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業革命與中國快速工業化


世界工業革命與中國快速工業化

少數國家引爆了工業革命

我的觀點就是中國終於在洋務運動一百多年的探索之後,成功引爆了一場工業革命,找到了工業革命的秘訣。

但問題就來了。什麼是工業革命的秘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落後國家不知道這個秘訣?250年前英國究竟怎樣找到它的?

但可惜的是,經濟學家和經濟史學家長期以來為揭開工業革命之謎爭論不休,現在還搞不清楚工業革命為什麼發生,為什麼最早發生在英國,而不是法國和德國,為什麼沒有發生在同時期的中國和印度?就像美國經濟史學家克拉克2012年所指出的:“解釋工業革命仍是經濟史上的終極大獎。它到目前已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學者窮其一生,但總是無果而終。”

我認為中國的經驗可以照亮這個歷史之謎,幫助揭開工業革命的秘密,因為中國正在經歷一場工業革命。

歷史上的工業革命,我們知道它對人類的生產力帶來了一次突然的突破性飛躍。在工業革命產生之前,人類幾千年,不管哪個國家,不管什麼朝代,人均收入都很低,徘徊在馬爾薩斯陷阱的邊緣。

但是到1800年之後,產生了一個彭慕蘭所說的“大分流”,少數國家因為引爆了工業革命,其收入不斷增長,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剩餘的國家卻徘徊在馬爾薩斯陷阱裡面,包括洋務運動時期和民國時期的中國。

為什麼只有少數國家成功複製了英國的工業革命?

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只有少數國家和地區成功地複製了英國的工業革命。比如西歐地區,大概從1820年開始到1960年左右完成了工業化,美國也是大概同樣的時間段開啟和完成了工業革命。

日本開啟比較晚,大概晚了50年,然後用更短的時間在1960年代也完成了工業化。亞洲四小龍戰後崛起,花更少的時間實現經濟起飛,但是他們不是每個都完全完成了工業化,比如中國臺灣地區的人均收入目前只有美國的60%左右。

我們把這些國家和地區加在一起,也不過就是10%到15%的世界人口,剩下的國家和地區都沒有開啟或完成工業化。

為什麼目前為止,只有少數國家獲得成功呢?

有個理由叫做“新制度經濟學”。這套理論很簡單,其認為人類社會大概有兩種政治制度,一種是包容性的制度,比如說君主立憲和民主制。

這個制度意味著它能夠限制精英階層的權力,意味著良好私有產權保護,人們從而有積累財富和發明創新的積極性,從而導致經濟增長。

另外一種是榨取性制度,比如說獨裁。這個制度下沒有很好的私有產權保護,人民因而沒有勞動和積累財富的積極性,也不會去創新發明,這就意味著貧窮。

因此在這個理論看來,解決貧窮的辦法很簡單,就是實現一人一票的民主選舉。在我看來這個理論無法自圓其說。

第一,它與歷史事實不符。比如英國不是在民主制度下崛起的,雖然有過光榮革命帶來的君主立憲,但它的私有產權保護力度並沒有因為君主立憲而改變,它的法律制度也沒有因此變得更加完善。又比如德國和俄國在19世紀中期以後的崛起也不是靠民主制度,而是在專制制度下崛起的。

第二,這個理論與當代的實踐也不符。當代實踐表明,許多發展中國家並沒有因為採納了民主制度而富強,反而是不斷的內亂,比如伊拉克、利比亞、阿富汗、埃及、烏克蘭等。

第三,這個理論不能解釋很多其它現象。比如俄羅斯經濟改革後採納了民主制,但是並沒有因此變成超級經濟大國,這和中國奇蹟形成鮮明的對照。

又比如日本在19世紀末明治維新開始的崛起並不是在民主制下進行的,韓國在六七十年代的迅速工業化是在獨裁統治下實現的,新加坡獨立後的經濟起飛也不是在民主制下實現的。

第四,我們也看到,即使在同樣的政治和法律制度下,比如在美國不同的城市和同一城市不同的街區,即便有同樣的制度、同樣的私有產權保護和同樣的法律,我們卻依然能看到一邊大面積的貧民窟,另外一邊富得冒油的富人區;一邊是非法搶劫和無法無天,另外一邊是社會秩序和守法奉公。

為什麼中國前三次工業化嘗試

沒有引爆工業革命?

