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回顧:腦卒中分類、表現及鑑別診斷

急性腦卒中的特徵是突然發作的局灶性神經功能障礙,通常與腦血流分佈相關。常見的臨床表現包括偏癱、偏身感覺障礙、面癱、構音障礙、失語和偏盲,上述表現可單獨或同時出現。

腦卒中分類

1.缺血性腦卒中(ischaemic stroke,IS,70%~90%,高加索人發病率較高)。常見的病因包括大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心源性栓塞和小血管疾病(腔隙性腦卒中)。

2.出血性腦卒中包括腦出血(ICH,10%~30%,非高加索人群發病率較高)和蛛網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aemorrhage,SAH,約2%)。

注意:SAH患者通常沒有局灶性神經功能障礙。

知识点回顾:脑卒中分类、表现及鉴别诊断

腦卒中的鑑別診斷

●低血糖/高血糖

●Todd麻痺

●複雜的偏頭痛

●高血壓腦病

●頭部創傷(硬膜外/硬膜下血腫)

●腦腫瘤/膿腫

●腦膜炎/腦炎

●主動脈夾層

●特發性面神經(貝爾)麻痺

●功能性(精神病)病症

要點

●雖然腦卒中的診斷往往很簡單,但應考慮一些常見的“腦卒中樣”表現。注意常規篩查毛細血管血糖以排除低血糖。

●腦卒中是時間至關重要的急救病種,特別是在靜脈注射rtPA(阿替普酶)越來越常見的情況下,溶栓時間窗為症狀發作3h內。疑似腦卒中的患者應由救護車運送至最近的急診科,以加快分流和管理。

●確定腦卒中症狀發作的時間非常重要,對於無法提供這些信息的患者或者醒後有腦卒中症狀的患者,發病時間定義為患者最後一次清醒、無症狀或已知為“正常”的時刻。

●出血性腦卒中更可能發生頭痛、噁心、嘔吐、意識水平降低和血壓大幅升高等神經功能缺陷(參見表8-11)。

●急性腦卒中患者的高血壓治療經常存在爭議,應謹慎用藥。

●考慮到這種治療的時間窗較窄,有潛在溶栓機會的腦卒中患者應立即通過救護車轉移到急診科(ED)。

●大多數疑似腦卒中患者也應在急診進行緊急評估,以便及時處理。症狀持續48h以上的非進行性、輕度非致殘性的患者,不建議進行家訪和門診評估。

●對於高危患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癥、心臟病、吸菸和有腦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病史]及其家屬,全科醫師的宣教起著重要作用,使其瞭解腦卒中症狀,從而早期識別腦卒中的發生。

●常規檢查毛細血管血糖以排除低血糖。

●貝爾麻痺常與腦卒中混淆。貝爾麻痺(孤立性下運動神經元型面神經麻痺)通常表現為完全患側面部癱瘓,包括前額部肌肉。

●最近出現TIA(在症狀發作後24h內因腦血管病而完全緩解的急性神經功能缺損)的患者在TIA後患有缺血性腦卒中的高風險。他們需要緊急轉診給神經科醫師或腦卒中診所。如果沒有當天的神經科預約,若無禁忌,則可以開始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如150~300mg阿司匹林,隨後每日75~100mg)。應立即向急診轉診有複發性TIA或進展性TIA的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