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嘴急“囫圇吞”異物卡喉險喪命


吃飯嘴急“囫圇吞”異物卡喉險喪命



吃飯嘴急“囫圇吞”異物卡喉險喪命


  哈爾濱65歲的張先生,現在想起自己因為吃飯嘴急,險些丟了性命,無法呼吸,憋悶缺氧的狀態和驚心動魄的救治場面仍然心有餘悸。他說:早知道嚼不爛就吐出來好了,哪會差點沒了命!多虧了市一院的大夫們出手相救啊!

  日前,哈爾濱市第一醫院耳鼻喉科門診急接診一位患者,因為呼吸困難,張先生在家屬的陪伴下緊急來到醫院就診。楊覓醫生快速詢問家屬後得知是在進食後發生的這種情況。經驗豐富的楊醫生馬上判斷,應該是有異物卡住了氣道。如不急時治療後果不堪設想,馬上用間接喉鏡直達喉鏡進行檢查,見棕色異物卡住喉部,位於聲門上,便立即實施海姆立克急救法,幾翻用力後從患者嘴裡吐出一小塊食物殘渣,家屬見狀稱是早上吃的牛踢筋,看張先生症狀仍未緩解,楊覓和汪慧卉醫生在翟民護士配合下立即採用電子喉鏡下異物鉗取物。但由於牛蹄筋形狀不規則且表面光滑,質地較韌,只鉗取大部分異物,醫生們一邊相互配合,一邊密切注意張先生的身體狀態,護士一邊安撫患者和家屬情緒,在取出大部分未嚼爛的牛蹄筋後,張先生呼吸困難的症狀較之前明顯好轉,但卡在喉部較硬部分卻仍無法取出。醫生立即聯繫消化內鏡室,在未掛號情況下開通綠色通對張先生進行電子胃鏡下取異物。經過耳鼻喉、消化內兩科密切配合順利將卡在氣道的牛蹄筋全部取出,約5 cm *6cm,相對於雞蛋大小。

  當天下午恢復健康的張先生和家屬醫生給施救的耳鼻喉科醫生們送上了一面錦旗,表示真誠的感謝。

  耳鼻喉科楊覓副主任醫師提醒:老人、孩子和吃飯比較快的人,容易出現被食物噎住的情況。吃飯時要細嚼慢嚥,充分咀嚼;口中含有食物時,應避免情緒激動、大笑、講話、行走等;不要讓孩子拿到容易吞嚥的小東西,如玩具零件、氣球、別針、錢幣,小螺絲等;老人和孩子不吃或少吃以下食物:果凍、圓而硬的堅果、大肉塊、刺多的魚、纖維過長過多的食物(如沒切斷的芹菜、魷魚絲等)、黏性比較大的食物(如湯圓、糯米糕等)。一旦被噎住極易出現呼吸困難,導致缺氧,意識喪失、心跳停止。所以出現症狀及時就醫十分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