中國的經濟發展能夠給我們很多啟示,讓我們重新理解工業革命,也能重新幫我們很好地理解中國為什麼能崛起。中國1978年開啟的改革開放並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雄心勃勃的工業化嘗試,而是第四次。

中國第一次工業化嘗試,是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以後,由洋務運動開啟的。

清朝晚期的那次嘗試用了半個世紀也沒能夠解決中國的貧窮、落後和國家無能的問題,因此產生了辛亥革命。它不像英國光榮革命那樣僅僅限制了皇室的權力,而是乾脆徹底廢除了它,比英國光榮革命還要徹底。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基於西方憲法的“包容性”政府——新共和政府,並想通過全面模仿美國的民主、分權(即立法、行政和司法權力三分)的政治制度來推動中國工業化進程。這是第二次嘗試。

當時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基本上是全面地模仿了美國的政治制度,但是辛亥革命以後我們知道中國照樣經歷了長期的動亂。40年以後,中國仍然貧窮。雖然取得了很多社會進步,但是遠遠不足以引爆一場工業革命。

正是因為民國期間中華大地持續的動盪和貧窮,才導致了共產主義革命和1949年新中國的建立。這開啟了中國的第三次工業化嘗試。

第三次工業革命時期,中國採納的是計劃經濟,因為當時中國已經落後這麼多年,錯失了很多的工業發展機會,所以想以更加激進的方式實現工業化,模仿了蘇聯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這一時期,經過30年的努力中國也取得了相當多的成績,比如文盲數大大減少,人均壽命從35歲提高到68歲,人口從6億萬增長到10億,建立了獨立自主的國家、有效行政能力的政府和一個初步完善的工業體系。

但是這些成績仍然不足以引爆一場工業革命。

中國前面三次工業化為什麼沒有成功引爆工業革命呢?是因為缺乏市場經濟和私有產權保護嗎?不是的。現在國內外大量的歷史學家,尤其是美國和歐洲的歷史學家普遍認為,中國在清朝的私有產權保護和市場經濟,比同時代的歐洲和英國還要好,還要發達,但並不因為如此清朝就有能力開啟工業革命。

那又是因為缺乏包容性的民主和政治制度嗎?你也許會說清朝的私有產權保護很好,市場機制完善,但是政治制度非常的腐敗。然而辛亥革命就是改變了這點,一方面保留了清朝留下來的土地私有制度和市場經濟,同時還從政治的上層建築實行了一系列的現代化變革,但是仍然沒有導致中國的工業革命。

讓我例舉一些簡單的歷史事實,看一看私有產權制度下市場機制是如何失靈的,從而理解為什麼單靠市場機制和私有產權不可能爆發工業革命。

一位法國天主教隨軍牧師於1839年至1851年期間遊歷中國,並在《中華帝國見聞》一書中記述到:

“毫無疑問,再也沒有一個國家像這個泱泱天朝上國一樣,深陷於如此多災多難週而復始的貧困。沒有哪一年,這個國家不會出現大規模的饑荒。朝不保夕的人們不可計數。只要來一場使一個省糧食歉收的乾旱、洪水或其他什麼災害,整個人口的三分之二會立馬捱餓。你會常常看見乞討的大軍,其中有男人、女人和小孩,他們一起行進,只為在什麼村鎮找到一點點給養。”

這些景象只是許多前工業社會所面臨問題的一個縮影,不是中國獨有。

但是在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下面,中國雖然取得了很多進步,但是也不足以引爆一場工業革命。以至於到了1970年代末,一場新的改革和工業化嘗試勢在必行。

而這一次嘗試卻意外成功,中國終於自洋務運動一百二十年後引爆了一場震撼世界的工業革命,使得中國踏上了工業化的坦途,迅速從一個農業國轉變為全球製造業中心,而且很快會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雖然中國的工業化過程目前還沒有完成。

1978年中國引爆工業革命

並非否定前三十年

那麼中國第四次工業化的道路,與前三次有什麼不同呢?為什麼這次如此順利呢?

