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種植現狀及高產栽培技術,茶農請收好

針對油茶種植現狀及高產栽培技術,總結了油茶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要點。從油茶種植實際來說,若想實現高產栽培,必須從育苗到栽植的全過程做好嚴格的把控,做到精準施肥、合理灌溉、科學管護,最大程度上保障種植的效益。


油茶種植現狀及高產栽培技術,茶農請收好

近年來,油茶產業快速發展,種植面積不斷增加,獲得了不錯的成效。因為油茶果實經過提取之後能夠獲得高質量的食用油,產品不含膽固醇以及黃麴黴素,具有較強的保健功效。長期食用,可有效預防血管硬化和冠心病等,因此,市場需求量不斷擴大。

以湖南省為例,其為我國油茶的中心栽培區域。截至2017年底,湖南油茶林總面積達2092.2萬畝,茶油年產量29.1萬噸,產值350億元。湖南油茶種植面積、茶油產量和產值均居中國第一。但湖南油茶種植也面臨著產量少和產量低等困難,影響著油茶產業的發展。基於此,湖南省積極開展油茶培育工作,加大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發,積極改造低效林,獲得了不錯成效,現結合具體實踐進行分析。


油茶種植現狀及高產栽培技術,茶農請收好

1 湖南省油茶種植現狀

從湖南省油茶產量層面來說,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油茶林處於平均產量少、產量低並且不穩定的狀態。豐產林不過15%,低產林面積很大。湖南省各市(州)油茶種植情況年鑑如下:衡陽,油茶麵積340.05萬畝;油茶麵積佔總面積比重17.57%;油茶籽產量194074噸。株洲,油茶麵積215.1萬畝;油茶麵積佔總面積比重11.11%;油茶籽產量92073噸。永州,油茶麵積305.55萬畝;油茶麵積佔總面積比重15.63%;油茶籽產量85834噸。常德,油茶麵積195.5萬畝;油茶麵積佔總面積比重10.10%;油茶籽產量66267噸。郴州,油茶麵積197.4萬畝;油茶麵積佔總面積比重10.20%;油茶籽產量58901噸。長沙,油茶麵積137.25萬畝;油茶麵積佔總面積比重7.09%;油茶籽產量36828噸。

2 油茶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總結


油茶種植現狀及高產栽培技術,茶農請收好


2.1 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從油茶種植實踐來說,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能夠有效提高施肥管理水平,對提高油茶種植的科學水平,有重要的意義。基於林學和植物礦質營養學以及土壤肥料學,提出了油茶配方施肥方案,肥料的作用如下:一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科學合理減少肥料的使用量,在節約成本的同時,實現對面源汙染的有效防控。二是結合使用速效肥和緩效肥,肥料的養分能夠快速被油茶吸收以及利用。同時,肥料的有機養分降解時間比較長,而且淋溶流失很小,可以為油茶作業整個生產週期提供全面的營養[1]。三是經過改良以及熟化的土壤,同時提供微生物和有機質等,提升了種植土壤的水平,為油茶提供良好的生產條件,保證其能夠高產。

2.2 優選良種

從油茶造林的實際來說,必須要優選良種。選用本地優良油茶品種和能夠達到造林要求的品種。在種植實踐中多選擇湘林系列1、4、27等,同時做好初植密度的把控,通常來說控制為100株~120株/667m2,對於株行距控制為2m×3m;種植時若發現沒有成活的幼苗,要及時進行補植。


油茶種植現狀及高產栽培技術,茶農請收好


2.3 林地的選擇

若想實現高產栽培的目標,必須要做好林地選擇的把控。油茶的適應生長範圍比較廣,即使是低山丘陵區域也能夠栽植,適合油茶複合經營。在選擇時要依據油茶生長的特性,按照其對環境條件的基本要求來選擇。若想要打造豐產林,必須選擇土層深厚而且疏鬆肥沃的土壤,且為排水條件較好的紅壤土和黃紅壤土以及山地黃壤土。將土壤的pH值控制為4.5~6.5;種植地的坡度要小於25°。陽坡種植地塊更適宜油茶栽培,建議優選。在開展造林作業前,必須要做好殘留木和雜灌等工作。對於種植地進行整地處理,運用穴墾整地的方式或者梯帶式整地[2]。在油茶苗栽植穴的製作時,可以沿著等高線以“品”字形排列,完成挖穴作業後回填表土,使用堆肥和餅肥等,作為土壤基肥,按照2500~3000kg/667m2的使用量標準施用,同時施加配方肥,為油茶提供全面的養分支持。

