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访谈丨吴小丽:政府下单 民间服务 街坊满足


大公访谈丨吴小丽:政府下单 民间服务 街坊满足

大公访谈丨吴小丽:政府下单 民间服务 街坊满足

大公访谈丨吴小丽:政府下单 民间服务 街坊满足

图:吴小丽讲述澳门回归当天庆祝活动情景。大公报记者吴伟楠摄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回归20年来澳门的变化,那一定是‘满足’。”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以下简称“街坊总会”)理事长吴小丽接受大公报专访时如是说。1998年,她随家人到澳门定居,经历了澳门回归以来的种种变化:从工作难寻到低失业率,从黑帮横行到社会稳定,再到如今澳门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照顾到。今年上半年,街坊总会活动及服务总人次达137.8万,是澳门人口的两倍。她表示,街坊总会约七成经费由澳门特区政府提供,回归后“政府下单、民间服务”的合作模式为澳门民生改善提供强有力保障。■大公报记者 程相逢、马琳(文) 吴伟楠、孙铭泽(图)

1999年12月20日一大早,正在学联工作的吴小丽组织了百余名学生赶到关闸广场,准备迎接解放军进驻。吴小丽回忆道,当天中午,驻澳部队车队齐声轰鸣,缓缓驶过拱北口岸。“看到解放军的那一刻,不止亲切,还特别有安全感。”

生於香港的吴小丽,1998年随家人到澳门定居。“当时澳门经济真是不太好,我尝试投了十几份简历都石沉大海,治安也很差,经常有抢劫打架这些事。我希望回归能让生活有些改变。”吴小丽说。

社会稳定激发民生需求

回归后,澳门社会确实如吴小丽期待的,发生了积极变化。“治安变好了,经济发展很快。安老、讬幼、医疗、教育等多元化的民生需求都被激发出来,这些都反映在街坊们对我们街坊总会服务的需求上。”

澳门被称作“社团社会”,平均每百人就有一个社团。众多社团中,吴小丽所在的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在民生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当初街坊总会之所以成立,其实与澳门回归息息相关。”吴小丽介绍称,上世纪80年代,得知澳门将回归,街坊会成员们认为应当联合起来,共同商讨如何推动澳门回归以及回归后的过渡。於是在1983年应运而生。

“回归以后,澳门特区政府特别支持民间社团开展工作,我们有机会不断扩展社区服务职能。”吴小丽说。从成立之初街坊间的守望相助,到为街坊提供全方位社会服务,街坊总会的全面发展得益於回归后澳门逐渐形成的“政府下单、民间服务”的公益模式。吴小丽介绍,街坊总会约七成经费由澳门特区政府提供,其余经费来自基金会和社会捐助。

感恩祖门关怀与支持

有分析指,在提供社会服务上,澳门政府有充盈的财政资金,并始终秉持“合作夥伴关係”理念,在设施、资金、技术及人员上给予民间社团最大帮助,且对社会服务提供不作业务干扰。两者互相尊重、信任的良好关系为澳门民间社团提供高质量社会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身为澳区全国政协委员的吴小丽也感受到中央对澳门的深切关怀。在全国两会上,吴小丽提过有关内地与澳门合作的两份提案。“一个是关於在珠三角和港澳地区建立环保联防机制,现在已经开始落实了;另一个是希望在珠海湾仔和澳门之间建立一条行人隧道,也收到了答覆。国家很重视我们的意见,回复也很及时。”

“内地体量这么大,事情那么多,但我带到全国两会上的每一个建议都能得到认真,及时的回馈和督办。”吴小丽感慨道,中央对澳门真的很关心。

联通政府街坊 做民意代言人

大公访谈丨吴小丽:政府下单 民间服务 街坊满足

图:澳门街坊总会为独居老人服务筹款。受访者供图

除了为街坊提供社会服务,街坊总会也扮演“民意代言人”的角色。“街总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反馈给政府。”吴小丽表示,多年来街总协助并参与政府政策谘询工作,涉及交通、房屋、环境卫生、立法等方面。在街总协助下,居民反映的许多问题都得到解决。

比如,澳门一些老旧居民区地势较低,早年建设时没有去水设施,一下雨就会被水浸,居民饱受困扰,但因责任主体不明,居民跑了十几个部门都搞不掂。经过街总多方努力和协调,问题终於得到解决—政府在水浸多发地段兴建雨水泵站、改善了下水道设施。