如果真是這麼簡單,那就意味著中國1980年不需要改革也能夠變成今天一樣的富裕和強大,但這是不可能的。同時,我們也決不能忽略前三十年打下的基礎,它為後三十年的起飛奠定了很多看不見的,卻十分紮實的地基,雖然它本身不足以引爆一場工業革命。

中國第四次摸索採取了一個極為謹慎保守的“摸著石頭過河”的策略,具有以下的特徵:

第一點,中國當時拒絕全盤西化,在維持即有政治結構穩定的前提下引進市場化改革。堅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先做實驗然後再推廣;

第二點,中國的市場化改革不是像拉美國家、東歐國家和俄羅斯一樣全面鋪開,而是從農村改革開始,不是從工業(國有企業改革)開始,也不是從金融業的改革開放和自由化開始,而是讓農民和貧民百姓先致富,由下而上。這裡面藏有深刻的經濟學道理。

第三點,鼓勵鄉鎮企業,儘管鄉鎮企業採用的生產工具和技術是遠遠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的,而且和當年的國企都沒法相比,但既使是這樣,中國政府一旦發現鄉鎮企業賺錢,能夠幫助廣大基層人民致富,也採取了果斷的措施支持鄉鎮企業。

這是決定中國從此以後走上工業化坦途、開啟工業革命非常關鍵的一點。

第四點,鼓勵發展製造業,用日用製造品而非僅僅用原材料去換取外匯和機器;我們長期制定各種產業政策鼓勵製造業出口。

第五點,我們長期維持各級政府對招商引資的熱情和對基礎設施的投資。這方面越南向我們學習也取得了很好成績。

第六點,因為我們是轉型國家,我們不光是一個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型,我們還是一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

國有企業對於國家發展戰略非常重要,當年我們國企的私有化是有條件逐步逐步進行的,比如“抓大放小”採納了雙軌制和混合型所有制。而且今天我們仍然重視培育富有國際競爭力的國企。這一點非常重要,不要迷信西方經濟學。

第七點,我們進行的是漸進的產業升級,由輕工業到重工業,由勞動密集型到資本密集型,由高儲蓄到高消費。


成功的工業革命都經歷了

“胚胎髮育”式演化

我們現在來看看發達國家所經歷的工業革命的“胚胎髮育”式的演化模式。工業革命這個問題我們以前不太研究,現在去研究才發現有一個非常驚人的模式,叫做“胚胎髮育”的模式。

第一個階段,是工業革命之前的原始工業化階段,這個階段在歐洲經歷了幾百年的時間,也就是我們國家的鄉鎮企業高速發展階段。與我國的鄉鎮企業繁榮類似的鄉村企業,在16世紀~18世紀的英國、荷蘭、比利時、法國和其它西歐國家繁榮了幾百年。

這些大批量歐洲鄉鎮企業也是在當時歐洲各國的重商主義政府的支持下繁榮的,不是自然爆發產生的。它們的特點是都以遠距離貿易為其生產的目的,而不是自給自足或滿足當地需求為目的。換句話說,它們都以農村剩餘勞動力為主力,以遠距離的全球貿易為目標。

這個鄉鎮企業繁榮階段由各國政府修建人工運河和原始公路網絡為契機,為引爆工業革命所需要的統一國內外市場和營銷網絡奠定了基礎,為訓練一支產業大軍做好了準備。正是這個原始工業化階段最終在政府正確的產業政策(尤其是全面扶持紡織業的產業政策)支持下啟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就是用勞動密集型的規模化大生產方式(工廠體制),來生產終端的輕工消費品或小商品(主要是紡織品),把它們傾銷到全球,但是機器和生產工具可能是手工造的,而不是量化(規模化)生產的。

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不斷推進,就產生了對新的能源、新的動力和新的交通運輸方式的巨大市場需求,以加速商品的生產和運輸,提高流通速度和單位總重量,因而使得老式的能源—動力—運輸體系成為經濟繼續發展的瓶頸。

這刺激了新型能源—動力—運輸新技術的發明和工業應用,產生了一個工業“三位一體”的大繁榮,比如像煤炭的開採、蒸汽機的發明與改進和鐵路與公路基礎設施的繁榮。

這個能源—動力—運輸“三位一體”繁榮是由市場需求驅動的,也是由強政府供給推動的,自然會導致重工業繁榮並誘發第二次工業革命。大量採煤需要大量挖掘工具,大量製造蒸汽機需要規模化生產零部件和大量車床,大量鋪設鐵路軌道需要規模化鍊鐵、鍊鋼。

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徵就是對所有生產資料、中間產品和生產工具的規模化大生產,包括鋼鐵、煤炭、鐵路、機器、通訊設施、輪船和汽車等等運輸工具。這也使得采用新技術和量化生產方式來生產這些有利可圖的重工業產品,所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徵就是一系列工業新技術的大爆發。

