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山精神”催生天全高质量发展之“道”

“二郎山精神”催生天全高质量发展之“道”

天全县润兆渔业养殖基地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而言,亦如此。

雅安市天全县是一个位于四川西部的山区小县,长期以来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鲜有亮点,多项经济指标一度排位全市倒数第一,被戏称“雅八”。然而,近几年该县却一扫以往的颓势,县域经济发展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动力。

在2018年实现了全省升位、全市争先目标的基础上,2019年天全经济成绩亮眼,二、三季度连续在雅安各县区经济发展综合排位中名列第一,尤其是项目投资在去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跳起摸高”,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天全县域经济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直接动力来自于一批重大项目的持续推进,关键因素是我们抢抓发展机遇、推动优势转化,从根本上说是全县上下一心、发扬“二郎山”精神,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特色发展、转型发展’的必然结果。”天全县委书记余力这样对记者说。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天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就是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良好结合的范例。

“二郎山精神”催生天全高质量发展之“道”

雅安高速贯穿天全全境

抢抓机遇 “野百合”迎来春天

时间回到2013年底,灾后恢复重建起步之初。新一届雅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天全的重建工作,主要领导亲自督导。天全城乡基础设施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步跨越二十年”,为之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雅叶高速(雅康段)的建成通车,特别是川藏铁路“世纪工程”雅安至林芝段即将开工,天全这个曾经的茶马古道出发之地,正成为川西乃至中国西南地区一个重要节点。

交通条件的大变化,让天全对藏服务桥头堡的区域功能定位愈发明显;昔日的“西南锁钥、南诏咽喉”,正成为“成渝后花园、康藏桥头堡”,区位优势的红利亟待释放。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曾经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此时却能得到更好的利用。


“二郎山精神”催生天全高质量发展之“道”

天全县城全景 刘祯祥摄

天全县委、县政府抢抓这一重大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优势转化。

一方面,抢抓川藏铁路建设历史机遇,布局发展集仓储、运输、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为主,占地2平方公里的区域化、枢纽性综合物流产业园区,并将其打造成服务川藏铁路建设的大宗建设物资保供基地,以及对藏战略物资、应急保供、生产生活等物资集散地,打造“对藏物流第一站”。

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优势资源转化,以全省“5+1”现代产业体系为指引,结合县情实际,确立了天全县“5+1”生态产业体系,即以玄武岩纤维为代表的战略性新材料产业,以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为代表的绿色载能产业,以短流程炼钢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产业、以喇叭河景区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业,以润兆冷水鱼(鱼子酱)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和以川藏物流园为代表的物流产业,着力练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功,打好转化生态优势的组合拳,打造“服务康藏第一镇”。

“二郎山精神”催生天全高质量发展之“道”

夜色中的雅康高速与天全县城 刘祯祥摄

为主动适应大熊猫国家公园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要求,天全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制度,积极构建“一城三园三区”的县域发展新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城镇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走上了“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如今,曾经的“雅八”,已成为备受瞩目的发展热土。

连续举办了三届“二郎山红叶节”“二郎山冰雪节”“二郎山文创节”,天全生态旅游呈现爆发式增长,“二郎山下 水润天全”的城市品牌日益打响。

川藏物流园、安山钢铁、尔润玄武岩等一大批产业项目相继落户天全,开工建设、投产达效;福鞍集团、西南水泥、新希望等知名企业纷纷选择在天全“落子”,布局川西、辐射康藏。2016年以来,天全已累计签约项目32个,总投资236.46亿元。

正是有了抢抓机遇的勇气和变“危”为机的智慧,让天全这个往日深藏在寂寞山谷里的“野百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二郎山精神”催生天全高质量发展之“道”

天全县润兆渔业工人在捕鱼

持续攻坚 二郎山下的“天全干劲”

11月下旬,寒冷的天气,也挡不住二郎山下滚滚的发展热潮。

四川经济开发区小河绿色载能园区开炭新材料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项目的建设工地上,工人们在忙碌,施工车辆在穿梭。

“今年8月份才进场施工,不到四个月,主体厂房基本建好,力争明年1月全面竣工并点火试生产。”四川开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综合部部长李心武指着眼前矗立的崭新厂房,自豪地说。

“天全的服务这么到位,我们想不快都不行。”李心武表示,该项目落地天全后,政府服务如同一只无形的手,推着他们向前,帮助解决难题,尽快进场施工、尽早投产。

与此同时,与开炭新材料几乎同时进场的福鞍集团项目也在抓紧施工,力争明年1月试生产。

“项目在天全落地后,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天全速度’——我们项目用电需求大、要求高,按以往经验至少一年多才能解决,在天全却用了不到半年!”该项目现场负责人陈仕昱十分感慨地说道。

“二郎山精神”催生天全高质量发展之“道”

放飞新希望

“天全速度”不仅体现在个别项目的推进上,更是一场全县动员的持续攻坚。

天全县发展改革局局长杨浩告诉记者,设在该局的县项目办,对全县66个县级领导联系项目每月通报进度,其中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十大骨干企业项目更是每周通报进度。书记、县长联系的项目,也曾因推进不利被连续“亮红灯”警示。

据该局副局长高守蓉介绍,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天全自我加压,将破解项目攻坚持续性不强的问题作为自选动作,有针对性的检视项目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强力推进专项整治。

“本来以为灾后重建之后大家可以松一松,没想到这几年工作节奏更快了,工作量更大了!现在大家都习惯了。”一位天全干部的感受,道出了大家“痛并快乐着”的心声。

今年8月22日,在天全县第十六届人民政府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天全县委副书记、县长郑胡勇再次号召:鼓足“天全干劲”,聚焦“项目攻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强县。

“二呀么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雄壮的《歌唱二郎山》是家喻户晓的一首歌,生动展现了当年川藏、青藏公路修建而凝结的“两路”精神。如今,埋头苦干、奋勇争先、排除万难、敢于担当的“天全干劲”就是这种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扬,并成为天全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动力,最终推动实现“人民享安康”的奋斗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