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之战——位面之子刘秀的翻身战役

昆阳之战——位面之子刘秀的翻身战役

昆阳之战,莽军主帅王邑率四十二万人号称百万大军将八千更始汉军团团围困在了昆阳,昆阳危在旦夕,汉军诸将都想弃城而逃,只有汉军的太常偏将军刘秀信心百倍,并自告奋勇,领十三骑突出重围,去附的定陵、郾城求援。刘秀信心如此充足,是因为昆阳城小而坚,周围地势又太过狭隘,莽军虽众,其实根本施展不开。果然,莽军攻城数日都没啥进展,大将严尤便劝主帅王邑道:“昆阳城小而坚,虽能攻克,必将有所伤亡,且耗费时日;今更始之伪天子刘玄正在宛下,以末将之见,不如分兵数万围住昆阳,使其不得威胁我军后勤补给即可,而我军主力则绕过昆阳,亟进大兵,奔发宛下;宛败,昆阳则不攻自破。”

昆阳之战——位面之子刘秀的翻身战役

王邑一听严尤的话也有些些道理,便让幕僚们发表意见。

两旁的六十三派兵法家见状,纷纷跳了出来,引经据典,各执己见,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到最后越吵越烈,竟然在大帐之中扭打起来,场面一片混乱。卫士们赶紧上前,把他们都拖了出去。

王邑仰天长叹,皇帝给他这么多兵法家,且流派各自不同,观点迥异,这不是助我,而是添乱!看来还是我自己独断专行算了。其实我军兵力之强大空前绝后,本来也就不需要兵法。或者说,我就是兵法,我就是主宰,我就是一切!

于是王邑大笑道:“严尤之议,不可听也。本帅出征之时,天子赐我黄钺,许我征伐大权,予我百万雄师,今遇城而竟不能下,何谓邪?今所过当灭,必屠此城,蹀血而进,前歌后舞,顾不快哉!”

打个比方:有人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只略通其意,一样也能成大学问;但也有人读书,百遍千遍的死读,又是考证又是训诂,非弄通其间每句每字不成。后面这种人就是王邑,属于完美主义者,追求不带一丝瑕疵的胜利,所以打仗直来直去,从不拐弯儿,跟王莽又是一个死脾气,真没辙。

再换句话说,王邑是把战争当成一种高级娱乐来享受的,他不但要赢,而且要赢的漂亮,赢的雄壮,赢得美妙绝伦,赢得叹为观止,他甚至一想到百万大军破城之后踏着反贼鲜血跳舞的场面,就忍不住兴奋到全身颤抖。我早就说过了,王莽这帮人那可是伟大的行为艺术家,他们以江山为试验场,用人命做实验品,来实现他们的伟大艺术,这是怎样一种可怕的大无畏娱乐精神,简直令人毛骨悚然。

昆阳之战——位面之子刘秀的翻身战役


现在,就让我们来好好欣赏一下王邑所创造的战争艺术品吧!次日一早,王邑下令四十二万大军将昆阳团团围住,由于人太多城太小,这一气竟围了好几十重跟卷胶布似的,营寨密密麻麻,大大小小足有百余座,营中埃尘连天,旗帜蔽野,钲鼓之声震动百里,王邑于大营望楼之中往下看,只觉驱云而拥海,壮观的令人心驰神摇、呼吸停顿;而营外又遍布千余云车,其车高十余丈,俯瞰城中,一览无余,旗手立其顶端,挥动令棋,可指挥部队朝薄弱处进攻,另有无数弓弩手,居高临下往城内射箭,霎那间万箭穿空,遮天蔽日,一阵阵好似昼夜迅速交替,王邑这招简直就是美军每战之前的轰炸机战术,先来一通空中压制,打得你晕头转向找不着北再说。总之,昆阳城每天都是阵箭雨转大箭雨、再转暴箭雨,再转火加箭……城内军民莫说登城守御,就连出门汲水,都要顶着盾牌或门板;每次出门回来,门板已化身成了钉床,大家就把箭矢像拔草一样拔下,送到武库中备用。

