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距離慢跑不能少


長距離慢跑不能少

經常跑步的跑友們不僅會練習核心力量,衝刺訓練,通常還會花費一小時至數小時的時間慢跑20~30公 裡,這種訓練方即被稱為LSD訓練

LSD算是什麼強度的跑步?

LSD是 Long Slow Distance 英文單詞的縮寫,即譯為“長距離慢跑”,它是以“低強度”和“長距離”為特點進行的有氧訓練,也屬於一種持續訓練法。

根據實際訓練經驗來看,LSD的訓練強度在最大攝氧量的55%-60%之間,屬於很輕鬆的慢跑,可以聊天說話、基本不會感到喘氣。每次運動時間可以控制在80—120分鐘,但最多一般不超過150分鐘。可以理解為“較為輕鬆的速度完成既定跑量”。這個還需要跑者慢慢去體會,隨著跑量的增加感覺會越來越明顯了。

LSD訓練的好處?

1、提高肌肉用氧能力

人體的有氧代謝能力,一方面包括心肺的工作、血液循環來攝取更多氧氣供給肌肉,另一方面還包括肌肉攝取氧氣、來完成氧化供能。進行LSD訓練會造就肌肉中肌纖維的變化,使肌肉能夠獲得更多的氧氣,並隨時能把更多燃料轉換為能量。

LSD的訓練不僅能加強心肺功能,還可以提升肌肉端的用氧能力。比如,促進慢肌纖維的比例增加、促進肌肉組織中的線粒體與毛細血管增加、促進肌肉細胞內有氧氧化酶數量增加,對整個有氧耐力的提升效果還是非常可觀的。

長距離慢跑不能少

2、提高脂肪代謝能力

脂肪在人體的供能系統中的角色十分重要,因為脂肪組織是體內最大的“能源庫”。在馬拉松這樣的長時間、強度不高的運動中,脂肪氧化供能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越是耐力水平高的運動員對脂肪氧化分解的能力也高,這就會大大提高脂肪供能的比例,減少了對糖的依賴,這樣就可以節省糖儲備。初級跑友脂肪供能的比例較低,對糖的依賴較多,所以比賽中往往消耗了大量糖原,這時又無法通過較高的脂肪氧化能力來補充,就出現嚴重能量不足、掉速的情況。因為這種強度下脂肪代謝比例較高,而且進行的時間較長,可以讓脂肪燃燒的能力得到很大的訓練,提高脂肪供能的比例,讓你在長時間的比賽中獲得更多的能量。

這也是LSD訓練強調“慢”的重要原因。

3、提高肌肉耐力和強韌度

長時間的慢跑,不僅不會給肌肉、肌腱、韌帶帶來過大強度的衝擊,反而可以讓肌纖維、肌腱與韌帶在長時間運動中逐漸適應,提高支撐器官的強韌度,有助於損傷的預防。LSD可以訓練到肌耐力,能讓肌肉支撐更長的運動時間。馬拉松比賽後程掉速、抽筋的一大原因就是肌耐力不足。這與能量耗盡無關,而是肌肉本身反覆收縮以後引起的疲勞導致的。

跑馬前該如何進行LSD訓練?

長距離慢跑不能少

現在很多跑友都是每週末拉一次長距離,這在沒有比賽的基本訓練周是比較合理的,它可以有效加強一般耐力。但是在比賽來臨前,尤其是訓練水平比較高的跑友,賽前長距離訓練的時機就更有講究。如果你一直在保持系統訓練的話,建議賽前的訓練如下安排:

Step 1——最後一次30-35公里的長距離訓練在賽前3周左右結束,而且這時的配速應比LSD快一些,和比賽目標配速相比稍慢,最大攝氧率、最大心率的70%-80%,屬於強度較大的重點課。隨即進入一週的賽前調整,此時以距離10-14公里的慢跑為主。

Step 2——賽前兩週左右為賽前訓練階段,此時訓練內容的特點在於:訓練強度逐漸提高,訓練形式和強度更加接近比賽的模式 。可以進行20-22公里左右的混氧跑步,按比賽的配速來跑。

Step 3——隨即進入最後一週的減量周, 以10公里左右60~70%強度的有氧跑、少量的間歇跑為主。

LSD訓練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速度要慢,時間要長

LSD 的第一個前提在於“慢”,最好控制在最大攝氧率的55%-60%,慢到可以讓你邊說話邊跑很長時間。過高的強度會讓脂肪供能的比例減少,糖供能比例增加。肌肉、韌帶承受的負荷強度過大,甚至身體處於“半無氧”狀態,無法有效地達到LSD的上述訓練目的。 

在這裡給大家一些配速參考(10KM):

55~60min完成的,配速:6’57~7’52;

50~55min完成的,配速:5’56~7’02;

45~50min完成的,配速:5’23~6’31;

40~45min完成的,配速:4’52~5’57;

35~40min完成的,配速:4’15~5’24。

LSD 訓練的時間應該足夠長,對於大部分已有馬拉松參賽經歷、訓練一年以上的跑友來說,LSD的時間一般至少在80-120分鐘,因為每個人的速度不同,這裡時間往往比距離更重要。

2、不是越長越慢就越好

LSD的距離一般最多不超過35公里,時間不建議超過150分鐘。因為運動量30-35公里是一個極限點,如果超過這個極限點,體內就容易發生應激增加、過氧化等副作用。如果頻繁衝擊這個極限點,對身體的危害就會增加。備戰跑馬的人,單次訓練距離往往不會超過比賽距離。

LSD跑得越慢也不一定越好。運動強度低於50%最大攝氧率就很難對有氧耐力起到訓練作用。所以,在競技狀態正常、無傷無病時,進行LSD的強度一般不低於50%最大攝氧率。

各位跑友們,你平時進行LSD訓練嗎,感受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