉武帝有一天叫人給太子送去了一疊公文,讓他批覆,結果第二天太子批覆的公文送到案頭,晉武帝看著上面寫的頭頭是道,大放寬心,高興的對群臣說,誰說太子傻,我看不比我差,就此打消了廢太子的念頭。可是晉武帝哪裡知道,太子的批覆都是東宮裡的人代寫的,是典型的作弊,可笑的晉武帝搞了次免檢考試,就斷定太子不是痴呆,國家大事如此草草,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中國歷史上之不可理喻的若干片段


  著名白痴皇帝就這樣登上了本不屬於他的歷史舞臺,結果表演的一塌糊塗,不但把自己的命都賠了進去,甚至連舞臺都被少數民族搶去一大半用來排練“五胡亂華”了,這恐怕是晉武帝永遠不會想到的吧。不瞭解自己孩子的父母不在少數,可是自己的孩子是先天痴呆卻看不出來的,唯有晉武帝一人,不知道晉武帝本人腦子是不是也有問題呢,這隻能等待歷史學家們的嚴謹考證來回答了。
  三、或許不是人的劉宋前廢帝劉子業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我是在對古人進行人身攻擊,我畢竟沒說他不是人,“或許”這兩個字的加盟至少可以保證他有50%的可能性是人,當然,這要建立在各位聽完他的先進事蹟報告會之後還這樣認為的基礎上。
  劉子業即位只有十六歲,但登基當天就給了大臣們一個下馬威:他在老爹的靈柩前接受傳國玉璽時,表現的非常鎮定,不但毫無悲悽之色,簡直差一點就要眉開眼笑了,一個連父親死了都無動於衷甚至興高采烈的人,你說能不讓人害怕嗎。劉子業即位後,果然名不虛傳,短短一年時間,在這方面都有著極高的造詣,是嗜殺。

中國歷史上之不可理喻的若干片段


 人家有的皇帝把人才當寶貝來看,劉子業卻覺得有能耐的大臣不殺似乎就對不住祖宗的基業,於是大臣之中如柳元景、顏師伯、沈慶之名臣宿將,或殺或鴆,一天死一個,兩天亡一雙,令朝臣惶惶不可終日。不但朝臣該殺,他覺得自己的叔伯大爺什麼的更要殺,王公子弟動輒獲咎,被戕殺者極多,他還將各鎮藩王即他的叔叔們全部招回,賜號曰:豬王、殺王、賊王、驢王等,關在豬欄裡,讓他們裸體站在一個食槽前,用嘴去舔一些剩菜湯,當豬養著,準備隨時處死。劉子業的母親王太后病重欲死,派宮女去叫劉子業,劉子業一口拒絕道:“病人房中多鬼,我不能去。”氣的王太后怒不可遏:“取刀剖我腹,看看為何生這樣的兒子。


  劉子業在位不夠一年變被政變殺死,他的淫暴荒唐卻已是罄竹難書,環顧整個中國歷史,像他這樣不摻雜質,一心一意,登峰造極式的昏庸暴虐找不出第二人來,所以我們有理由懷疑,他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未進化完全的人。
  
  四、享受才是我的第一生命——南朝陳後主陳叔寶
  陳後主是陳朝的最後一個皇帝,為了不辱沒亡國之君這個名號(當亡國之君也不容易啊,因為在歷史上他們和功名赫赫的開國之君一樣多,所以也不是隨便什麼人能當的),陳後主這個人荒淫腐敗的也達到了相當的造詣,至少填補了陳朝的歷史空白。
  陳後主並不想學前輩劉子業那麼赤裸裸的淫亂,在他看來,那樣的生活太沒情調了。滿腹經綸的他喜歡開盛大的宴會,一開始先上他一千個美女載歌載舞烘托一下氣氛,然後他左擁右抱摟著自己寵愛的八個貴妃(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抱過來的)緩緩坐上主位,當然,為了體現自己的詩詞功底,宰相江總、尚書孔範這樣的文學老年是一定要陪坐的。宴會正式開始後,大家便通宵達旦地喝酒賦詩,你唱他和,飛觴醉月,靡靡的曼詞豔語雪片一樣的飛出,然後交給那一千個美女現場演唱,餘音繞樑綿綿不絕,整個朝廷真是歌舞昇平、前途似緊。

