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斌:一個時代的地方記錄

朔州文化圈 | 李志斌:一個時代的地方記錄

一個時代的地方記錄

——《人民公社留在山陰的記憶》序

讀圖時代,手機控時代,誰還會一口氣讀完一本沒有懸念沒有完整故事情節的政治性、紀實性的紙質資料呢,況且是關於人民公社那個時候的記錄?

徐萬道先生編的這本冊子,初看起來讓人分不清屬於什麼體裁。雖然是紀實的,非虛構的,但純“文學”還不能算,所以不是報告文學。或許可算作歷史類的或方誌類的?也不盡然。論史學,不是完全按時間線索來鋪陳,不是編年體,也不是紀傳體;論志書,有橫排豎寫的意思,卻又不是嚴格的編章節目格式,敘中有議,甚至還有描寫和故事。但是,這的確是一本好書,是一個時代、一個地方的真實縮影,必將為山陰的歷史留下彌足珍貴的一筆!

我是一口氣看完這本書的初稿的。其中有珍貴的史料,生動的事例,鮮活的人物,宏大的場景,詼諧的故事,還有詳實的數據。這本書讓人不管從哪個方面看都行:有史志的筆法,有文學的描寫,有統計的分析,有檔案的再現。這是一部有情感、有特色、有創意的複合型作品,在山陰、山西乃至全國都有著典型價值和特殊意義!

我不禁佩服徐萬道先生超強的記憶力和縝密的分析力,以及駕馭整合複雜材料的能力。郭沫若先生說過,天才這個字本來含義極其曖昧,它的定義,決不是“生而知之,不學而能”的。天地間生而知之的人沒有。不學而能的人也沒有。天才多半由於努力養成,天才多半由於心細養成。而許多歷史名人都說過,天才是勤奮造就的。徐萬道先生就是這樣,有著非凡才幹,而這個才幹的背後是勤奮,是認真和細心,是對錶象事物進行深入挖掘探索的積累沉澱,是在不斷地學習、實踐、思考中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轉折昇華!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名從中國最基層的鄉村走出來的縣處級領導幹部的踏實足跡,可以聆聽到鏗鏘有力的歷史迴音,可以感受到以徐萬道先生為代表的山陰縣幹部普遍具有的文化素養和歷史擔當。

《人民公社留在山陰的記憶》,文如其人,平實自然,儒雅敦厚,欲揚先抑,引人入勝。我特別佩服徐萬道先生行雲流水般的語言表達能力。行文酣暢,邏輯嚴密,文字準確,背景清晰。敘事抒情細緻入微,統計分析真實客觀。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也是思維的結果。從文字功夫可以看出作者的思維能力,從思維能力可以看出作者的認識水平,從認識水平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懷和格局。

當然,我最佩服的,還是文字背後,徐萬道先生的品格和為人。這些年社會上對我們山陰乾部隊伍形象有所褒貶,頗有古戲唱詞“洪洞人”的意味,個別不瞭解山陰人文歷史和現實情況的人以偏帶全,說山陰地功太硬,水土不好,影響到了民風和幹部風氣,實在是無稽之談。徐萬道先生以他穩健淳樸、謙和端方、剛毅善良的君子之風,有力地回駁了坊間的妄議!這不僅是徐萬道先生自身德行修養的無心流露,更是山陰人普遍形象的自然呈現。我有幸與徐萬道先生交往多年,他待人接物不分高低貴賤,言語溫和,彬彬有禮;不僅有文武兼備的綜合素質,還有舉重若輕的組織協調能力;不僅有寬和容忍的大局意識,更有踏實堅韌的工作作風;他還有開放包容的眼界胸襟、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記錄歷史的使命意識……我敢說,這才是山陰乾部隊伍的形象縮影。在我們山陰縣,從歷史到現在,從領導幹部到普通同志,這樣的人其實還有很多很多。徐萬道先生,就是山陰乾部隊伍的一個典型,一個代表。

紀伯倫《先知》中寫到:“我們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了當初為什麼要出發。”歷史的腳步永遠在回望與暢想中不斷前行,徐萬道先生的這部書,與其說是對山陰特定歷史時期的一段追溯和再現,倒不如說是對山陰曆史風骨與人文精神的一種深沉的肯定和樂觀的展望!

本來要評價一部書,緣於對作者的敬意,連帶著說到了對徐萬道先生本人的印象,又不由得想到了一個縣的幹部形象、一個縣的歷史風骨與人文精神,離題似乎有點遠了。還是再回到這本書裡吧!

讓我們靜靜地翻開這本書,以主人翁的姿態,真實地融入人民公社時期的山陰歲月;讓我們一起隨著徐萬道先生,在追憶與回望中,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監製:張日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