每一個國家一旦引爆第二次工業革命,都立刻進入一個新技術大爆發時代,不管他們以前是如何模仿和引進英國先進紡織和鐵路技術的,因為重工業的產業鏈特別漫長,零部件和生產環節非常多且複雜,產品多樣化特別高,創新機會也就特別多,對本土國情又特別依賴,而且全部重工業體系如果完全依靠進口會十分昂貴,因此一定會刺激創新發明。

這就是為什麼法國、德國、美國、日本和目前的中國,都是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階段才開始逐步擺脫對外國技術的依賴並大量湧現出自己的創新發明。

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以後,一個經濟體就完成了一個迴路,不僅是終端產品能實現量化生產,連中間產品和生產工具都能實現量化生產。在這樣的基礎之上,生產力大大躍進,人類社會也就有條件進入第五個階段,即福利社會階段。

而這個階段也是農業現代化的階段,因為農業不可能是一開始就現代化(機械化)的,而是要等到一個國家能夠規模化生產機器和生產工具的時代。

比如農業技術在美國長期落後,直到美國快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候,即1920年,農業人口仍然佔總人口的50%。只有等到資本變得廉價(也就是能夠規模化生產所有農業機械和其它生產工具),人力變得昂貴之後,一個國家才能夠全面開啟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因為農業現代化需要大量資本,而現代農業就是資本密集型的。

福利社會階段有兩個特點,一個是經濟福利,比如免費教育、免費醫療、社會安全網、退休和失業保險等等,還有政治福利,比如各種各樣的天賦人權。

不同工業化國家的共同演化模式

描述了工業革命的演化模式以後,我們再來對比一下,所有工業化國家都走過的這些階段。

英國

英國是第一個開啟工業革命的。但是在這之前有一個長期的助跑階段,至少從1600年開始,一直到1760年,鄉鎮企業在英國繁榮了一、二百年,滿山遍野的鄉村企業到處都是。

英國政府大量地鼓勵英國鄉鎮企業和比利時、荷蘭、愛爾蘭與法國等國家的鄉鎮企業進行競爭,制定一系列貿易保護法令幫助他們創造歐洲和全球市場。

而且這個鄉鎮企業的繁榮,是由一大批富裕的、依靠全球殖民和奴隸貿易發財的商人集團(階級)幫助融資、組織生產和銷售的,因為單門獨戶的農民不可能自己依靠勞動分工去組織企業、創造大市場,他們缺乏資金和原材料,也不知道銷售渠道在哪裡,知道了也無力控制和維持安全、懲罰欺詐。

是這些商人把原材料拿給農民,提供信用擔保,負責銷售。他們都是“持劍經商”,同時還依靠強大的皇家海軍進行武力保護。因此原始工業化階段的出現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府和中介,而這個中介就是一大批在政府的支持下,通過全球貿易致富的商人,由他們形成的。

這樣一個幾百年的原始工業化過程,終於在18世紀中期以後的英國引爆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它首先發生在英國的紡織業,而不是別的國家或別的產業,因為只有英國政府通過多代皇室的不懈努力和奮發圖強,為英國鄉鎮企業創造了全球最大的紡織品市場,羊毛和棉花原材料供應、生產基地以及全球銷售網絡。

所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前提條件是鄉鎮企業繁榮和農產品商業化,先讓廣大農民致富,向原始製造業就地輸出剩餘勞動時間,併為他們開闢和創造國內外統一的大市場。

由於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繁榮,造成了對新型能源、動力和運輸的巨大的需求,傳統的能源—動力—運輸方式遠遠不夠用了,因此在英國政府財政支持下爆發了煤炭—蒸汽機—鐵路“三位一體”的大繁榮,解決了瓶頸問題。

也由於對鋼鐵、機器和其它重工業產品的量化生產的需求,引爆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其特徵是對所有的中間產品,鋼鐵、水泥、機器、橋樑和隧道進行量化生產。

第二次工業革命在英國大概在1900年左右完成。每次工業革命的浪潮會相互重疊一部分,時間界限不一定是非常清晰的。

1900年以後英國才真正的全面進入福利社會,比如向社會全體成員提供經濟福利、失業保險、公費醫療教育和社會安全網等等,還有在1928年開始實行的“每人一票”全民選舉。

美國

講完英國,現在我們來看美國。美國在地理大發現之後,各種歐洲移民,尤其是英國移民,把英國的鄉鎮企業技術和農村商業化思維帶到美國,使得美國的鄉鎮企業在1820年之前繁榮了一、二百年。1820年左右才爆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而在這之前農村的商業化、以遠距離貿易為目的的工場手工業在全國各地蓬勃發展。

