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83年,汉文明的绝地求生

公元383年。由苻坚当头头的前秦政权终于统一了北方。

为什么不把苻坚这个人称作皇帝而称作头头呢?

因为苻坚的这个位置是抢夺而来,苻坚抢的苻生。苻生是符坚的堂弟,前秦第三位皇帝。苻生为人特别残暴,当苻坚听说苻生对他起疑心,想要杀他,符坚先动手干掉了苻生,他没称皇帝,只称王。

苻坚获得前秦的实际权力以后。他启用汉人王猛为自己的智囊。利用鲜卑族政权内部不稳,灭了幕容氏的前燕,又夺取了东晋的汉中地区和四川盆地。这样整个北方只剩前秦一个政权了。这个时候,虽然前秦内部还是五谷杂粮纷呈,但从表面上看北方是统一了。

公元383年,汉文明的绝地求生

前秦与东晋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苻坚这个人还是有两下子的。

正因为苻坚有两下子,所以他的内心开始膨胀。每天他瞅着地图,看着华夏大地上东南角那一块地方的动静,就开始胡思乱想了。

1

东南角是谁的?这个时候的东南角就是东晋。西晋残余贵族和一些社会精英,在西晋灭亡以后逃跑到江南建立的一个偏安政权。虽然很小,但是因为是汉人建立的政权,所以汉人认为东晋才是当时的正统。胡人在北方大规模屠杀汉人的时候,这个东晋就显得像人间天堂一样珍贵。凡是能走得动的汉人,基本上大规模的都投奔东晋去了。历史上把这种大规模的逃亡称作“衣冠南渡”。

我们现在在广东、江西福建这一带看到的客家人,基本上就是这个时候跑过去的北方人。他们说的乌里哇拉的客家话,实际上就是东晋时期的正宗的北方方言。虽然我们现在非客家人听不懂这种话,当时那可是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公元383年,汉文明的绝地求生

福建客家土楼

从公元317年东晋建立,也出过几个想打回北方,恢复故土的人才。但是总是因为内部不团结,或者敌人太狡猾,全部失败了。外战既然不行,那咱们就内部折腾吧。几个世家大族各怀鬼胎,谁也不服谁,谁也奈何不了谁,大家达成表面平衡以后,眼睁睁的看着北方的胡人在那里你刚上唱罢我登台,乱哄哄的走马灯。

可是马灯也有不转的时候。当前秦由一个小部族,慢慢的最后统一了北方的时候,东晋的几个世族也感到大事不妙了。

敌人有可能随时扑过来。再昏庸的人也知道要准备一下,比如找个棍子。东晋这时候掌握权力的一个是谢安家族,另外一个就是恒温家族。恒温是前辈,根深叶茂。谢安是后起之秀,但是更有锐气和进取心。谢家又和当时的宰相王家关系密切。

既然准备打仗,那就各自发展自己的部队。老军阀恒温控制长江上游,谢安家族从北方逃难的百姓里面挑选了比较精壮的小伙子,组织了北府兵。控制长江的下游。因为出现了强大的敌人,所以不管是恒温集团还是谢安集团,都开始了日夜操练。所以东晋虽然小,部队虽然少,但是部队的兵员素质和战斗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苻坚每天站在自己家里看地图。总想吃掉东晋这块小肥肉。

2

苻坚的儿子说,东晋那块小肥肉看上去很美好,但是吃起来恐怕会烫牙。我觉得目前还是先放放,让它凉一凉再说吧。苻坚不听。

苻坚最信任的大臣王猛也对苻坚说,咱们刚统一北方,其实内部很脆弱,不但没有向心力,而且这些被打服的人还是各想各的,随时有可能叛乱。没有把这些乌合之众拧成一股绳的情况下,暂时不适合和东晋死磕。

王猛的话苻坚虽然听进去了,但是他还是按捺不住自己那颗滚烫的心。王猛死后过了7年,苻坚就忍不住了。他决定要打东晋,把南方这块地方也拿下来。

公元383年,汉文明的绝地求生

其实苻坚对他自己国家内部存在的情况根本不太了解。如果他知道了,他就会安安静静的休养生息,也许几十年以后东晋自己就灭亡了。

经过几十年的乱战,北方的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不管胡人还是汉人都是厌战的。你想把一个讨厌打仗的人拉上战场,你说他能认真作战吗?

另外在苻坚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手握大权的人,比如符坚当做左胳膊的慕容垂,时时想着怎么拉走一部分人马,重建一个燕国。左胳膊慕容垂这么想,右胳膊姚苌当然也是这么想。左右胳膊都在等机会,等苻坚衰弱的那一刻。

3

公元383年。苻坚带着号称百万大军的部队出发去打东晋。

东晋桓温带二万人防备前秦沿江而下。能和苻坚正面对抗的只剩谢安弟弟谢石、侄儿谢玄带领的八万北府兵。

双方兵力相差悬殊。按道理东晋必然失败。

但是最后输了的居然是苻坚。百万大军人死的只剩下10余万人回到了长安。这就是中国战争史上最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汉文明的绝地求生

符坚为什么会输呢?

