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老鄭州”——書院街的“前世今生”

導讀

說到鄭州的老街道,那書院街算是赫赫有名的。隨著商都歷史文化片區的興建,書院街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裡過幾年後將成為一條"新街道",以另一種方式,吸引著所有人。

今天,咱們就來嘮嘮書院街的"前世今生"。

“講述老鄭州”——書院街的“前世今生”

舊時

書院街,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

“講述老鄭州”——書院街的“前世今生”

明朝時這裡叫做紙坊巷,顧名思義,因街上有紙坊而得名。

清代,這裡改名書院街,又一次顧名思義,因街上有書院而得名。

但這所書院,最開始實在明朝興建的。沒錯,這所書院就是鄭州第一間書院——中天書院。

中天書院的創辦人是當時的鄭州知州魯世任。

《明史》曾這樣記載:"魯世任,字愧尹,垣曲人……崇禎十年知鄭州,建中天書院,集士子講肄其中,遠近從學者千人。"

這裡,也是鄭州歷史上第一座"高等學府"了。

《明史》中記載,"(崇禎)十五年,流賊來犯,(魯)世任勒民兵御之河干,戰敗自剄死。士民祀之書院中。"

這是在書院建成後的第五年,魯世任奮力抵抗"流賊",最後兵敗,自刎而死。

對照一下歷史時間,可以確定,這股"流賊",就是李自成的農民軍。

攻下鄭州城後,這座紙坊巷也難免厄運,被洗劫一空,中天書院從此沒落。

清光緒八年(1882年),鄭州新任知州王成德到任,見東里書院的房屋破損嚴重,就將東里書院遷至中天書院原址並新建高大寬敞的房屋幾十間,書院恢復了中天書院原來的規模。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這條小街的名字改作了"書院街"。

有趣的是,跟隨王成德一起來到鄭州的,還有一個年輕人跟隨,並在中天書院求學。這個年輕人在1918年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他就是徐世昌。

中天書院先後重建改名多次,從鄭縣縣立中學、鄭州市初級中學、鄭州市市立高級中學,最後外遷後改為了現在名字:鄭州市第一高級中學,也就是鄭州人口中鄭州乃至河南省最好的高中——"一高"。

“講述老鄭州”——書院街的“前世今生”

新貌

現在的書院街,因為商城歷史文化片區的興建而築起了高高的圍牆。將來,這裡又會是怎樣一片景象呢?老張很是期待。

“講述老鄭州”——書院街的“前世今生”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書院街上的四合院"郭家大院"被保留了下來。

據說,住在這裡的郭天育和其兄弟在修繕大院時,一磚一瓦都沒有丟棄,而是都收集了起來,此舉在老張看來,就是四個字:行善積德。

“講述老鄭州”——書院街的“前世今生”

“講述老鄭州”——書院街的“前世今生”

“講述老鄭州”——書院街的“前世今生”

“講述老鄭州”——書院街的“前世今生”

其實被保留下來的,並不止郭家大院,還有清代的李家民居等很多古蹟都得以保留。

“講述老鄭州”——書院街的“前世今生”

對於破損嚴重無法保留的,都予以拆除重建。但在拆除時對拆下來的東西都進行了編號保留。重建時會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優先使用拆下來的老部件,儘可能的恢復原貌。

雖然現在還無法透過圍欄看到裡面的景象,但先給大家看看效果圖過過癮吧,期待著書院街片區趕快建成!

“講述老鄭州”——書院街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