昆阳之战——位面之子刘秀的翻身战役

这里顺便提下:所谓云车,详细来讲,即一八轮车上竖两根长柱,两根柱子中有板屋,可以滑轮升降,屋中四面有望孔或射击孔,居高临下,威力无穷。另据《汉书王莽传》记载,依靠云车之高度,莽军中不仅可对城中进行箭石轰炸,甚至还派有“伞兵”进行空降作战,即“取大鸟翮为两翼,头与身皆著毛,通引环纽,足可飞数百步方堕。”(这恐怕是有史记载的最早一次人类飞行尝试)这些个鸟人,手持弓箭短刀,从云车上一跃而下,转眼降落在城墙之上,随即辗转格杀守城汉军,以接应攀城莽军沿梯而上——这招太狠了,昆阳好几处城墙很快因之失守,亏得汉军不怕牺牲作风顽强,顶着盾牌与之反复争夺,且在城外的郭楼、角楼等数个制高点上安置强力连弩,对空中进行火力狙击,这才险险保得金城不失。

昆阳之战——位面之子刘秀的翻身战役

然而除了空中火力网,王邑还有强大的地面甚至地下攻势。他竟一口气派出上万工兵部队,冲至城下:有的开挖地道,欲通往城内;有的将挖出来的土、石,装在填壕车内,推到城壕边将其投入;有的则推着冲輣车死命橦城;所谓冲輣车,车体呈三角形,一端伸出几把巨大的尖刀长矛,尖刀长矛之下,是巨大撞木,由几十个士兵拉动绳索,牵引怪车如发狂野牛般所向无前、暴风狂催,震的城墙砖土粉坠如雨,整个昆阳为之呻吟颤抖,仿佛随时有可能天崩地裂,天塌地陷,世界毁灭。

昆阳之战——位面之子刘秀的翻身战役

城墙一塌,那可就什么都完了,城内军民见势不妙,纷纷顶着门板奋勇登城,将滚木礌石、热油开水、燃烧的火把、甚至铁锅石磨、屋瓦家具,总之能收集到的任何杀伤性物体,一股脑全往城下抛掷,一次又一次的打退了莽军的疯狂进攻。工程兵则赶紧趁着进攻的间隙,用泥沙将城墙的裂缝浇灌弥合上,并在城门内垒起砖石塞住,以抵挡下一次进攻中冲輣车的撞击。

昆阳之战——位面之子刘秀的翻身战役

王凤等八千绿林好汉在百万雄师的围攻下,竟然就这样拼命坚守了十余日夜。他们用惨烈的牺牲,为反莽起义的战略反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也为刘秀的东汉帝国铺就了一条梦幻般的光荣之路。不管他们其他时候表现如何,至少在这十几天内,他们都是勇者,是英雄,是壮士是烈士是圣斗士,是永将为历史所铭记的大功臣。

昆阳之战——位面之子刘秀的翻身战役

然而随着时间无情的流逝,守城汉军的战心渐渐开始动摇了,莽军人多势众,还可分批轮流攻城,以保证充足的休息,而汉军将士只能连轴转,一刻也不得松懈;刘秀去请援兵虽可画饼充饥,但就算这块饼来了,也不过万把人,还不够王邑塞牙缝。而所谓千古流芳,那都是将军们的特权吧,其余生命如蝼蚁般的小卒们,注定与之无缘,拼命又是何苦呢?特别是等到了夜晚,当小小的昆阳犹如一叶千疮百孔的小舟,置身于四面无尽的营火海洋中时, 感觉随时有可能被吞没,谁能不感到恐惧与绝望?