  陳後主深居高閣,整日裡花天酒地,不聞外事,卻不想怎的就得罪了帝國主義的隋朝,隋文帝悍然下詔力數後主二十大罪,散寫詔書二十萬紙,遍諭江外。陳後主接報後哭笑不得,心想我在我國內怎麼花錢,怎麼玩樂,關你什麼事情,真是多管閒事,於是置之不理。過了一段時間,志在統一的隋文帝派出五十一萬大軍,兵分七路殺奔江南而來,陳後主得知後哈哈大笑,以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唯物史觀對群臣說:“東南是個福地,從前北齊來攻過三次,北周也來了兩次,都失敗了。這次隋兵來,還不是一樣來送死,沒有什麼可怕的”。於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根本不把隋兵進攻當作一回事,笑話了一陣後,又照樣叫歌女奏樂,喝起酒來。陳後主做人能沉著到這個份上,實屬不易,所以陳朝如果不亡,那就實在是沒天理了。兩個月後,隋軍攻入健康,陳後主終於做了階下之囚。

中國歷史上之不可理喻的若干片段


 後來我每每讀到這段陳亡的歷史,都覺得頭大如鬥,匪夷所思,因為憑藉自己的智力,實在是想不明白陳後主究竟擁有什麼樣智慧,在隋軍大兵壓境下依然泰然自若,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你說他是喪失了抵抗的勇氣吧,他還不把隋軍放在眼裡;說他是決心一戰吧,他卻對國內防務置之不理。後來我找到了一個成語,終於解除了心中的困惑,原來陳叔寶所作的一切,根本就是——不可理喻!
  五、富人之間的無聊爭鬥
  在古代,由於生產力比較落後,所以社會的財富總量是比較少的,遇到天災人禍,普通老百姓甚至連基本的生計都要面臨很大的問題。在這種條件下,富人是不受歡迎的,因為一個人的富裕,可能會導致十個人的貧窮,所以開明的封建統治者,總是把節儉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即使不是,也很少有皇帝公然鼓勵大家奢侈浪費。但是很少並不等於沒有,西晉武帝和北魏孝明帝這兩個時期便是著名的兩個例外。
  西晉武帝時石崇和王愷兩個活寶的鬥富可謂盡人皆知,按照現在的觀點,儘管他們都為晉朝GDP的增長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但是卻遠遠的補償不了所起到的負面影響。因為古代的物質條件根本就承受不起這種諸如你用紫紗作成40裡的出行屏障,我就用錦緞做成50裡屏障(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倆修高速路呢)般的折騰,而西晉王朝的滅亡和這種富人間的互相攀比鬥富是有莫大的關係的。


  記得有人說過,因為人的生命過於短暫,所以有些錯誤便會再犯。到了北魏孝明帝期間,歷史上演了輪迴,發生了高陽王元雍和河間王元琛鬥富事件,據說元琛對另一宗室章武王元融說:“不恨我不見石崇,恨石崇不見我。”可憐的元融見了元琛和元雍富可敵國的財產,在又羨又妒之下竟然生了病導致三天沒下床,而元融自己家的財物其實也不少,只是自己不滿足而已。而最能體現這幫貴族醜態的一件事情是,有一次孝明帝老媽胡太后把他們帶到朝廷絹庫門前,開玩笑的說,你們願意拿多少就儘管拿。於是大家無不爭先恐後,你追我趕,銳意進取,其中元融和大官僚李崇拿的實在太多,沒考慮到自己酒囊飯袋般的身軀根本承受不起,結果一個跌傷了腳,一個扭傷了腰,這下賠大了,估計拿出去的絹還不夠給自己看病的呢。
  驕奢淫逸的富人們互相之間一旦開始那種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鬥富,往往也就預示著所處的朝代馬上就要垮臺了:石崇和王愷鬥富後,西晉短短二十餘年後而亡;而元雍和元琛的攀比,則在十幾年後葬送了北魏近一百五十年的基業。而在國破家亡後,那些財富只不過又成了別人的戰利品罷了,看來我們的富人們到頭來只是後來者的高級斂財管家而已,真是可悲可嘆可笑。

