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70年,馬克龍“親俄轉彎”引盟友不滿



【歐洲時報網】12月3日,北約成立70週年特別峰會召開,高層希望藉此機會展現“親密盟友”的形象,而成員國們在多個議題上分歧明顯,其中之一就是對俄關係。

自北約成立以來,無論是蘇聯、華約還是俄羅斯都始終是該組織的“首要威脅”。而法國總統馬克龍近幾個月卻多次表現出親俄態度,令盟友不滿。11月28日,在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舉行的聯合新聞發佈會上,他更直言北約當前的敵人“不是俄羅斯”。馬克龍此舉的原因是什麼?他又能否達到目的?

馬克龍轉變對俄態度

馬克龍與普京關係的開端並不好。2017年甫一上任,他就在5月與普京的會面中譴責《今日俄羅斯》散佈不實消息,干涉其競選活動。不過,過去半年中,馬克龍對俄羅斯的態度可謂180度大轉彎。

北約70年,馬克龍“親俄轉彎”引盟友不滿

2017年5月29日,馬克龍在凡爾賽宮接待普京。(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5月,他表示贊成俄羅斯重返歐委會:“歐盟需要俄羅斯,俄羅斯也需要歐盟”;8月中旬,G7峰會前夕,他在私人城堡接待普京時表示,俄羅斯最終將重建“G8”;8月底,他在法國駐外使節述職會上要求“與俄羅斯關係正常化”;11月,他在接受《經濟學人》採訪時說:“如果我們想在歐洲建立和平,恢復歐洲的戰略自主權,就需要重新考慮與俄羅斯的戰略關係。”

《今日俄羅斯》認為,馬克龍對俄態度軟化,是希望藉此在國際政治舞臺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他對特朗普直接提出批評,直言北約已經“腦死亡”,並多次強調各國需要努力建立強而有力的多邊主義。在美中兩國佔據頭部的情況下,他希望防止法國與歐洲被“邊緣化”。

另一方面,馬克龍試圖維持“權利平衡”。俄羅斯科學院通史研究所的專家奧西波夫認為,法國長期以來一直擔心俄中結盟。因此,他不一定希望俄羅斯迴歸歐洲,而是單純不希望將其推向中國。馬克龍曾表示,俄羅斯若想恢復往昔超級大國的地位,並不成為中國“附庸”,最可能的方案便是轉向歐洲。

此外,馬克龍一直希望鞏固自己作為歐洲領導人的地位,在歐洲政策中發揮帶頭作用。法媒分析稱,馬克龍的外交政策正在轉向“戴高樂主義”。上世紀60年代,戴高樂曾試圖保持西方與社會主義集團之間的平衡。

馬克龍“孤立無援”?

對於馬克龍對俄的頻頻“示好”,東歐國家首先表示擔憂。愛沙尼亞總統卡爾朱萊德重申了俄羅斯的“風險”,她表示:“俄羅斯不尊重國際條約,這不是秘密。”前歐盟理事會主席,剛剛當選歐委會最大黨派歐洲人民黨主席的波蘭人圖斯克與馬克龍在俄羅斯問題上的態度截然相反,他曾經表示,如果要邀請國家加入“G8”,一定會是烏克蘭而不是俄羅斯。

而法國的“親密盟友”德國對此也並不贊同。對於馬克龍試圖建立一支“歐洲軍隊”取代北約的嘗試,德國總理默克爾認為“歐洲目前無法自衛,需依靠北約。”即使是像意大利這樣,其領導人長期與普京保持良好關係的國家,也並未給予馬克龍支持。

法國國際關係學院俄羅斯中心主任塔蒂亞娜·卡斯圖阿娃-讓告訴法國《世界報》,馬克龍對俄羅斯的態度給法德關係蒙上了陰影。此外,他的倡議正處於歐洲各國對俄羅斯不信任增加的背景之下,比如俄前特工英國中毒案與MH17事件,這也導致了他的提議難以獲理想的結果。

另一方面,在馬克龍看來,當前的俄羅斯“別無選擇”只能與歐盟建立夥伴關係,但俄羅斯卻未必有相同看法。瑞士《新蘇黎世報》指出,對莫斯科而言,馬克龍邀請俄羅斯進行戰略對話“是一次令人高興的機會”,但僅此而已。因為俄羅斯當局認為北約不會消失,也不會很快重組。在面對歐美分歧加大、德國無所作為、法國力有不逮的局面下,俄羅斯更樂意保持現在這樣置身事外的處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