在战争还没有开始的时候,苻坚是相当自信的。百万大军,打个8万人,那简直比捏死个蚂蚁还容易。不但符坚这么想,连我现在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这其中有一个漏洞。符坚的百万大军里面,其中有27万骑兵,60万步兵(《资治通鉴》:“甲子,坚发长安,戒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这是由他亲自带领的。

符坚的前哨部队,有30万元是由他的弟弟符融带领的。虽然是一百多万人,但是作战士气非常低落,根本都不想打仗,都想回家。而且这么多人不可能一下子都开到前线去,必然是前面已经走到南京江边了,后面的人还在陕西吃羊肉泡馍呢。

先期到达两军前线的前秦部队不多,这给了东晋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东晋人有了把符坚部队逐一击破的时间。如果几十吨水一次性当头浇下,那是洪涝灾害,大人也抵受不住。但是如果你把它装进水龙头,水流开的细细小小的,恐怕叫个三岁的小孩子,也可以用纸杯把他一点一点的慢慢的端走。

虽然形势对东晋来说有点向好,但是符坚的部队到达前线的还是很多。战争一开始,他们就拿下了东晋门户襄阳。襄阳这个地方非常重要,是从西北下江南的关键点,左接秦岭又接伏牛山脉,是一个一夫当关的地方。一旦这个地方失守,江南几乎无险可守,必须和别人一决一死战。后世南宋之所以在襄阳失守以后立马完蛋,也正是这个原因。

公元383年,汉文明的绝地求生

襄阳城的战略地位

东晋人对襄阳也看得很重,在襄阳放了一个对东晋非常忠心的战将,名字叫朱序。这个朱序守襄阳守到弹尽粮绝,最后被俘。

因为朱序一直不投降,苻坚鬼迷心窍,认为这样的人有气节。对于死硬到底的敌人,抓到以后当场咔嚓一刀砍了就是,因为这种人你是无法感化他的。可是鬼使神差,苻坚就爱这一口。不但给朱序封了大官,而且派此人去东晋劝降。这一幕与明末何其相似,李自成当年派降将唐通去山海关劝吴三桂归顺,一个版本一样的下场。

本来东晋的领军大将谢石认为东晋军力不如苻坚强大,想坚守抵抗。但是这个朱序到了东晋以后,一下子点醒了谢石。他说,你应该趁符坚的部队没有全部聚集到前线战场上,把他的前锋部队打垮,这样他后面的士气就上不来,前秦军会自行溃散。如果你坚守,等前秦的部队全部集结前线压过来,东晋是不可能抵抗得住的。(《资治通鉴》:“序私谓石等曰:‘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这段话是整个淝水之战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段话。没有这段话,东晋会灭亡,而以东晋政权为承载主体的汉文明也会随之灭亡。这一战,是东晋的生死存亡之战,更是汉文明的绝地求生之战。

4

也许冥冥之中上天不愿意看到胡人占领天下。所以这个世界上才有了朱序这个人,才有了苻坚这样一个笨蛋,把一个东晋死士派去劝降。难道前秦那么多人里面就没有一个能去劝降的人了吗?看来真是天亡苻坚。

硖口一战,苻融五万人马让谢玄五千人马击溃,可见苻坚的这些部队有多么的烂。5万人打不过5000人。与其说是打不过,不如说是自己把自己全部吓死了。谢玄把这5000人分为两队,一队在正面迎战,一队绕到5万符军后面去发起冲锋。符坚的这5万人就全部垮了,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这样的部队怎么能够打仗,这哪里是去打仗,简直就是给人家东晋排队送装备去了。

硖口一战不但把苻坚打疼了,也把胆打破了。从此,这位主帅失去了自信。

按照当时的形势,前线战场上已经有几十万前秦军,那么就不用再打了,直接人海战术,“全部给我向前冲,谁先冲进南京城,抢到的也是都归他。”

公元383年,汉文明的绝地求生

如果发布这样一个命令,东晋也就完蛋了。

但是苻坚没有这么做,他要和敌人堂堂正正的作战。当敌人说你们站在河边,我们没法过河打仗呀,你向后面让一让。让我们先过河。这样的要求符坚居然也同意了,向部队下命令“给我往后撤。”

本身心里就发毛。后面的秦军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要向后撤退?这时候那个奸细朱序又在后面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这一下子所有的秦军就开始疯跑,你传染我,我感染你,所有的人看见别人跑,反正也开始跑。这时候东晋的军队趁机全力渡河进攻。前秦的军队跑都跑不赢,那有什么心情作战,只有被人家屠杀的份儿。

前秦军人马相踏,死尸把河谷都堵塞了,逃亡的士兵几乎个个吓得魂飞天外。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因为饥饿寒冷,最后死亡的占到了九成。淝水之战就这么结束了。从此以后,整个前秦失去了南侵的力量,苻坚回到北方,不出两年也被杀,前秦又分为三块,此后三十七年,东晋再无外敌之忧。

淝水之战,东晋之所以能够取胜,因为他们到了置之死地的地步,如果输了,不但国家没了,家园没了,父母妻儿也可能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东晋的部队属于“哀兵”,同仇敌忾之下杀力是相当强悍的。

而苻坚本身领的一群不想打仗的杂军,这些乌合之众还各有心思。怎么可能打胜?苻坚又鬼使神差的重用朱序,战术上又一错再错。

但是总的来说,这场战争的输赢决定于人心的向背。东晋汉人的齐心战胜五胡联军的贼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