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年前八旗子弟来此屯垦,如今成为新疆唯一的“满族人村庄”

200多年前有一群八旗子弟来此屯垦

诞生了新疆唯一的满族村

清朝伊犁高官后裔曾在这里生活

拥有伊犁最早村级学校

这里就是著名的苏拉宫村

200多年前八旗子弟来此屯垦,如今成为新疆唯一的“满族人村庄”

苏拉宫村位于伊宁市潘津乡北约十四公里处,至今已经有200余年的历史。“苏拉”意为满语,指没有披甲的闲散(编制以外)人员。“宫”为“工”的谐音,是清代屯垦的基层单位。

200多年前八旗子弟来此屯垦,如今成为新疆唯一的“满族人村庄”

因屯垦诞生的村落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满族是新疆世居的13个民族之一。在新疆以其他民族语言命名的村庄诸多,而以满语命名的村庄苏拉宫是唯一的一个

它是清代伊犁将军实施满洲旗屯时惠远老满营选择的屯垦地,从1809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200多年前八旗子弟来此屯垦,如今成为新疆唯一的“满族人村庄”

满族的发祥地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清军入关夺取政权以后,满族八旗官兵分赴全国各地驻防。

1766年,由于惠远、惠宁(今巴彦岱)两城靠近水源、土地肥沃,有大臣提议在当地进行耕作,以解决当地的粮食供应问题。

乾隆帝采纳了这一建议,遂下令来自热河、凉州(今甘肃武威)、庄浪(今甘肃永登和西安)的满人携带家属迁入,这些人就是如今的伊犁满族的祖先。

200多年前八旗子弟来此屯垦,如今成为新疆唯一的“满族人村庄”

清代新疆地图

1802年,伊犁将军松筠针对满族士兵家庭生活困难的问题,开始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旗屯。

(专指满营为解决满族人生机而设的一种由满族人自己耕田种地的方式,打破了满洲子弟不得打工、务农和经商的惯例,全疆也仅伊犁实行)。

200多年前八旗子弟来此屯垦,如今成为新疆唯一的“满族人村庄”

1809年,又将一部分老年体弱的兵丁派去距宁远城(现伊宁市)不远的阿克土拜(维吾尔语“白色的荒地”之意)屯垦,定名为苏拉宫屯。

辛亥革命之后,虽然废除了八旗制度,乃设区管理满族旗人事务,苏拉宫是区管辖的屯。这个时期的苏拉宫间接上仍属伊犁最高军政机关管辖。

1938年,新疆省府撤销了伊犁屯垦使,各旗改土归流,苏拉宫村按地理位置归属伊宁县管辖至解放后。

200多年前八旗子弟来此屯垦,如今成为新疆唯一的“满族人村庄”

清代新疆局部伊犁州区域图

到了二十一世纪,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苏拉宫村随着潘津乡一并划归了伊宁市。

所以,苏拉宫村是伊犁唯一在不同历史阶段分属不同级别行政或军事机关管辖的村庄。

新疆满族人聚居最多的村落

随着岁月的流失,时代的变革,清朝之后满族人聚居的地方已为数不多。

苏拉宫满族村虽历史悠久,但是由于在过往的内乱外患残酷的战争中满族人往往首当其冲,为此人口大幅减少,到解放初这里才只剩下41户人家。

200多年前八旗子弟来此屯垦,如今成为新疆唯一的“满族人村庄”

改革开放后,除了东三省、内蒙古、河北等地在满族人口较多的地方成立了13个满族自治县和197个满族乡外,苏拉宫村是新疆唯一满族人聚居最多的村庄。据统计,这个村现有满族约100余户几百人。

200多年前八旗子弟来此屯垦,如今成为新疆唯一的“满族人村庄”

最早拥有村级学校的村庄

苏拉宫是惠远城老满营的旗屯之地,在这里屯垦满族家庭的子弟上学存在困难。


1905年,长庚第二次任伊犁将军后,积极推行新政,开办新式学堂,并委派退休的老满营左翼镶黄旗协领敖济.鄂保丰主持办学。

200多年前八旗子弟来此屯垦,如今成为新疆唯一的“满族人村庄”

辛亥革命之后,由于有村公所公地和畜群的集体收益支撑,学堂一直持续到民国。

据《新疆风暴七十年》中记载,杨增新统治新疆初期,作为伊犁首府的伊宁市也仅有公立小学两所,私立小学一所。

由此可以佐证苏拉宫村应该是伊犁最早拥有村级学校的村庄。

满清高官后裔生活的地方

这个不起眼的小村落还曾经是清朝伊犁高官后裔生活过的地方。伊犁将军官至次一品,是高于现在省部级干部的高官。

1855年任伊犁将军的博尔济吉特.锡纶在位两年后被解职并病逝在惠远城,其子孙因此无法返回京城北京而留在了伊犁。

200多年前八旗子弟来此屯垦,如今成为新疆唯一的“满族人村庄”

