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上網”幹部到家 我市網上信訪平臺讓群眾少跑腿

大小新聞客戶端12月5日訊(記者 任雪娜)群眾信訪,少不了來回跑腿。為方便群眾表達訴求,我市信訪部門緊跟智能移動終端快速普及的時代步伐,不斷優化升級煙臺網上信訪微信客戶端和手機APP等信息服務平臺,讓群眾足不出戶就可反映訴求。網投一發,幹部到家,真正讓群眾感受到網上信訪好用、管用。

8月中旬的一天,信訪人呂某在網上投訴反映:福山區福惠社區門前大貨車亂停亂放、噪音擾民。市信訪局收到投訴後立即交辦市公安局,市公安局責成福山區公安分局第一時間到小區門口開展大貨車擾民治理工作。通過兩週的治理工作,成效顯著,信訪人呂某對處理結果非常滿意。

小事例,大便利。我市同步在各級信訪接待場所設立網上信訪自助服務區,在鄉鎮、街道和村居、社區實行“網訪代辦”服務機制,形成網上與網下融合、網上向“掌上”延伸的網上信訪服務矩陣,群眾動動指尖就可通過網絡、手機反映訴求。要讓網上信訪管用,關鍵還在人。對群眾網上信訪事項,我市要求基層信訪機構和責任單位的辦案人員,採取登門入戶形式,進行“面對面告知、面對面督辦、面對面會商、面對面答覆、面對面回訪”,防止出現“把不來人、不見面的網上信訪不當回事”的錯誤傾向,做到“網投一發、幹部到家;群眾少跑、一次辦好”。

2015年6月,全國網上信訪工作會議在煙臺召開。2018年7月,煙臺作為唯一的地級市,參加全國網上信訪工作推進會議,受到廣泛好評。

暢通網上信訪渠道的同時,我市還進一步規範網下接訪場所建設,對市縣兩級信訪接待場所,建立以名稱、標識、色調、著裝、功能“五統一”和設施、流程、制度、文書、服務“五規範”為主要內容的“五統一、五規範”建設標準體系;對鄉鎮基層接訪場所建設,實行名稱、標識、功能“三統一”和設施、制度、文書“三規範”。同時,對信訪幹部行為規範,制定以“著裝、問候、熱情、微笑、平等、謙虛、尊重、撫慰、周到、守信”為主要規範內容的“十要”禮儀標準,將“軟任務”變成“硬約束”,推動全市信訪接待場所基礎設施條件和標準化服務水平實現了新一輪“換擋升級”。

堅持將規範化作為推動信訪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對信訪事項登記、錄入、轉送、交辦、受理、答覆、送達、複查複核、督查督辦等各環節工作作出細化規定,為各級各部門依法規範、保質保量做好群眾來訪事項的接待辦理工作,提供了“一條龍”、流程式的操作指南。實行首接首辦責任制,在各級實行來訪事項提速辦理,特別對訴求簡單的來訪事項,要求“能現場解決的,一律現場解決;不能現場解決的,一律在7日內辦結”,最大限度壓縮工作週期,減少群眾等待時間,提高初訪事項一次性辦結率,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積累、信訪上行。同時,堅持和改進群眾滿意度評價工作,強化結果運用,對因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造成群眾評價不滿意、重複信訪、越級上訪的,既查首辦責任也督問題解決,屬於失職失責的,嚴肅追責問責。

我市還自主研發設計了信訪效能督查系統,對重點信訪案件由系統實行精準化交辦、全程化督導、智能化提醒、自動化考評,對沒有在規定時限辦理或辦理質量不過關的,自動提醒,亮出紅、黃牌警示,並對辦理每起信訪事項責任人員的工作效能做出評價。今年以來,開展駐在式督查2次,實地督查26次,共下發督查通報22期,督促相關縣市區對56名工作不力的幹部進行了責任查究,切實增強了各級責任意識。近年,市信訪局2名幹部分別榮獲山東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進一步樹立信訪部門和信訪幹部擔當作為的良好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