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 鄭州疾控中心發佈典型案例教您正確防艾

映象網快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艾滋病日宣傳主題是“社區動員同防艾,健康中國我行動。”

早在今年8月份,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就曾發表一組數據,截止2018年底,中國估計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大約在125萬人,截止2018年9月底,全國報告存活感染率85萬例,死亡26萬例,估計新發感染者每年8萬例左右。

世界艾滋病日 郑州疾控中心发布典型案例教您正确防艾

映象網記者瞭解到,截至2019年10月31日,河南現存活感染者和病人62924例。2019年1-10月新報告5011例,同比增加2例。

其中,15至24歲青年學生的病例報告數呈增長趨勢。今年1-10月份,河南省報告青年學生167例,居於我國青年學生報告病例逾百的省份之一。

12月1日,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向社會發布“艾滋病感染典型案例” 希望人們要建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避免僥倖心理及高危行為,主動維護自身健康、遠離艾滋困擾。

案例一:同性多性伴,染艾滋病機會大

黃某,1952年出生在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在當時的村子裡,20歲左右的小夥子先後娶妻生子成家立業了。但是黃某家境清貧,蓋不起房子,自然也無人肯嫁給他。

直到30歲才經人介紹娶了一位女子為妻,妻子不但殘疾還有精神病,情緒很不穩定,無法進行正常的思想交流。婚後的夫妻性生活次數很少,不能滿足他的生理需求。

婚後第一年,有次上山去放羊,遇到一個年齡相仿的小夥子,在山中無人的時候,二人發生了男男同性性行為,沒有任何防護性保護措施。這是他同性性接觸的開始。1982年至2012年間,通過朋友介紹,先後與8人發生同性性行為,其中1人是相對固定的性伴侶。同性性伴侶從40歲到70歲不等,大多是本地人,活動場所都在莊稼地或者樹林裡。就這樣一晃30年過去了。

黃某之前聽說過周圍有人死於腹瀉的,不知道是為什麼,不明白腹瀉為什麼會死人,但是從來沒有聽說過艾滋病,也不知道艾滋病是如何得病的。

2018年1月,65歲的黃某出現了嘴爛,長時間不好,後到醫院就診,醫生說是上火,先後服用中藥和西藥,病情稍有減輕,但是不久又出現喉嚨嘶啞。一位同性性伴侶知道後,提醒黃某到醫院檢查一下梅毒。黃某到醫院檢查,疑似HIV感染,5月23日在市疾控中心確證HIV陽性。6月15日妻子檢查HIV陰性。本來貧困的生活更加貧困了。

案例二:涉外交友異性非商性行為傳播

韓某,女,30歲,2016年因做人流在醫院篩查陽性,轉介至市疾控檢測確證陽性。

經流調得知韓某2014年出國留學到H國,在H國認識了同校一S國籍留學生,不久兩人便同居。2014年寒假兩人各自回國,回國後不久,其男友就電話告訴她,在S國他們的人都比較開放,曾有過多個性夥伴,這次回去檢測艾滋病病毒陽性,而且準備服藥。

因為他們同居期間也沒有采取安全措施,所以讓其儘快做檢測,看是否感染上了。韓某在2015年元月份確認陽性,因返回H國留學,且打算跟男友一起回S國結婚、治療,放棄領取報告,拒絕隨訪,更換聯繫方式。返校後,因雙方都是陽性,兩人無所顧及繼續交往,未採取防護措施。

2016年初韓某懷孕,寒假回家告訴家人她要與該外籍男子結婚。家人極力反對,以死相逼,要求韓某留在家。在其姐姐再三的追問下,她才把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的情況告訴了姐姐。

姐姐得知後更加生氣,但轉念一下,父母就她們兩個女兒,還得勸妹妹不能遠嫁他鄉,就又苦口婆心的勸說阻攔妹妹,孩子一定不能要,因為韓某未吃藥,未採取阻斷孩子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很大(通過網絡得到的相關知識),將來生下來感染了艾滋病怎麼辦,孩子的不幸會是家人一輩子的傷痛。建議韓某先把孩子做了,然後服藥治療,等條件允許了再考慮婚姻大事。

最終韓某被說服,同意留在家,並跟姐姐去醫院做了人流,術前檢測發現並上報。隨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檢查,服上了抗病毒治療藥物。2017年5月韓某結婚,婚前已懷孕,2018年1月28日陰道分娩一女嬰,分娩後即給嬰兒服用了抗病毒藥物,直到八週後嬰兒停止服用,並且出生後採用了人工餵養。目前經過1個月,三個月的檢測隨訪,HIV抗體為陽性,等待18個月後的檢測結果。其愛人2018年5月2日的檢測結果為陰性。

案例三:新型毒品造成的悲劇

高某,男,34歲,已婚,酒店管理,2018年3月因發熱、肛周膿腫住院治療四天,術前檢測陰性。5月29日,自己網購檢測試條檢測陽性,後又去市六院諮詢檢測篩查陽性,轉介至市疾控中心檢測確證為陽性。