  六、怎一個“煬”字了得--隋煬帝楊廣
  楊廣曾經是個風華正茂、根正苗紅的有為青年,公元589年,年僅20歲的他就被授予元帥軍銜,統領51萬大軍去南朝捉拿據說是犯了反人類罪的陳後主。雖然實際上楊廣的具體工作僅僅是在隋軍佔領健康後去陳朝宮殿參觀遊覽緬懷留念一番,但這平陳的大功可是不容抹煞的。後來楊廣就留在江南工作學習了幾年,也算是為江南的繁榮穩定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假如楊廣就怎麼舒舒服服、安安穩穩的生活下去,那麼對自己對國家顯然都是一個燒十八輩高香都求之不得的選擇。然而生於帝王家而又精明強幹、詭於伎倆的他,是否願意坐看以後他大哥楊勇即位而自己只能當一個任人宰割的親王呢,毫無疑問這是絕不可能的,於是楊廣十年如一日,風雨無阻的施展了他那精湛的演技。他知道隋文帝對楊勇生活奢華很不滿意,於是自己就裝出一副三月不知肉味的節儉嘴臉;他知道獨孤皇后奇妒,很不喜歡皇帝包二妃,於是就和自己元配蕭氏在人前裝出一副海誓山盟的肉麻模樣;他還在獨孤皇后面前裝成非常孝順的樣子,每次拜見要離開的時候,表現的像是要生死離別般的淚流滿面。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在公元600年,被楊廣矇蔽的隋文帝下令廢楊勇為庶人,改立楊廣為太子。四年後,已經成為楊廣即位絆腳石的隋文帝也在病中被楊廣一刀結果了性命,楊廣隨後順利登極,於是隋朝的災難開始了。

  窮兇極惡的楊廣即位後,立即調動人民的積極性,挖掘潛力,準備多快好費的建設封建主義的新隋朝。一時間隋朝上下成了巨大的建設工地,一派熱火朝天的大生產景象。隋煬帝主持建設的主要工程項目有:洛陽西南規模宏大的顯仁宮(所用的木料在江西砍伐,一根大木料需要兩千人搬運);洛陽西郊方圓200多里的皇家花園(裡面有人工湖,湖中堆起蓬萊、方丈、讖州三仙山,山還上面建有亭臺樓閣);開鑿五千裡京航大運河;開通連接洛陽到長安的壤溝;築長城千餘里;修馳道幾千裡;修建大興城等等。這些還不算什麼,隋煬帝覺得大好河山不看可惜,所以熱衷公費旅遊:一會東巡揚州,一會西訪青海,還三次發兵去討伐看不順眼的高麗,結果遭到慘敗,導致士兵死傷無數。
  隋煬帝的所作所為,早已超出了人民的承受能力,在他統治的十多年間,前後服勞役、兵役的超過一千萬人,而當時全國的人口僅為四千六百多萬,結果導致農村的勞動力所剩無幾,土地荒蕪,民不聊生,各地反隋起義風起雲湧,隋朝大廈將傾。公元618年,已經走頭無路,眾叛親離的隋煬帝被部下絞死,繁盛一時的隋朝就這樣滅亡了。
  諡法上說: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當年楊廣在階下囚陳後主病亡後,一本正經的把他諡為陳煬帝,萬沒想到的是,他自已死後被唐高祖李淵也毫不留情的追諡為隋煬帝。精明的隋煬帝為什麼就不吸取近在眼前的教訓而重蹈覆轍呢,歷史光芒下照耀的人物總是讓人無法揣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