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这座山深藏着一座“莫高窟”,有1600多年历史,秋色让人震撼


在河北省平山县,有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名为瑜伽山。这座山在平山县北冶乡南冶村西,和当地著名的沕沕水、天桂山处在同一座山上,同属太行山脉,相距不过8公里。

和沕沕水、天桂山等成熟的旅游景区不同,这里只能算是一座尚未经过开发的野山,当地人对它都不甚了了,提起来语焉不详,更不用说远道而来的外地游客了,知道的人少之又少。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平常无奇的山中,却隐藏着已有千年历史、河北省内最大的佛教摩崖造像群,真真切切诠释了“养在深闺人未识”这句话。

瑜伽山并不高,海拔只有754米,爬起来几乎不费什么力气。据当地人讲,每逢秋天,这里红叶漫山遍野,层林尽染,却也是一番相当迷人的景色。经过山口的白色佛塔,走不了多久便看到一座坐西朝东、造型奇特的建筑,称作弥勒阁,始建于唐朝末年。从外形看,除了木门,其他似乎全部为砖和石头所建,三层飞檐,越往上砖石颜色颜色越深,即使是后人多次重修重建,应该也已经有些年岁了。


从山中石洞向外看,蓊郁的绿树攀爬在山体上,狭窄的石道顺山蜿蜒而行,周边没有任何围栏和保护措施,脚边草木丛生,稍有不慎就有跌入山底的危险,心中不由多加了几分小心谨慎。

推开弥勒阁的木门,一座高达8米的大佛迎面而坐。大佛衣纹雕刻流畅挺拔,面部雕刻细腻丰颐。从外形来看,大致是隋唐时期的作品。与超凡绝尘的南北朝雕塑不同,隋唐雕塑更加慈祥和蔼,在外形上也显得温柔敦厚,慈眉善目。仔细看,大佛身后也高高低低雕刻了许多小佛像,大多为坐姿。

从弥勒阁出来,在大佛前边东侧,山体上还雕刻有佛像44尊。这44尊佛大部分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此外还有景祐二年造像碑,熙宁五年及元至大元年(1308年),明万历36年(1598年)题记等,共同构成了河北省规模最大的宋代摩崖造像群。


在《美的历程》中,李泽厚先生曾比较过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及之后雕像的特点。相比于风雨飘摇的魏晋南北朝,隋唐及以后朝代佛像的面容和体态都有了明显变化。在中国历史上,唐朝以“大唐盛世”著称,此时国泰民安,生活富足,佛像的姿态也多以健康丰满的形态出现,更具有人情味和亲切感,雕塑上高出人间又不离人间。

崖壁上遍布青苔,脚下草木兀自生长。应该都是久经风霜的种子吧,带着千年的风尘,在佛像身旁生根发芽。站在崖壁前,寒风渐起,竟有些吊古怀伤的意境。

千年之前,能雕出如此细腻庞大的摩崖造像群,想必这里也曾众生云集,热闹喧哗。如今却是人迹罕至的僻静之地,一切似尘封在历史的时光里,静谧而遥远。

眼前的两尊佛像体态丰盈,面若银盘,长眉细眼,竟让人生出一种“萌萌哒”的感受。

此处是位于瑜伽山主峰西南的菩萨洞,为一天然洞穴,里面雕有大小佛像74尊,造型栩栩如生,姿态各异。

站在瑜伽山上远眺,太行山的美景尽收眼底。平山在河北省境内算是数一数二的旅游大户,光是4A级景区就有10个,再加上西柏坡这个全国闻名的5A级景区,人们冲着美景和名气一路奔波,瑜伽山不过是路途中一晃而过的所经之地,谁也不会想到,就是那擦肩而过,竟和千年的故事和历史失之交臂。(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落榜进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