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十堰这对夫妇一把扫帚“扫”上新四板 年销售额超4000万

「十堰」十堰这对夫妇一把扫帚“扫”上新四板 年销售额超4000万

汪令霞(中)展示产品


楚天都市报 记者 周萍英 见习记者 樊碧波

一把扫帚,带动当地15个乡镇1.98万户群众走上致富路。

在湖北省总工会主办的第二届“工友杯”创新创业大赛中,十堰市郧西恒达扫帚合作社推介的“工艺扫帚产品升级及规模化生产项目”,展示了小扫帚的大能量。


建筑工地打工发现商机

郧西县观音镇黄土梁村,恒达扫帚合作社总经理汪令霞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合作社有90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1500平方米的仓库,在全县14个乡镇41个村种植“铁扫帚”面积28380亩,今年销售额超4000万元。

汪令霞早年在外打工时发现,建筑工地上用的一种扫帚,既坚韧耐用不像老家高粱扫把那样怕水掉籽,“这不就是我们屋前屋后田间地头长的杂草吗?原来叫铁扫帚啊。”1999年春,汪令霞和丈夫胡朝柱果断回到郧西,先是在村里试种十几亩铁扫帚,当年净赚几万元。


扩大规模从县城卖到国外

“他主外,我主内。”汪令霞和丈夫分工明确,丈夫胡朝柱在外跑销路,汪令霞就在家里扎扫帚。

铁扫帚梗条枯硬,没有工具,汪令霞用最传统的方法,靠腰部的力量勒紧一根根扫帚条,再逐一打结绑好。每天忙完,她的手掌被勒得通红,腰部酸疼不已,时间一长,便患了腰间盘突出和脊柱炎。

胡朝柱则一根扁担走遍郧西县城大街小巷。碰到一家杂货店就去谈试销,学校、环卫城管、建筑工地……“刚开始,一天能卖十几把。半年后,一天能卖50多把。一年后,一天能卖100多把。”渐渐地,汪令霞的扫帚竟不经意间占领了郧西过半市场。

2009年,恒达扫帚专业合作社成立。她从湖南引进铁扫帚良种,免费为村民提供铁扫帚种子、化肥、农药和技术服务,生产的扫帚一律按保护价收购。扫帚销售区域也扩大到全国十多个省市。合作社也吸纳了120多名残疾人就业,甚至县城下岗工人也到村里来打工。据统计,合作社今年带动15个乡镇1.98万户村民致富,其中贫困户8240户。

销量大长,也打造出“胡扫匠”等自有品牌,就在上个月,合作社还在新四板敲响了上市金钟。

汪令霞展示了她新开发的宝贝。记者看到,风铃、高粱秆画、痒痒挠、锅刷、床扫等工艺品不仅富有民族特色且兼具实用性。“今年万圣节,我们的魔法扫帚还卖到了欧美国家。”汪令霞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报料微信关注:13807280110,报料电话:0719-81101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