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斌:一个时代的地方记录

朔州文化圈 | 李志斌:一个时代的地方记录

一个时代的地方记录

——《人民公社留在山阴的记忆》序

读图时代,手机控时代,谁还会一口气读完一本没有悬念没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政治性、纪实性的纸质资料呢,况且是关于人民公社那个时候的记录?

徐万道先生编的这本册子,初看起来让人分不清属于什么体裁。虽然是纪实的,非虚构的,但纯“文学”还不能算,所以不是报告文学。或许可算作历史类的或方志类的?也不尽然。论史学,不是完全按时间线索来铺陈,不是编年体,也不是纪传体;论志书,有横排竖写的意思,却又不是严格的编章节目格式,叙中有议,甚至还有描写和故事。但是,这的确是一本好书,是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真实缩影,必将为山阴的历史留下弥足珍贵的一笔!

我是一口气看完这本书的初稿的。其中有珍贵的史料,生动的事例,鲜活的人物,宏大的场景,诙谐的故事,还有详实的数据。这本书让人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都行:有史志的笔法,有文学的描写,有统计的分析,有档案的再现。这是一部有情感、有特色、有创意的复合型作品,在山阴、山西乃至全国都有着典型价值和特殊意义!

我不禁佩服徐万道先生超强的记忆力和缜密的分析力,以及驾驭整合复杂材料的能力。郭沫若先生说过,天才这个字本来含义极其暧昧,它的定义,决不是“生而知之,不学而能”的。天地间生而知之的人没有。不学而能的人也没有。天才多半由于努力养成,天才多半由于心细养成。而许多历史名人都说过,天才是勤奋造就的。徐万道先生就是这样,有着非凡才干,而这个才干的背后是勤奋,是认真和细心,是对表象事物进行深入挖掘探索的积累沉淀,是在不断地学习、实践、思考中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升华!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名从中国最基层的乡村走出来的县处级领导干部的踏实足迹,可以聆听到铿锵有力的历史回音,可以感受到以徐万道先生为代表的山阴县干部普遍具有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担当。

《人民公社留在山阴的记忆》,文如其人,平实自然,儒雅敦厚,欲扬先抑,引人入胜。我特别佩服徐万道先生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表达能力。行文酣畅,逻辑严密,文字准确,背景清晰。叙事抒情细致入微,统计分析真实客观。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从文字功夫可以看出作者的思维能力,从思维能力可以看出作者的认识水平,从认识水平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怀和格局。

当然,我最佩服的,还是文字背后,徐万道先生的品格和为人。这些年社会上对我们山阴干部队伍形象有所褒贬,颇有古戏唱词“洪洞人”的意味,个别不了解山阴人文历史和现实情况的人以偏带全,说山阴地功太硬,水土不好,影响到了民风和干部风气,实在是无稽之谈。徐万道先生以他稳健淳朴、谦和端方、刚毅善良的君子之风,有力地回驳了坊间的妄议!这不仅是徐万道先生自身德行修养的无心流露,更是山阴人普遍形象的自然呈现。我有幸与徐万道先生交往多年,他待人接物不分高低贵贱,言语温和,彬彬有礼;不仅有文武兼备的综合素质,还有举重若轻的组织协调能力;不仅有宽和容忍的大局意识,更有踏实坚韧的工作作风;他还有开放包容的眼界胸襟、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记录历史的使命意识……我敢说,这才是山阴干部队伍的形象缩影。在我们山阴县,从历史到现在,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同志,这样的人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徐万道先生,就是山阴干部队伍的一个典型,一个代表。

纪伯伦《先知》中写到:“我们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历史的脚步永远在回望与畅想中不断前行,徐万道先生的这部书,与其说是对山阴特定历史时期的一段追溯和再现,倒不如说是对山阴历史风骨与人文精神的一种深沉的肯定和乐观的展望!

本来要评价一部书,缘于对作者的敬意,连带着说到了对徐万道先生本人的印象,又不由得想到了一个县的干部形象、一个县的历史风骨与人文精神,离题似乎有点远了。还是再回到这本书里吧!

让我们静静地翻开这本书,以主人翁的姿态,真实地融入人民公社时期的山阴岁月;让我们一起随着徐万道先生,在追忆与回望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监制:张日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