1820年到1860年左右,即到美國內戰期間,在重商主義強政府主導下,美國通過大量引進和剽竊英國的產業技術,在紡織業率先實現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當時美國利用的主要驅動能源是畜牧、流水和木材,而不是煤炭和蒸汽機,美國東部的河流和木材很豐富,是它可以利用的優勢。

1830年到1870年期間美國迎來了第一次鐵路建設的高潮,在強政府的主導下進入克服能源—動力—交通運輸瓶頸為目標的一次全面建設高潮,1830年前後全國主要運河修建的資金有70%是由政府提供的。

1850年到1870年之間在政府招標和民間出資的方式下,給予鐵路公司以鐵路沿線獲取壟斷利潤為誘惑,美國爆發了鐵路建設的熱潮。

大規模鐵路建設熱潮和對其它生產工具日益增長的巨大需求,自然引爆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因為基礎設施所用的所有中間材料都要進行量化生產,否則的話跟不上,也不合算。

所以通過跨洋鐵路系統和其它基礎設施建設,海外貿易的急劇擴張,還有美國領土的急劇擴大,美國於1870年左右成功引爆第二次工業革命,而且花了大約70年時間完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實現了鋼鐵、汽車、化工產品的大規模生產與核心技術上對英國和歐洲的領先。

第二次工業革命高潮之後的1920年,美國仍然還有5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

接下來的二、三十年由於資本的不斷量化生產,才能夠迅速地推廣機械化的農業耕種,因此農業機械化要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高潮後才能開啟,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的時候才能實現。

美國在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後,主要是二戰以後,進入了福利國家階段。美國1960年代爆發了全面的人權和婦女解放運動,1965年才實現普選,即在美國人權宣言幾百年之後,在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一兩百年之後,在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幾十年之後才實現了普選。

日本

現在我們來談談日本。日本在江戶時代經歷了將近300年的商業繁榮,才真正開始複製我國的唐宋工商文明。但是日本運氣好,複製了我們的唐宋文明以後就直接接上了歐洲的工業革命。

而我們在唐宋工商繁榮以後貪圖市場經濟的享樂,政府和軍隊變小變弱了,被蒙古人打進來給滅了,所以明朝又重新回到重農主義時代。

日本沒有經歷這些曲折。它在明治維新之前,實際上農村商業化和鄉鎮企業在日本就相當繁榮了,只是那時候還沒有打開全球市場。明治維新開啟以後,日本才為它的鄉鎮企業打開了全球市場,並且經過明治前半期的孕育,1890年左右完成了原始工業的工業化,此為第一次工業革命助跑的早期階段。

然後,日本迅速在明治後期,即1890年~1920年,引爆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即以勞動密集型方式規模化生產紡織品和其它輕工業品的工業革命。

日本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890年到1920年期間,這個期間日本還打了兩次戰爭,中日戰爭和日俄戰爭,不僅用武力開拓殖民地和全球市場,而且利用戰爭賠款引進西方技術和從事基礎設施建設。

這也是一場在政府主導下引爆的工業革命,主要發生在紡織工業,以出口世界市場(尤其中國和亞洲市場)為目的。所以日本的長期目標就是要和歐洲搶佔亞洲市場,不惜以武力和戰爭為手段。

在1900年到1930年期間,日本也是在軍政府的主導下通過國家投資來克服能源、動力和交通工具“工業三位一體”的巨大瓶頸,大力引進發電技術和鐵路技術,國有化了全國的私有鐵路企業,實行全國統一的鐵路規則和軌距標準,為日本第二次工業革命做了準備。這個期間日本通過每年巨大的政府投資,基本實現全國鐵路電氣化。

1920年左右,在工業三位一體建設高潮的推動下,日本開啟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也就是重工業革命。

這使得日本有能力量化生產飛機、大炮和航母,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過程在二戰期間中斷,二戰以後日本繼續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和對新技術的趕超,包括農業現代化。1960年代日本才在美國佔領下真正進入福利社會。

中國

我們現在再來看中國,第四次工業化很順利,原因在於其產業升級路徑和工業革命模式的高度吻合,也符合自己的比較優勢。

但是,中國的第四次工業化也靠政府主導,如果政府不主導,農民是沒法利用他的比較優勢去依靠專業分工來組織企業,因為自給自足的農民很難組織起來,去形成企業,尤其是現代化大企業。

