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清別墅、來青軒、香山革命紀念館

今天有幸跟著組織奔赴香山公園接受了一次紅色教育,此次活動主要參觀雙清別墅、來青軒和香山革命紀念館。

雙清別墅、來青軒、香山革命紀念館

說實話,如果沒有這次活動,我對香山的概念還僅僅停留在僅僅是一座山和紅葉比較出名上,此次參觀活動讓我對香山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雙清別墅、來青軒、香山革命紀念館

進香山東門後,一直向南,由於昨夜的初雪下得不小,彷彿給整個香山披上了一層薄薄的銀色外衣,路上的積雪有的還未清理,踩在上面,發出“'吱吱”的聲音,心情是愉悅的。

到達靜翠湖後,沿山路徐徐拾階而上,山路平整寬闊,路兩邊松樹的枝枝丫丫上,覆蓋著的積雪猶如盛開的白色花兒,別有一番意境。雖然是山路,登山到雙清別墅並不費勁。不一會兒的功夫,我們就到達了雙清別墅門口,需要掃描門口的二維碼預約進入,由於黨支部已為大家預約了11點的團體票,由於時間未到,我們就繼續前行,不一會兒,就到了來青軒門口,才知道現場就可以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預約進入,於是我們掃碼進入來青軒。

雙清別墅、來青軒、香山革命紀念館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機關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進駐香山後,來青軒為朱德、周恩來、劉少奇、任弼時等中央領導同志辦公居住地。紅牆、白磚、黑瓦的三色門樓首先映入眼簾,門樓牆面微微泛黃,沿臺階拾級而上,院內步道平整,來青軒西側是周恩來和鄧穎超的辦公居住地,在原址上恢復了辦公室、會客室、臥室等8間房屋。在周恩來住所東側,是任弼時和朱德的辦公居住地,兩人房屋相鄰,同在來青軒的北側。從朱德的住處往東,是劉少奇的辦公居住地。

朱德同志從這裡出發,前往東北、華北、天津、北京調研工業經濟發展。周恩來協助毛澤東指揮解放全中國,並且廣泛和民主人士接觸,團結凝聚廣大民主人士,共同為建設新中國獻計出力。劉少奇同志從這裡出發到天津等地,調研瞭解中國經濟。可以說,來青軒展示了當年四位中央領導同志在這裡嘔心瀝血、艱苦奮鬥的歷程。

雙清別墅、來青軒、香山革命紀念館

參觀完來青軒,我們接著去參觀毛主席曾經工作生活過的雙清別墅,進入院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院中央的一個池塘,池水應是山泉注入而成。院中高大的銀杏樹下建有房屋和亭子,讓人頓覺舒爽。

雙清別墅、來青軒、香山革命紀念館

毛澤東當年居住的室內仍保存舊觀,並展出毛澤東的多幅生活照片和電文手跡、詩文手稿等供遊人參觀憑弔。院中池旁的六角小亭,樸舊自然,是當年毛澤東茶餘飯後與友閒談、讀書閱報之所。毛澤東的著名詩篇《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就是在這裡寫的。

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勝利閉幕後,以農村包圍城市為戰略思想的毛澤東,實現了他的夙願,提出要大踏步地前進,到北平去!毛澤東主席風趣地說:“走啦,咱們這是進京趕考!”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從西柏坡遷入香山雙清。在雙清別墅,毛澤東主席指揮了渡江戰役,在這裡籌備了新政協,籌建了新中國,在這裡寫下了《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等膾炙人口的不朽詩篇。

雙清別墅、來青軒、香山革命紀念館

參觀完雙清別墅後,大家一塊去香山腳下的70後餐廳進行午餐,分量足,味道還算不錯,大家餵飽肚子後,黨支部組織了激烈的黨知識答題活動,現場氛圍異常活躍。

最後的活動為參觀香山革命紀念館,2019年9月13日,香山革命紀念地正式向公眾開放。可能由於時間原因,今天參觀的團隊並不多,所以我們可以根據展覽的資料詳細安靜地瞭解一下那段歷史。在香山革命紀念館內,《為新中國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題展覽,通過約800張圖片、報照、地圖、表格和1200多件實物、文獻和檔案呈現了中國發展歷程。

雙清別墅、來青軒、香山革命紀念館

館內主要文物有:

1.1942年美國道奇公司生產的軍用吉普車

2.“七一”字樣的勞動大學徽章

3.1949年4月南京大專學校四一血案善後處理會編印的《兇手,你逃不了!——四一紀念畫集》

4.1949年5月25日,解放軍第二野戰軍政治部出版的《城市生活常識讀本》

5.1949年4月25日的《進步日報》

6.“渡江第一船”錦旗

7.《論人民民主專政》是毛澤東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二十八週年而寫的一篇論文,也是1949 年毛澤東發表的唯一一篇署名文章

8.新政協籌備會等系列珍貴檔案

9.一件有九個喇叭的文物在櫥窗中格外耀眼,這就是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上,把毛主席的聲音傳向全國的“九頭鳥”喇叭

10.兩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樣徽,一枚是未使用的式樣,一枚是正式使用的式樣

……

每一件都有一段特殊的歷史故事,記載了新中國成立的艱辛歷程。通過此次黨建活動,我們瞻仰了雙清別墅、來青軒等革命舊址,參觀了香山革命紀念館,觀看了《為新中國奠基》主題展覽,回顧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全國勝利和黨中央籌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光輝歷史,緬懷了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

雙清別墅、來青軒、香山革命紀念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