6月持確證報告到區疾控中心接受隨訪管理,經詢問患者無輸血、注射吸毒史,有同性性行為史。22歲與女朋友發生初次性行為起,到2011年結婚共處過3個女朋友。

2010年下半年由於工作的原因,從省會調到了某市工作,由於好奇通過網絡QQ和交友軟件Blued上結識了一些同性性夥伴,到今年術前有十個之多,最後一次同性性行為為2、3月份,均不是固定性伴,但性行為次數較少(因為自己和妻子還有夫妻生活),並且很注重保護自己,多使用安全套。

通過網絡也瞭解了艾滋病的一些相關知識,覺得自己有過高危行為史應該檢測一下,所以在2017年6月之前自己主動到醫院、或自行購買試條檢測過3次都為陰性,最後一次陰性檢測是在醫院做手術前檢測。故推斷患者應該是在2018年2、3月份感染的,當時檢測可能處於窗口期。

高某自述幾乎每次都用安全套,懷疑自己怎麼會感染上的。於是我們試著用提問的方式幫高某回憶,在術前陰性結果前後到查出陽性這段時間,除了自己的愛人還和三個同性有過性接觸。其中有兩個約有4次,每次都用安全套了。2018年2月份在酒店有過一次,當時服用了一種名為Rush藥物後,渾身發熱,比較興奮,記得對方對他進行了口交,不記得有沒有肛交,兩週後出現了發熱,肛周膿腫然後去醫院就診。但術前檢測是陰性。

出院後,身體一直不是很好,有通過手機瀏覽了一些艾滋病的相關信息覺得自己的症狀很像艾滋病,於是自購試條檢測陽性。高某查出陽性後妻子也隨即做了檢測為陰性,陽性之前5月15日和妻子是最後一次性行為,未用安全套,等待三個月以後再檢測,進行確定。

高某後悔不已,嘆息沒想到這個圈子這麼的複雜,自己的一時好奇,為了尋找刺激,沒想到染病上身,說不定還會害了妻子,給家庭帶來傷害。

案例四:虛榮、愛享樂使她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小豔今年48歲,家住偏遠山溝,16歲時(1986年)輟學,到廣州打工,因文化水平低,又沒有一技之長,嘗試過各種工作後,選擇了在髮廊幫工,在不得已從事第一次性服務,嚐到來錢容易的甜頭後再無法收手,從此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26歲時,小豔回到家鄉相親,和忠厚老實的丈夫結婚,一年後生下一子,習慣了花花世界生活的她,以進城務工的名義,瞞著丈夫,又重操舊業,幹上了老本行,長期混跡在縣城的各個娛樂場所。而其丈夫在家本本分分務農、帶孩子。

2010年,縣疾控中心在深入各娛樂場所艾滋病高危行為干預時遇到了小豔,對小豔進行了艾滋病檢測,最終確認陽性,拿到確證報告時小豔長嘆一聲:“唉!得上這種病我最不虧,這是我預料之中的事,也是遲早的事。”,幸運的是其配偶和孩子沒有感染艾滋病。

案例五:網聊約“炮” 染病後悔莫及

李某,男,33歲,待業人員,已婚。2017年4月經確證實驗為HIV感染,非婚異性性接觸途徑感染。

2017年,李某在外省做電商生意失敗,欠下高額貨款,心灰意冷之下決定回家,返鄉途中又在高速路上發生車禍,司機死亡,司機家屬要求高額賠償。李某回家後,越想越覺得無力迴天,心理壓力過大,於是就割腕自殺,幸得家人發現,及時送醫院搶救,在住院治療時發現HIV感染。

首次到區疾控中心隨訪時,李某從一樓上到三層樓,中間都要歇兩次,舌頭上也長滿白斑,身體狀況極差,精神極度崩潰,對生活不報希望,任由自己自生自滅。

李某講述:4年前妻子懷孕,自己在家照顧其妻,由於自己的母親、姐姐都在家,家務事需要他做的不多,只是偶爾陪陪妻子,空閒時間較多。他就經常上網QQ聊天,聊天時認識一名外省市女性,交談中感覺對方性情溫柔,善解人意,他們在很多問題上意見一致,大有相見恨晚之意,於是就約該女士來我市見面,在我市一賓館發生一夜情,也未使用安全套。之後兩人也未再聯繫。

面對李某,疾控人員先與他聊孩子、談家庭,鼓勵他恢復生活的信念,明白自己身負的責任,對生活要有希望。經過工作人員的耐心勸導,他開始按要求服藥,服藥過程中先後因眼睛視物模糊、肺部感染等兩次住院,住院費用我們也積極協調,給予一定的報銷,慢慢消除了他的心理、生活壓力。患者現在身體已經基本恢復正常,可以正常工作。

在疾控人員的勸解、鼓勵下,如今李某已經走出頹廢的陰影,重新鼓起勇氣,在家開始做起電商生意。他說自己要從小生意做起,慢慢站起來,要擔起照顧家庭的責任,不能再讓為他付出真情和關愛的人們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