但是中國這次工業革命之所以能夠順利引爆,是它沒有搞大的跳躍式發展,它老老實實地重新回去補課,從鄉鎮企業開始補課。

我把中國改革開放以後的發展階段分成三個階段(三個十年):

第一個十年是1978年到1988年,這個期間中國成功複製了英國曆史上用兩三百年走過的鄉村工業繁榮,也就是原始工業化階段,那十年也就是我們鄉鎮企業的爆發階段。重走原始工業化的道路,產生了大量的鄉鎮企業,而且我們的鄉鎮企業很有特點,是集體所有制,不是私有制。這也是我們的創新。

在改革開放初期的十年,鄉鎮企業數量增長了12倍,生產總值增長了將近14倍,它在GDP佔比從14%上升到將近50%。

1988年的時候還沒人瞧得起中國,雖然中國已經迅速通過鄉鎮企業基本完成了原始工業化階段。中國在1988年僅鄉鎮企業就創造了將近1億個就業崗位,農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增長了12倍。

由於消費品出現了爆炸性增長,中國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基本告別了短缺經濟,同時解決了面臨所有計劃經濟國家的一個最嚴重的問題,就是“短缺經濟”和威脅所有農業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八億農民是這個時期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第二個十年,從1988年到1998年。這個階段中國終於在原始工業化的基礎上引爆(複製)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也就是以規模化方式、勞動密集型方式生產和出口大批量日常消費品的革命。

這個期間遍佈中國城鄉各地的勞動密集型工廠應運而生,農民工開始大規模流動,生產了大量輕工業產品,以滿足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需求,但是高端生產設備主要靠進口。期間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出口國。抓住了紡織品這個最大的輕工產品市場,就佔領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制高點。

很多人把中國發展到今天歸結為加入了世貿組織,這是以偏概全。中國加入世貿6年前(1995年)就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出口國和生產國,這才是中國能長期發展的關鍵,而這和中國政府的長期紡織業政策密不可分。

加入WTO當然很好,但機遇永遠只屬於有準備的人。

是中國通過原始工業化引爆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其在入世之前就為佔領全球紡織品市場做好了充分準備。在這段期間,中國的鄉鎮企業繼續高速發展,僱傭農村剩餘勞動力達到全國人口的三成,其產值在1978年和2000年間,平均每年增長28%,三年翻一番。

第三個階段,1998年至今。這個期間,中國通過基礎設施升級和高鐵聯網順利了引爆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後一直在這條路上奔跑。利用第一次工業革命創造的對能源—動力—運輸的巨大市場需求和積累的社會高儲蓄,中國政府開始克服能源、動力、交通和通訊等瓶頸,由此引爆了中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

這場革命是重工業領域實現對冶金、鋼鐵、礦產、大型機械設備、精密儀器和化工材料等的規模化大生產。換句話說,受到對機械設備、中間產品和交通工具等產品市場快速擴張的刺激,煤炭、鋼鐵、水泥、化纖等生產和技術迎來了高峰。

這一時期共有400多萬公里現代公路建成通車,比歷史上美國工業化同期的公路多出50%。現在中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可能還會更多)建成的高速鐵路,總里程達到1.6萬公里,比全世界其餘地區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多出一半。

高速鐵路涉及鋼鐵、冶金、複合材料、機車、新型動力、底盤、制動、電源、穩壓、感測、通訊、電訊、制動控制、信號集成、信號傳輸和安全控制等幾十個科研與工業部門、數百個製造門類和數以萬計的產品種類,涉及工業和工程質量的整體提高和監管體制以及生產管理的完善,是“中國製造”整體水平急劇上升的標誌。

因此,對高鐵的量化生產涉及對所有零部件和上下游產業鏈的規模化生產,而每個環節的固定資本投入和研發投入都十分巨大,沒有規模化大市場行嗎?

中國的快速工業化

是市場原教旨主義的勝利?