2.4 做好造林規劃工作

為了能夠保證油茶林高產目標的實現,要做好對造林規劃環節的把控。在具體實踐中依據地形與造林面積大小,合理對林地進行分區,做好主幹道和支幹道以及作業道的劃分。其中,主幹道的寬度控制為3~3.5m;支幹道寬度控制為1.5~2.0m;作業道的寬度控制為0.8~1.0m。在油茶小區林道兩側修建排水溝;選擇林地周圍佈置生物隔離帶和防火林帶等,做好林木生長的防護工作。


油茶種植現狀及高產栽培技術,茶農請收好


2.5 合理選擇種植方法

可以選擇1年生油茶苗;2年生油茶苗;3年生油茶苗。其中,1年生油茶苗具有起苗和運輸以及栽植快的優勢,不過油茶苗的抗旱能力不強,造林之後難以快速恢復。若使用2~3年生的油茶苗,雖然在起苗和運輸等環節花費的時間很長,不過苗木側根以及鬚根比較多,具有較強的抗旱能力,極易成活,苗木恢復的生長速度快,極易形成規模林。若想保證高產栽培目標的實現,必須要做好造林時間的選擇,選擇立春到雨水時間段栽植,進而保證苗木的成活率[3]。

2.6 做好土肥管理

從日常管理工作實際來說,要結合油茶林生長的實際情況,做好土肥水的管理。完成油茶林種植以後,在前兩年的5月份和9月份,組織開展除草作業以及培篼作業。在種植的第三年,選擇在秋冬季節,組織一次擴穴作業,深度控制為20~25cm;同時,在5月份以及9月份組織除草作業。除此之外,要做好科學撫育,合理施肥。選擇整地和日常管理節點,做好施肥管理工作。合理選擇基肥和後期的肥料,做好使用量的把控,保證能夠滿足油茶林生產的基本需求,保證其能夠獲得充足的養分,進而實現增產增收,確保油茶林種植的經濟效益。


油茶種植現狀及高產栽培技術,茶農請收好

2.7 加大對低效林的改造力度

從油茶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實際來說,要針對低效林加大改造力度,最大程度上促使高效栽培目標的實現。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做好以下幾點:一是清整改造,優化種植條件。將非油茶樹種改造成為油茶純林。針對現有的樹齡比較老和樹體殘次的油茶林,要不斷提高樹木的產量,採取油茶樹木更新的方法,實現對油茶林的改造。同時,做好油茶園的管理,對樹形不整的油茶林進行修剪,進而改善油茶園區的種植條件,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使得油茶能夠健壯生長,增加樹齡。二是合理施肥,做好病蟲害的有效防治。油茶生長需要各類營養,需要從鉀肥和磷肥中獲取。這需要在種植管理實踐中,合理施肥,並且要結合油茶生長實際情況,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以免造成經濟損失[4]。若油茶林被炭疽病危害,其葉子和花蕾等都會受到影響。在具體防治時,要結合運用營林措施,實現對病源的有力清除。在發病的高峰期,也就是7月份和9月份,選擇1%波爾多液,同時加入2%的茶麩水,每隔15天進行施藥防治,連續噴灑3~4次。選擇3月份~4月份,利用50%多菌靈500倍液,每隔10天施藥1次,連續噴灑4次~5次,實現對病蟲害的有效防治。因為油茶林生長常見的病蟲害比較多,若想實現有效預防和控制,要結合具體情況,積極推廣應用綜合防治方法,做好有效的把控,避免病蟲害的發生,確保油茶林的種植效益,推動油茶產業持續化發展。


油茶種植現狀及高產栽培技術,茶農請收好

油茶種植能夠為種植戶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若要發揮油茶產業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應結合當前發展實際,積極推廣應用高產栽培技術,提高油茶的產量,推動產業持續化發展。此外,要結合油茶林生產實際和常見病蟲害,做好撫育管理,保證其能夠健康生長,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本文摘自龍源期刊網:《吉林農業》2019年18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