“从1988年开始,我们就派出代表参与澳门历届立法会选举,担任议员,并应邀派出骨幹出任政府环保、医疗、教育、交通和社会工作等多个谘询委员会的委员,努力为居民维护和争取合理权益。”吴小丽说,每年特首施政报告出炉前,听取街总意见已是惯例。

今年8月,澳门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候选人贺一诚就落区到街总的绿杨长者日间护理中心与市民交流。吴小丽透露,有向贺生反映养老负担问题,贺一诚当时回应,养老责任一定要政府承担。

长者义工回报社会 冀年轻人爱国爱澳

大公访谈丨吴小丽:政府下单 民间服务 街坊满足

图: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颐骏中心长者义工介绍与国家领导人书信往来情况。受访者供图

今年10月6日,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给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长者义工组的30位老人回信,向他们表示亲切问候和勉励。“习主席关心关怀澳门长者,惦记着澳门的长者,大家心情特别激动,非常感谢习主席回信。”吴小丽说。

据介绍,颐骏中心义工大部分是60岁以上退休老人。这些长者几乎每天过来参与义务工作和社会事务,“他们活得特别开心、很充实、很幸福,也很感恩澳门今天平稳的生活,而这些离不开中央给予的支持。”

习近平与街总的“书信情缘”要追溯到2009年。当年1月10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考察澳门期间,曾与颐骏中心的老人们交谈。同年3月3日,颐骏中心长者义工组给习近平去信表达激动之情。同年3月20日,习近平回信对老人们乐观的精神面貌和爱国爱澳情怀表示欣慰和讚赏。

时光荏苒,颐骏中心长者义工组的老人们仍对当年的回信记忆犹新。今年中秋国庆之际,他们商议再次给习主席去信。信件起草者、颐骏中心长者义工马腾说,“我们很想把‘一国两制’下澳门回归20年来的发展变化、人们生活的幸福富足告诉主席,也将我们身为中国人的自豪骄傲和传承好爱国爱澳精神的决心告诉主席。”

马腾说,这十年澳门发生了沧桑巨变,祖国好,澳门更好,祖国强,澳门更强。“我们要把爱国爱澳的精神传下去,祖国这70年的发展真的不简单,一定要让年轻人都知道,都清楚。”

看好大湾区 拓展跨境服务

大公访谈丨吴小丽:政府下单 民间服务 街坊满足

图: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中山办事处升格为广东办事处剪彩。受访者供图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展开,三地联系前所未有的密切,街总服务的辐射半径也从澳门拓展到大湾区。吴小丽表示,今年初大湾区规划的出台,对澳门来说是一大喜讯,拓宽了澳门人的发展空间和生活空间。目前,街总已在广东中山和珠海分别设立社区服务中心,希望能提供跨境社会服务,推动内地和澳门在社会服务领域扩大交流合作。

2018年11月30日,街总中山办事处在三乡镇挂牌成立,正式成为澳门首个合法进驻中山的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街坊总会中山办事处作为大湾区下的一个合作示范点,是澳门在内地拓展服务的重要里程碑。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未来按国家发展需要,合法成立不同服务实体,扩展更丰富周到的服务。”吴小丽说。

今年11月8日,街坊总会广东办事处横琴综合服务中心在珠海揭牌,这是澳门社团在内地开设的首个综合社会服务项目。吴小丽介绍,横琴中心将有13名澳门街坊总会的资深员工常驻,并直接引入澳门的社工人才、服务项目和服务理念,为在横琴创业、就业、就学、居住、旅遊以及养老的澳门居民及横琴本地居民提供专业化、针对性、精细化的服务。

吴小丽简历

1972年9月

•于香港出生


1994年

•毕业於广州暨南大学日语专业


1999年至2002年

•在澳门中华学生联合总会任职副秘书


2002年至2005年

•在澳门东南学校任职总务主任


2006年

•加入澳门街坊总会


2012年

•出任澳门街坊总会理事长


2013年至2017年

•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2016年至今

•任澳门社会工作局社会工作委员会委员

2017年12月17日

•当选澳门特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9年至今

•任澳门特区政府非高等教育委员会委员


2019年至今

•任拱北闸口海关特邀监督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