昆阳之战——位面之子刘秀的翻身战役

总之,敌人炮火之猛烈,超乎想象;敌人声势之宏大,闻所未闻。敌人军队之强大,不可战胜——降了吧,将军,不要再做无谓的挣扎了;汉军士卒对他们的长官说。降了吧,上公,不要再做无谓的挣扎了;绿林诸将对他们的老大王凤说。

终于,王凤等人派出使者,向王邑乞降,除了活命,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然而令人跌破眼睛的是,王邑竟然不许汉军投降,因为这样一点不好玩,就像刘翔跨栏还没跑就退赛了,这叫买票进来的中国观众情何以堪?所以他早已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昆阳成为他战争行为艺术的最高殿堂,将其烧光杀光,踏成一片焦土方才罢休,并以此向天下宣示:凡与新朝为敌者,必将被蹂躏至死,死到再死,连个渣都不剩。

于是,王邑对乞降使者表示了遗憾:对不起,你们这群蝼蚁一般的乱民,是没有资格向大象投降的,除了乖乖被我大象踩踏成灰,没有其他结局。

丢人哪!昆阳汉军连跪地乞降都不得,又遭王邑折辱,辱极生怒,怒极生恨,遂抱定最后牺牲之精神,誓与昆阳共存亡,死拼到底!!这些天来,他们承受了太多恐惧,如今反而免疫了再也感觉不到恐惧,既然求生不得,不如求死一快!正是这种精神,最终将整个昆阳打造成了一枚虽小却坚硬无比的钢钉,哪怕遭遇铜锤铁锤雷神之锤,也只会越砸越深,深深扎根,屹立不倒,坚韧不拔。

昆阳之战——位面之子刘秀的翻身战役

而莽军这边,严尤见昆阳久攻不下,心知莽军虽未败,但已然陷入战略被动,便又向王邑谏道:“兵法有言,围城为之阙。不如围城三面,缺其一角,使得反贼逸出,司空再率大军沿途剿杀,以怖宛下,岂不更善?”

王邑正在为他的伟大艺术意气勃发,忽闻此逆耳之言,不由大怒,道:“吾正要屠尽此城,以耀帝国之威武,以骇天下之视听,汝却欲纵寇逃逸,是何居心?反贼给了你何等好处?”

真是莫名其妙的言论,百万大军花了几十天时间来屠一个万守军的小城,就算屠光了,又有何威武可言?

然而王邑如此一顶大帽扣下来,严尤也只能唯唯噤声,再不敢多言献计,以免脑袋不保。

折腾,你折腾去吧,反正是你老王家的江山,于我何尤。得至无可收拾,大不了另投明主便是。乱世嘛,很正常。

而就在这一天晚上,一件谁也没想到的奇事发生了,是夜,夜幕群星闪烁,空旷而辽,漠视着人间的鲜血与苦难,忽然,一颗流星划破天际,流光灿烂,甚是华美,城内外两军军士见之,皆双掌合十,向流星许愿,或许是莽军人多,念力更大,那流星竟带着尖利的哨响俯冲而下,越变越红,越变越大,最终竟轰然坠落在莽军营中,炸出一朵巨大的蘑菇云,一时热浪翻腾,火光耀天,所幸没有人员伤亡(虽为天文异象,但也不足为怪,有网友意淫此为“大魔导师”刘秀在百里外发动的召唤术,可堪一笑,这陨石下坠只是好看,却伤不了几人)。次日,上天又生奇景,但见空中黑云聚集,状如崩塌之土山,自上而下缓缓压向莽营,一时天地变色日月无光,方圆数百里如同暗夜,莽军将士惶然不知所措,纷纷狼狈伏地。云团离地不足一尺,方才散去。

昆阳之战——位面之子刘秀的翻身战役

占曰:“云如坏山,营头之所坠,其下覆军杀将,血流千里。”联想这些,一股不祥的预感,顿时弥漫在莽军营中:难道我军百万雄师,还会有不测之险?这怎么可能呢?

这唯一“可能”的变数,当然就只有刘秀了。但是刘秀啊,你到底在哪里,你知不知道,你的昆阳战友已经做出了他们所能做出的最大努力,现在就看你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