辛亥革命后,苏拉宫村作为满族的安置地,锡纶的部分后裔就来到这里生活。

苏拉宫的习俗

苏拉宫的语言

苏拉宫方言有自己独特的语调、语音和语气词。如克(去)、展布(抹布)、马猴子(妖怪)、嘎哈(干吗)、里格尔楞(没用的)等是使用了原满语的词汇。

200多年前八旗子弟来此屯垦,如今成为新疆唯一的“满族人村庄”

另外,由于劳动和生活在维吾尔族人居多的环境中,苏拉宫满族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能讲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有的还有维吾尔语名字。

200多年前八旗子弟来此屯垦,如今成为新疆唯一的“满族人村庄”

苏拉宫满族富察氏家族年近九旬的富华老人,维吾尔语名叫托合塔洪

富察氏家族的富华老人维吾尔语名叫托合塔洪,村中比他年轻的维吾尔族见了他都会抚胸道声“赛拉姆”以示对他的尊重。

这也是他们和其他地方满族人的显著区别之一。

苏拉宫的屋舍

苏拉宫街道南侧的各家院落后院紧靠皮里青河,这条发源于科古尔琴山,蒙语意为“水流纵横”的冲击型河流,平时温顺但到每年的汛期便会汹涌澎湃横冲直闯,被洪水冲刷出的陡峭河岸便成了家家户户的天然围墙。

200多年前八旗子弟来此屯垦,如今成为新疆唯一的“满族人村庄”

sqtp小组 摄

满族人仍然保留着不经商的习俗。村子的东北角有个村里最大的建筑物叫营盘,其实是建在清代开发苏拉宫时驻扎少量士兵的营盘旧址上盖的村公所(也叫俱乐部),是村民聚会的场所。营盘以北是学校的教室和操场。

200多年前八旗子弟来此屯垦,如今成为新疆唯一的“满族人村庄”

满族人家庭院中虽都是平房,但和维吾尔族院落不同的是每家院门都有高高的门楼,而门楼的高低大小和这家人的财富多少成正比。

如今村子里已经住上了崭新的房子,很多以前的习俗也渐渐被遗忘。

苏拉宫的风俗

满清铁骑打天下,在入关前满族八旗的队伍都是骑兵,所以满族人喜欢马也爱养马。和现在以高档轿车显示身份一样,那时满族人以拥有好走马为荣。

200多年前八旗子弟来此屯垦,如今成为新疆唯一的“满族人村庄”

冬闲时,村民们会在荒地里举行叼羊比赛,寻找在马背上乐趣。曾经一些家庭条件好的人家都要给即将成年的男孩买一匹小马作为成年礼。

200多年前八旗子弟来此屯垦,如今成为新疆唯一的“满族人村庄”

满族的祖先是渔猎民族,在高山峻岭和茫茫荒原中生存,狗是他们忠实的伙伴和助手,而且历史上还有黄狗救努尔哈赤的传说,所以满族人家家养狗。

苏拉宫美食

村里的满族人受维吾尔族人的影响,也是家家养牛,户户打馕,每天早上吃馕喝奶茶,拉条子、抓饭也是家常便饭。

每当夕阳西下,正是早晨牧放的奶牛回归的时候,这时母牛的呼唤声和牛犊嗷嗷待哺的哞哞声交汇,村庄一片颇有生气的田园景象。

200多年前八旗子弟来此屯垦,如今成为新疆唯一的“满族人村庄”

每年农历的二月二,人们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儿,理发,这天满族人家则无一例外地保留了家家户户有吃双合饼的习俗,意为“天地合”,是用烫面做出来的两个薄薄的饼子,然后把菜夹在中间吃。代表了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200多年前八旗子弟来此屯垦,如今成为新疆唯一的“满族人村庄”

苏拉宫满族村民在吃满族特色食品“双合饼“

满族人也有一些传统食物如饽饽、三样饺子、包子、大饼、火锅她们都会做,只是过年过节或是来了客人,才露两手。

苏拉宫的颁金节

颁金节是满族人盛大的传统节日。“颁金”是满语,意为满族命名之日。满族把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三日这一天,定为满族的节日“颁金节”。颁金意为生成、生长、产生之意。

200多年前八旗子弟来此屯垦,如今成为新疆唯一的“满族人村庄”

到今天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苏拉宫村的满族们每年的这一天都会穿上满族传统服饰庆祝自己的节日。

2007年,伊犁满族颁金节已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4年11月被命名为“新疆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200多年前八旗子弟来此屯垦,如今成为新疆唯一的“满族人村庄”

在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一代又一代的苏拉宫满族人

为伊犁的建设付出了汗水

苏拉宫满族人已成为

伊犁多元文化不可或缺一部分

今非昔比的伊犁离不开他们的努力

让我们共同为伊犁和苏拉宫满族人打CAL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