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小河溝,如何垂釣

冬季來臨,大河、湖泊中的魚兒都會本能地聚集到遠離岸邊的深水區棲息。大水面中垂釣已經很難再找到魚群,多會空手而歸。冬季手竿釣應隨著季節、氣溫、魚情的變化,及時地調整、變換釣場,把垂釣的重點轉移到一些水面較小的河溝中來。

小河溝在釣場資源豐富的季節,很多釣友對它們沒有太大的興趣,垂釣者並不多,因此小河溝中多為生口魚。如選對了釣場,使用正確的冬釣方法,即使在垂釣的淡季仍能讓釣友過足釣癮,獲得極大的垂釣樂趣。

冬季小河溝,如何垂釣

小河、深溝別放過

1 釣場

選擇的小河溝水面寬在15-30米,深水區域要在1.5以上,深一些更好。太小的河溝存不住魚,太寬大的河溝因水面過大使用手竿垂釣很難找到魚窩,都不宜施釣。深一些的河溝水溫稍高魚兒相對活躍,能夠全天候上魚。而淺水河溝只有在天氣好、水溫高的中午時分魚的吃口才好且上魚的時段很短。

多數小河溝都是用於灌溉農田的水利設施,直接或間接地與大河、湖泊相連,一般都有水閘調節、控制水位。開閘時流動的河水會將一些成魚和魚卵、魚苗等衝帶到小河溝中來。還有一些不起眼的小河溝雨季漲水時溝滿河平與大河貫通,很多魚兒竄入溝河進行覓食、繁殖;而到了枯水季節這些河溝又都與大河斷開,但大量的魚群卻留在了小河溝中,因此在這些小河、深溝中垂釣都可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要特別注意尋找那些被當地農民用尼龍網分段攔截,春季放魚後有專人看護,禁止捕魚、不準垂釣的河溝。入冬前魚戶將河溝中放養的家魚捕撈上市後就放棄了看管,河溝中就只剩下了未捕盡的魚兒了。這裡的魚群密度高,釣到的鯽魚個頭也大,是最好的釣場。

冬季小河溝,如何垂釣

2 釣點

鯽魚冬季活動範圍有限並且聚群、扎堆,一段河溝中魚兒分佈的密度會有很大的差別。如何找到好的釣點?除憑藉多年積累的垂釣經驗觀察判斷外,還需通過試釣才能找到魚群密集的河段。

小河溝的水底地形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呈邊淺裡深的“V”字形,深水區的溫度明顯要高於淺水區,並且冬季沉底的水草、樹枝、樹葉等些雜物都會隨著湧流堆積於此,微生物也會在此聚集,因此中間的深水區就是魚兒越冬的生活區,這種地形的河溝首先要試釣中間的深水區;另一種是邊、裡水深相差不大的平底形,這種地形釣點要選擇水面上仍殘留的水草邊、乾枯的蘆葦旁、蒲草的空隙間或者水底高低不平的區域,否則就要儘量地釣遠。

東、西走向的河溝,北岸的水溫明顯高於南岸,魚群的分佈自然也就北多南少,最好是站北釣南,既可背風防冷,又利於拋竿、觀漂。南、北走向的河溝還要注意選擇在河溝的拐彎、窪腰等處的深水區作釣點。

冬季小河溝,如何垂釣

線細鉤小求靈敏

1 釣竿

要使用超輕、直挺的釣竿,寬度超過20米以上的河溝要用8-10米的超長釣竿。釣竿長釣得遠,能夠得到河溝的中間深水區;竿輕長時間持竿不易疲勞,直挺的釣竿垂釣中彎曲幅度小,打窩、垂釣能釣得更遠一些。

2 釣組

小河溝中水都不會很深,魚兒也不可能太大,沒有多大的掙扎力;冬季魚兒吞餌的動作幅度又小,漂訊相對微弱,因此冬釣河溝組配釣組的原則是短線、細線配小鉤。

朝天鉤釣組。朝天鉤釣組沒有子線,鉤餌合一,一根主線到底,魚兒吞鉤的動作會立即反應到浮漂上,產生漂訊,異常靈敏;並且用朝天鉤上紅蟲釣餌非常便捷。用0.6號的好釣線,拴2號或3號伊豆朝天鉤,配上5~7粒小號塑料星漂,就組成了一套朝天鉤釣組,非常簡單。

