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窮的時候,一切的解釋都顯得蒼白無力

年輕的時候一定要野蠻成長,儘早地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未來,才能有機會,做個有溫度的資本家。

我是在2007年大學畢業的,不幸的是在製造業拿死工資,摸爬滾打了10年;慶幸的是我在工作之餘沒有浪費時間,一直在折騰和積累,多元化發展。如今成為一位斜槓青年,資產百分之九十來源於投資,抓住一次又一次崛起的機會。

其實過往,這方面的文章我很少寫。但是,我還是想和年輕人強調一下:趁年輕,一定要奮鬥前置,幹一些別人不想幹的事,幹一些別人不敢幹的事,幹一些別人幹不了的事,這樣你才能快速賺到錢。


當你在窮的時候,一切的解釋都顯得蒼白無力

這是一個只看結果的時代

眼下快過年了,有些公司領導開始約談下屬,關於來年的加薪和獎金,這一塊蛋糕能分多少給你,就看你2019年的表現了。

我相信絕大部分的企業管理者都是憑KPI數據,公平公正的去給員工績效考核的。但是,我們打工者心裡也要有點數,這個社會只有相對公平,沒有絕對公平。

規則是為弱者制定的,而強者只講利益分配。

從過往經歷來看,我前前後後進了大概8家企業工作,老闆給我每年的漲薪多少,我還真不關心。因為,在我職業生涯中最多也就漲過20%,你說這點錢能幹啥!

在這種情況下,我時刻對未來充滿著危機感、也曾焦慮、迷茫過。一直尋求第二收入,第三收入……

這種危機感,對中年人來說,體會更深。很多中年人,都是等有了寶寶之後,才猛然意識到,要扛起一個家,實在是不容易。結婚、買房、養娃這筆賬,在二線城市至少要花300萬。

如果這筆錢,光靠工資收入,一個普通家庭,夫妻收入2萬的來算,除去消費,要存30年。你也許會說,先走一步算一步吧,房貸慢慢還吧,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可是,很多人就是因為被經濟壓力拖垮了。沒有膽量去創業,失去了一次又一次成功的機會,當初不是沒有夢想,只是創業萬一虧了怎麼辦。

最後,夢想永遠是夢想,事業再也起不來了。

但是,作為一個有夢想的人,就是要奮鬥,就是要有事業,如果你不敢於挑戰,不去努力是不管用的。

就像你爬山的時候,就算你不看那個山頭,你只要知道自己在向上爬,只要你爬的路是對的,你到達山頭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也就是說,我們的未來掌握在自己手裡,不去為未來提前做準備,沒有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心態,等到賺不到錢,中年以後,職場上只有忍氣吞聲的被老闆壓榨,人到中年活得不如狗,真的。

只要窮,一切的解釋都是蒼白無力。

儘管你在某個行業很努力,但這是一個只看結果的時代。

當你在窮的時候,一切的解釋都顯得蒼白無力

被社會淘汰的那一批人

再挖一層,如果你這幾年在工作上很拼,但不在一個好的平臺上發揮,那麼結果也會有很大的差別。

比方說,我上次在公司接到一位同學的電話,有一點讓我記憶深刻,他說經常看我發的朋友圈,發現我這幾年成長的特別快,每年都有大變化,特別羨慕可以在一二線城市發展,見識比他們三四線城市大多了,有些東西沒看懂怎麼回事,等看懂後別人就已經賺了很多錢了,風口也就過了。

他現在每天上班、下班,好無趣,也想創業或進一個大公司,可小城市沒有大的舞臺,力氣沒處使。

我特別能理解他的感受,如果沒有事業,現在做的工作看不到未來,始終沒有個好的職位和發展,那麼人到中年就特別焦慮,在單位被壓榨,沒有體面的收入在家裡也受氣,在朋友面前也很少聚,總覺得low。

真的,不僅身體累,心更累。

其實,年輕人焦慮點,保持警覺,沒什麼不好。

焦慮屬於精神的飢餓感,適度焦慮,有助於思維的敏感,更早些知道,未來哪些機遇要抓住,哪些坑要避免。

因此,在危機到來之前,我們就該提前有所準備,這包括不斷地學習、接受培訓,使自己的知識結構不老化。

只有把認知提高了,才能看準時代的發展趨勢

在選擇的時候,我們才有這個Power去有潛力的行業發展。幾年後,依然走在大眾的前面。否則,你只是這個時代紅利期的旁觀者,漸漸淪為社會的底層!

最後,很有可能你就是被社會淘汰的那一批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