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航母何时加入现役

国产首艘国产航母离开大连造船厂,展开第九次出海试航,至今,航母船舷未见刷号。首艘国产航母于2017年4月26日下水。从2018年5月13日起陆续进行了九次海试,今年10月15日至10月22日进行了第八次海试。“辽宁”号航母正式入列之前前前后后进行了10次海试。与“辽宁”号航母不同的是,首艘国产航母首次穿越台湾海峡进行跨海区海试,而“辽宁”号海试全部在渤海完成,在其入役之后才进行跨海区航行。

国产航母何时加入现役

国产航母为何如此急匆匆在未入役的状态下南下台海进入南海海域呢,其中门道何在?这里面有几个考量。

一是航母船体经历全面海况技术验证至关重要。国产航母不同于改造“瓦良格”的“辽宁”号航母,这艘航母完全是国产化建造的船体,这样一个庞然大物需要历经更多次的海上试验,才能对船体的设计可靠性和安全性有更清晰的认识。相比风平浪静的渤海而言,东海和南海的海况十分恶劣,这样一个巨大船体需要经过这些实际海况的洗礼,由于这次海试没有携带任何舰载机或模型配载,这说明依旧是要对船体进行更加严苛的考验。同样,中国两大船厂正在陆续建造其他性能更优秀的国产航母,这第一艘航母的性能好坏将对后续航母的设计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宁可慢点,也要把这个试验做扎实,做细致,要积累并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国产航母建造经验,这是第一艘航母具备科研特性的重要体现。

二是把稳要求让国产航母不急于服役。就在2019年10月31日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对于首艘国产航母是否会在年内入列的提问,国防部发言人吴谦表示,中国第二艘航母正按计划开展各项试验,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至于服役时间,需要根据它的建造进展和试验情况综合确定。这个表态已经充分说明,国产航母尚未完成建造和全部的试验工作,建造工作的完成与否与全面试验的结果息息相关,只有给出了全面的试验结果,才能最终完成建造工作,并把最后定型状态的航母交付部队使用,也就是说航母全技术状态定型的专家会议还没有召开,包括船体在内的航母全部图纸也没有最终技术冻结,还会有少量局部的改动。

根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11月4日,大连造船厂工人对航母表面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洗,而在之前航母甲板上出现了身着海军服装人员在加班列队,船厂工人还进行了舷号试刷。10月24日上午,船厂工人在船舷刷出白色“1”字后随即除去。这也说明国产航母并不着急入役。由于国产航母是第一艘战斗航母,因此,需要等到一切战斗指标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才能最终服役列装。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原董事长、航母工程总指挥胡问鸣曾指出,首艘国产航母在“辽宁”号的基础上更加优化,不仅甲板上的舰岛更小,新型雷达可以覆盖360度的搜索扇面,还可以至少搭载36架国产歼-15飞机,远远超过“辽宁”号的24架。首艘国产航母入列后,中国海军将正式迎来“双航母”时代,进一步提升海军战力。

“青出于蓝而远胜于蓝”,胡问鸣的讲话充分说明,国产航母的设计指标远远高于“辽宁”号航母,无论是航母的技术状态,还是全舰管理能力都是全新的挑战。比如,36架歼-15的管理难度远大于24架,这都需要有一整套新的管理体制来适应新航母的新任务、新需求。这也就是为什么这艘已经下水海试很久的航母迟迟不愿意入役的另一个考量。

如果说“辽宁”号航母尽快服役有政治优先层面的考量,那么第一艘国产航母的服役时间就是战斗力优先的考量了,两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宋忠平 凤凰卫视评论员 主持人 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