落地鉤釣組。此種釣組的靈敏度明顯低於朝天鉤釣組,但有不少釣友在冬釣中仍然習慣性地使用它。使用前一定要對釣組做一些改進,決不能將夏釣的釣組照搬照用,否則一定是勞而無獲。在一根0.8號的主線上穿入4粒浮力不大的小號星漂,相距3釐米左右,下拴一枚海夕3或4號釣鉤,在離鉤不過1釐米處(遠了靈敏度就會大大降低)的釣線上用細保險絲纏上3~4圈作墜,以剛好能將4粒星漂墜入水中為好。垂釣時把浮漂調成3粒沉入水中,1粒浮於水面。此釣組經改進後其靈敏度會有很大的提高。

冬季小河溝,如何垂釣

釣技釣法要靈活

1 打窩

找好標記。冬季的河溝中水面大都光禿禿的基本沒有什麼參照物,打好的窩子一不留意就找不到了。選準釣點後打窩前先在腳下的岸邊做一明顯標記,再用釣竿對著河溝對岸選一非常醒目、易記的物體作參照物,然後將釣竿伸出用打窩器將餌料打入窩中,同時注意記住拉出釣竿的大約長度。垂釣時只要腳踩岸上標記,竿梢對準對岸參照物,釣竿拉到剛才打窩時釣竿伸出的長度,三點成一線,就能準確找到窩子了。

冬季魚群的活動範圍小,對不熟悉魚情的河溝要多打幾個窩子,力爭找到魚群密集的河段做釣點。豐產的窩子可以連續補窩施釣,有的窩子能夠接連垂釣數日。冬季魚兒主要是通過味覺來發現誘餌聚集成窩,所以要用高度曲酒配置窩料,加大鯽魚喜歡的香甜度,提高餌料味道在水中的穿透力,增加擴散的面積,強烈地刺激魚兒的食慾,才能多有魚獲。

冬季小河溝,如何垂釣

2 釣法

出釣時間。要根據每天的天氣情況和垂釣河溝的水深情況來決定出釣的時間。豔陽高照、微風的晴好天氣,在深溝中施釣魚兒上鉤的時間要早一些,上午8點後就能出現魚兒吞鉤的高峰,下午可以釣到4點以後。陰天或淺水河溝可晚一點出釣,一般到上午10點鐘以後魚兒才會咬鉤,下午4點以前就要收竿了。

勤引逗。冬釣鯽魚應以逗釣為主,不停的逗引會刺激魚兒的視覺和食慾。垂釣中15-20秒鐘無魚訊,就向上緩慢提竿10~30釐米,再輕輕放下;也可向左右、前後拖提鉤餌,如此反覆進行,經常會出現鉤餌剛剛落地馬上就有魚兒咬鉤的狀況。

用紅蟲釣餌。冬季食物匱乏,魚兒飢腸轆轆,但因受水溫的影響魚兒對魚餌卻十分挑剔,對面食、米粒、商品餌、蚯蚓等釣餌興趣不大,只對紅蟲情有獨鍾。現在全國各地都能買得到紅蟲,建議釣友們冬釣就不要再用其他釣餌了。

冬季小河溝,如何垂釣

看漂相。鯽魚冬季吞鉤動作的幅度和頻率明顯地小於其他季節,垂釣中要精神高度集中,作出準確判斷,不放過每次難得的吞鉤訊號而揚竿中魚。最常見的吞鉤漂相有三種:

吐漂,浮漂輕輕點動幾下後,水下的浮漂依次浮出水面,冬季浮漂上浮的幅度非常小,待浮漂上浮動作停止後迅速揚竿刺魚;

顫漂,當浮漂連續出現3~4次有力的上下顫動後應立即揚竿,這一信號多為大鯽魚所為;

黑漂,浮漂點動幾下後被拉入水中,稱為黑漂,應迅速揚竿,快速黑漂動作是小魚的漂訊,有力、沉穩的黑漂,一定是大鯽吞餌,運氣好的話可能就釣中鯉魚。

冬季小河溝,如何垂釣

小河溝水面窄長,有的延綿數里,常年蓄水不幹,有很大的容水量,非常有利於小型魚類的繁衍、生息。垂釣者只需站在河溝的兩岸,用長手竿幾乎能夠釣到河溝中的任何水域,找到冬季魚群的藏身之處,照樣會接二連三地中魚。因此,喜歡冬釣的朋友們,不妨換個位置,到小河溝試試,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