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植一種蔬菜,批發價每斤0.5元,3畝收入7500元


“沒想到今年瓠瓜這麼便宜,批發價每斤0.5元,還出現滯銷的現象,許多瓠瓜爛在地裡沒有人採摘。”村裡的屈大嫂無可奈何地說道,今年,她種植3畝瓠瓜長勢喜人,瓠瓜開始採摘上市,她依然高興不起來。面對低落的市場行情,她欲哭無淚,眼睜睜地看著一個個瓠瓜爛在地裡,她只好來到田間採摘瓠瓜。

“去年,瓠瓜行情不錯,批發價在每斤2元以上。今年春季,許多種植大戶跟風種植,出現貨源充足的局面,從而造成價格持續下滑。”屈大嫂介紹,她今年52歲,系屈傅樓村民。她種植瓠瓜3年以來,今年瓠瓜行情是最差的一年。

瓠瓜又稱瓠子、夜開花等名字,各地對它的稱呼有所不同。瓠瓜系葫蘆科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其幼果果肉潔白、品質柔嫩,其味道與葫蘆、冬瓜極為相似,既可用於清炒,又能燉煮煲湯,是人們經常吃的一種蔬菜。

“瓠瓜屬於喜溫植物,最適宜20~25℃的溫度環境下生長,瓠瓜不耐澇‘,又怕乾旱。栽植的時候,要選擇土地肥沃、方便排灌的地塊。”屈大嫂說,在雨季充沛的季節,要做到乾旱能澆水,雨澇能排水,這樣有利於提高產量。

“當瓠瓜生長到60釐米以上的時候,要及時搭上架子,有利於瓠瓜藤子攀沿生長。”屈大嫂透露,當瓠瓜成熟的時候,要適時採收,以便通風透光,有利於瓠瓜後期坐果生長。

“瓠瓜定植兩個月即開始採收,採收瓠瓜的時候,要掌握時機,如果瓠瓜熟透之後,食用價值較差,賣不出去。”屈大嫂說,她每天來到田間採摘瓠瓜,在瓠瓜沒有熟透之前及時採摘下來,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前幾天,村裡的王大叔家的瓠瓜,嫌價格低,沒有采摘下來,許多瓠瓜爛在地裡,讓人看到特別心疼!”屈大嫂介紹,種植蔬菜要精心管理,無論蔬菜價格高低,都要及時採收賣出去,盡最大努力彌補經濟損失。

“今年瓠瓜產量下降,平均每畝產量僅在5000斤左右,按照目前行情,3畝總收入7500元左右。”屈大嫂說,去掉種植3畝瓠瓜的種子、肥料等4000元的成本費用,純收入僅在3500元,不如打工掙錢多!各位朋友,你吃過瓠瓜嗎?味道如何?歡迎互動交流,更多精彩三農故事與你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