反思一下:中國快速工業化是不是市場原教旨主義的勝利呢?國內多數經濟學家都是這樣認為的,說中國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鄧小平改革開放以後引進了市場機制的結果,而且還很不徹底,如果進一步徹底把國企都私有化,土地都私有化,中國不僅還能夠增長更快,而且才有希望趕上美國。

這個觀點需要好好反省一下。

首先市場肯定是一個關鍵因素,我們改革以後引進了市場要素。

民國時代除了市場機制還有政治變革,也沒有引爆工業革命。市場有什麼作用呢?我們知道市場的作用是迫使參與者互相競爭,刺激生產商提高管理和技術水平,然後讓達爾文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毀滅性創造,來淘汰那些效率低下的國企和私企,這是市場力量起作用的地方。

但是中國崛起不是市場原教旨主義的勝利,這恰巧是這麼多采納市場經濟的國家試了一、二百年和這麼多次都沒有出現工業革命的關鍵。

很多拉美國家採納了很多年的市場經濟,也沒有成功引爆工業革命。東歐國家和俄羅斯改革後完全擁抱了市場經濟,也沒有引爆工業革命,反而去工業化嚴重,淪為農產品和原材料出口國。

被西方經濟學忽略的因素:

成本高昂的公共品提供者

那是為什麼呢?關鍵就是表面上看起來與“市場原理”衝突的很多非市場要素,比如產業政策,被西方經濟學忽略了。我這裡再提三點被西方經濟學忽略的因素:

第一,政治穩定和社會信任。除非沒有戰爭並存在民間的廣泛的社會信任,讓那些自給自足、封閉、獨立、無序和未受教育的農民自己實現專業分工與創建企業,從事基於勞動分工原理的規模化生產和遠距離銷售活動,其組織成本是高不可攀的。誰能夠保障他們的糧食安全?

第二,統一大市場。為了使得建立於勞動分工基礎上的規模化大生產有利可圖,必須首先創造一個統一的國內市場和世界市場。

但是規模化大市場是一個“公共品”,其創建的社會成本非常高昂,沒有任何勞動者個體或單個企業甚至一個產業有此能力和意願去提供這個公共品;因而必須由某種統一的意志和社會力量(比如國家和政府)出面去組織和協調大市場的創造和建立。

第三,市場監管。為了使得市場能夠有效和安全運行,必須存在必要的、相當複雜精緻的國家監管機制,防止欺詐等不誠信行為。而這個監管的成本尤其高昂。沒有監管,以追求個人利益為目標的市場力量和貪婪一定會摧毀市場經濟本身(俄羅斯改革失敗就是最好證明)。

正是上述三種高昂成本的存在,阻礙了規模化製造業和大型企業在眾多農業社會和發展中國家的形成和發育,尤其是那些採納了放任自流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政策的國家和在工業化完成之前就嘗試西式民主制度的國家。

一個國家貧窮的原因,就在於它沒有能力規模化生產各種消費品以及各種生產資料和工具。而消費品的規模化大生產又需要龐大的市場和商業物流網來支撐,以便使規模化大生產有利可圖。

注意,市場競爭與產權沒有必然聯繫。私有產權可以從事市場競爭,集體和國有產權也可以從事市場競爭。

在決定國家利益走向的關鍵階段,國有產權比私有產權更有利於國家總體利益、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這是為什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來臨之前美國政府毅然決然地國有化了重大能源、通訊和基礎設施產業,比如AT&T(這是為英國這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在工業化歷史上長期擁有許多戰略產業部門的國有企業)。

也正是因為沒有意識到這三個高昂社會成本的存在,和只有組織起來的國家才能夠去克服這些成本,使得很多國家被攔在了工業革命的門外。

也正是上述三種高昂的創造市場成本和克服這些成本的國家能力缺失,葬送了俄羅斯的經濟改革。這種理論也使得非洲和拉丁美洲陷入了貧困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

這些國家徒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更好的私有產權保護制度,但是卻不能像改革開放以後的中國那樣開啟他們的工業革命。

前三十年對於後三十年的意義

工業化意味著規模化企業的出現,那支撐規模化產業的規模化市場哪裡來?早期的歐洲列強都是在國家力量支持下采取重商主義政策來開拓和創造世界市場的,通過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和奴隸販賣。

這個血淋淋的資本主義發家史,馬克思沒有白寫但是我們好多人忘記了,西方經濟學也不提。

其它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凡採納英國式的、由強政府引領的重商主義發展戰略來培育了自己的商人階層,併為本國製造業創造了自己的世界市場的,都如法炮製了自己的工業革命,比如美國、法國、德國、俄國和日本。凡是沒有走這條道路的,都是沒有成功的。

但是這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在依靠國家和堅船利炮,在為本國製造業創造全球市場來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不僅給本國工人和殖民地人民帶來巨大痛苦,而且引發了兩次世界大戰,導致幾千萬人死亡和更多的人流離失所。

