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你再逼我團建,我就離職

團建是很多人心中的噩夢。

明明是放假時間,卻要早早睜開迷醉的雙眼,背上沉重的登山包,趕最早的地鐵,連早飯都不能吃口熱乎的。為的就是坐上開往山中的大巴,和領導一起高喊“加油加油加油”,與同事貌合神離的相親相愛。

團建的本意,是為了增加團隊整體的效益產出而誕生的一種激勵方式,它並不限於形式。

不過似乎大多數公司的團建已經被玩壞了,所謂的團建更像是一種“合理化的加班開會”。

為什麼都愛搞團建這一套

團建嘛,要麼翻山越嶺,要麼下海渡河。怎麼好像公司就特別喜歡搞這一套。

個人認為,原因有三。

第一,領導真的認為團建有助於同事間彼此認識。

雖然大家都是一個公司的,但不得不說,的確不是人人都有交集,我現在這家公司一共200人左右,我得有190個人不認識。

畢竟大家做的是不同的業務,處在不同的部門,相互之間不認識實屬正常。每個人都很忙,“彼此認識”算是一件重要但是不緊急的事。

公司也知道這點原因,所以就靠著團建這樣的辦法把所有人強行捏合在一起,給大家一個彼此認識的機會,解決這個“重要但不緊急”的問題。


領導,你再逼我團建,我就離職


不過,相互認識就那麼重要麼?

是的。從人員穩定度的角度來看,的確是重要的。

馬雲說過,員工離職無非兩點,一個是錢給少了,一個是心委屈了。錢的事好說,心的事難辦。

所有的團建都在秉承著一個宗旨,讓所有人親如一家,團結至上。

目的,就是在公司和個人的僱傭關係上再加上一層情感維繫。

第二,讓神經緊繃的員工們放鬆心情。

團建一般分兩種,一種是日常性的,比如每個月固定有一次團結。另一種,算是突發性的,比如大戰在即,重要部門組織一波團建,或者公司遇到困難,拉員工們出去放鬆一下。

幹嘛要公司帶我們放鬆,自己放鬆不行嗎?

也不是不行,可能恰好最近工作繁忙,你沒什麼時間自己放鬆。還有就是,你自己放鬆和公司掏錢給你放鬆,那感覺是不一樣的。

說白了,團建也是一種員工關懷,就是希望你能念著點公司的好。

第三,老闆或者領導層的自我安慰。

這條理由沒前兩條看起來那麼正確,但肯定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領導也是人,人在工作中需要存在感,同時也需要一種操作感。

這就好比甲方找乙方作圖,明明甲方這個人並不懂設計,可能也不太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總想給乙方點指示。


領導,你再逼我團建,我就離職


遇到這樣的甲方別覺得自己遇人不淑,其實這是大部分人都會犯的毛病。

下意識地尋求操作感,是人之常情。

惡名遠揚的團建

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在知乎掃了上百條關於團建的回答,總的來講,誇的可能佔10%,絕大部分全是抖機靈、吐槽、抖機靈式的吐槽。

看來,天下苦團建已久。為什麼會這樣?

聊這個事之前,先繞個彎子。我們先想一下,為什麼這個世界上存在好心辦壞事的問題。

答案可能有點殘忍,因為這個世界上不管你想做好事壞事,只要是做事,都有一定的門檻。

好心辦壞事,就是你的心是到了,但能力沒到。

說回團建,我並不想認為天底下大部分的老闆都是打著團建的名義,讓員工們變相開會、加班。2019年了,壓榨式的企業做派應該被稀釋得不太多了。

更多團建的罪過,說到底,還是來源於想操作這件事的人能力不足。


領導,你再逼我團建,我就離職


多少HR和老闆會覺得,團建嘛,把大家一組織,吃飯喝酒唱歌,再說幾句勵志的話,就得了唄。

事實上能有這麼簡單麼?

你把員工當兒童一樣糊弄,員工當然會反過來罵你腦殘。

團建是MBA和EMBA的課程中,佔比不算小的一塊內容,是管理學中很重要的一環。

想做好團建,你需要懂點心理學,還要了解自己的員工屬於什麼樣的人群,大家的好惡趨向是什麼,投入多少成本做團建,能換回多少增益效果等等。

老闆們,領導們,你們面對的員工是幾十個活生生的人,哪有那麼好糊弄啊。管理之所以是門學問,必然裡面有很多門道。

表面是團建,實際是老闆管理思維的一種具象化體現。

好團建的價值高到你不信

我有一個寫代碼的朋友,他跟我描述過一次自己的團建經歷。

當時他們的公司處在轉型階段,要給老年人做一款專用的app。

轉型之前,他們的團隊是做金融科技類產品的,每天翻牆看著英美國家的金融新聞,看得多了,心氣就看起來了,突然間說轉型做老年人的app,用他的話說,最直白的第一感受就是掉價了。

他公司那段時間過得並不好,可想而知,不然風平浪靜的誰轉型玩啊。


領導,你再逼我團建,我就離職


當時是宣佈要轉型之後,沒過三天,領導看他們實在是士氣不振,就組織了一波團建。

和我們常規的認識不一樣,他們的這次團建的確挺讓人意外的。領導聯繫了一家養老院,某天工作日的下午,在沒告訴他們的情況下,組織他們去那開展了一次團建。

我那位朋友告訴我說,開始不以為然,但是接觸了一下午,每個人都覺出點東西。

晚上吃飯的時候,領導端著酒杯跟大家說,理解每個人心裡多少都有點不舒服,但是轉型之後,一個是為了自救,再有,這件事本身真的是在創造價值,相信經過一下午的接觸大夥也都能明白。

最後,從第二天開始,團隊整體的士氣就不一樣了,每個人雖然也都沒說什麼,但是從做事的精氣神就能看出來,這回團建起作用了。

他們公司用了兩年半的時間,從死亡線爬回來,明年很可能要去創業板上市。

即使所有人都做,也要思考我為什麼要做

相比於公司裡的其他事務,團建是個小事,但有個土道理我們都能明白,小事也能做出大影響,小事也能產生大破壞。

好多人吐槽團建最多的一點是什麼?佔用休息時間,不是說團建是一種員工關懷麼,怎麼佔用我大休息日的時間。

還是那句話,設置這個團建的人自己沒想清楚。如果多想想,就會發現把團建定在休息日是一件性價比很低的事。


領導,你再逼我團建,我就離職


人都有一種缺失性比較心理,就是如果你讓一個人做選擇題,AB兩項中,一個是100元,一個是10000元。選到100元的人並不會覺得我白得了100元,而是會覺得我丟了10000元。

明明是白給的,同樣也會產生一種丟東西的心理。這就是人性。

同樣的,休息日團建,員工自然會想參加團建我失去的是什麼,失去的是自由的休息時間。

這當然會讓人對團建本身的要求和期待更高了,員工們也就更難被這樣的團建滿足到。

如果是工作日呢,員工會覺得如果沒這次團建,自己是在電腦前苦哈哈的敲字,相比之下,團建還是舒服些。

不要覺得工作日團建是佔用員工的工作時間,帳不是這麼算的。


領導,你再逼我團建,我就離職


既然要團建,就要做出效果,員工關懷,就得關懷到位。不然就別做。

其實,不光是企業管理中,我們每個人做任何事的時候,都要先想清楚為什麼要做,即使這個事人人都做。

價值就是這麼從思考中一點點產生的,別讓“大家都這麼做”成為自己思維的枷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