二戰結束以後的今日,發展中國家不再擁有這樣的“特權”、以這樣的方式來創造世界市場和開啟工業革命。因此,政府(尤其是基層政府)必須發揮更大的作用,必須扮演好“公共商人”的角色,在循序漸進的市場開拓和幫助窮人組織企業方面起到更加強大的“催化劑”作用。

總結

中國奇蹟符合“胚胎髮育”規律

經濟發展和大自然的很多奇妙現象一樣,服從一個“胚胎髮育”的基本原理。即個體的發育需要在很多關鍵環節重複整個“類”的進化過程。

比如人類個體的胚胎,在母親身體裡發育的過程就重複了整個人類甚至生物進化的全部過程,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無脊椎到有脊椎,從低等脊椎動物到高等脊椎動物,最後到嬰兒。為什麼會這樣,生物學家沒有搞清楚。

人類社會各個文明幾千年共同創造了數學知識的大廈,怎麼創造的呢?先發現“數”的存在,又發現加減法,然後又發現代數,然後又發現微積分。印度人發明一點,阿拉伯人發明一點,歐洲人發明一點,中國發明一點,撮合起來。

但是這個漫長曆史有好多個階段在裡面。最早的時候,不同的原始部落都先是發現數的概念,用手指頭數數。最後進一步抽象出加減乘除,然後變成代數,最後再由牛頓這樣的天才把它上升到微積分。

現在學微積分不需要天才了,大學一年級或有些高中生就可以學會,但是你不可能一開始就學微積分,還要從小開始,先學會搬起手指數數,向我們的古人一樣,在小學學習加減法,在初中學習代數,然後在高中學習幾何與微積分。

一個小孩生下來不管多聰明,扔到原始森林他不可能發現數學,是牛頓也不可能。他需要在學校經過強行訓練,而這個強化訓練過程,其實就是相當於經濟發展裡面政府的作用和“產業政策”的作用,它要遵循人類數學知識(經濟)發展的歷史規律。

這些早期數學發展的主要階段,每個小孩要重新走一遍,才能夠學會數學,進入前沿。否則是不行的,長大以後肯定數學能力很差。但是在強化訓練的教育體制下,個體學習數學的過程可以大大縮短,不需要用當年人類發明數學時需要的時間。

就像經濟學裡面講的“後發優勢”,這個過程人類歷史上用幾千年才走過,一個個體經過12年至16年的學校教育就能以很快的速度全部走過,學會數學。

中國奇蹟也是如此。經濟發展也符合這個“胚胎髮育”的規律。人類工業革命史走過的一些基本演化階段,後來的每一個國家都要重新走過,才能夠真正引爆自己的工業革命,實現工業化,否則就會欲速則不達,半途而廢。

中國改革開放以後用第一個十年就複製了英國曆史上用兩三百年才走過的原始工業化階段,用第二個十年複製了英國曆史上用50年走過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雖然目前的紡織機比英國當年先進,基本原理是一樣的,產品的目的和麵向的市場也是一樣的。但是你必須重新走這些階段,不能跳過。

我們以前不懂,想把它們儘快跳過了,希望直接開啟重工業化階段和農業現代化階段,結果不行。拉美國家也是這樣,行不通。

但是必須認識到,哪怕落後國家具有“後發優勢”,如果沒有國家能力和政府的作用,沒有產業政策的作用,這些國家不可能實現工業化。

在沒有國家力量和正確產業政策的幫助下搞工業化,完全讓位於所謂的市場力量,就等於讓小孩自己在原始大森林裡面靠自己去發現數學知識一樣,是不可能成功的。依靠國家力量,遵循正確的產業升級政策,主導市場經濟發展,就是中國成功的秘訣。

所以我就聯繫到“一帶一路”了,“要想富,先修路”。貧窮、落後和工業化失敗,始終是社會協作失靈的產物。問題的根源在於,創建規模化的、能讓現代產業盈利的市場,需要付出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協作成本。

“自由”市場並不自由,它既不天然存在,也不自動有效運作,更不是免費的。它本質上是一種成本高昂的公共品,必須由一個強大的政府去提供。

正在中國大地上展開的工業革命,其源泉並非來自於技術升級本身,而是來自於一個有為的重商主義政府,所引領的連續不斷的市場創造。

規模化工業品市場難以通過一次性的大推進(無論是進口替代還是休克療法)來建立,而只能是一步一步按照正確的順序來實現。無論一個國家多晚開啟工業化,重複早期發達國家的基本發展階段是必要的。(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