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名社区矫正对象的无声较量

与一名社区矫正对象的无声较量

在监狱工作期间,只要走进监狱二道门,走进监区,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与罪犯针锋相对的较量。

到了社区,这样的感觉淡化了,面对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四类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社区服刑人员,较量,斗争的意识慢慢被管理、教育的观念所替代。

到司法局工作三个月,前往司法所直接与社区服刑人员交流的机会,虽然不少,但诚然不多。

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与社区服刑人员的较量,主要体现在无声的网络上。

最近,我就在网上与一名社区服刑人员较上了劲,开展了一番斗智斗勇的较量。

在日常检查中,我发现了这样一名服刑人员,她每个月几乎都要请假去一趟外省,理由是看病。每次时间不长,一般是三天。按时走,准时回,请假手续完备,看起来毫无问题。

说实话,对于这样的罪犯,我一般不会关注,各类异常数据,也基本不会将这样的人凸显出来。

那么她是怎么进入我关注视野的呢?

原因在于,我每天都会看当日的请假外出人员和近期的请假审批表,她的名字连续三次被我看到,于是我就是想知道,这个人到底为何总是请假。

我查看了她第一次请假的记录,里面有一张三甲医院的出院小结,内容大概是有过晕倒的情形,经过诊断,入院治疗后效果较好,同意出院。并且在小结最后还备注了一行,有皮肤炎症,建议前往皮肤科就诊治疗。

在这张出院小结做出的第二天,她就请假坐飞机去了外省,理由是看严重的皮肤病,而后的几次,请假的理由均是,皮肤病复诊。

问题到这里,慢慢就出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监控,我发现:

一是她只是有皮肤炎症,在户籍所在地三甲医院没有任何治疗的情况下就前往外省治疗,显然不妥;

二是历次前往外省的过程中,看病情况,诊断情况,治疗情况均没有相关资料上传网络平台;

三是外省诊断出的溢脂性皮炎是最为普通的皮肤病,为何每次还要去外省复诊;

四是根据她的每次请假时间,我对这些时间进行了定位轨迹分析查询,发现她出入的地方,都是工商局、各大医药公司和科研院所;

五是根据档案显示,她服刑的罪名是单位行贿,服刑前是一家医疗器材公司的负责人;

六是当我要求查看本次外出请假就诊的看病记录时,她当天在外省医院开了一瓶皮炎平药膏。

综合以上信息,我开始对这样一名社区服刑人员请假外出的动机及原因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于是,我就开始将这个人列为我每日重点关注对象。

当这位服刑人员再一次提交请假手续的时候,我看了一眼,理由是皮肤病严重,外出复诊。

随即,我便将我掌握的相关情况,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相关区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局,要求矫正局通知司法所立即安排人对于这名服刑人员请假情况进行调查。

下午,司法局发来回复信息,经过调查确认,该服刑人员存在小病虚报大病,骗取请假机会,并且在请假看病期间,处理与治疗无关的公司业务行为,现已对该服刑人员进行了警告处理和训诫谈话,对其今后请假申请进行从严审核。

我估计,面对这个处理结果,这名服刑人员也未必能够搞清楚,在她看来天衣无缝的计划里,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社区矫正对象由于身处开放的社会环境中,面对社区矫正管理要求,很多人都会想方设法寻求办法,规避风险,享受本不该享受的处遇。

在这里,真心奉劝有这样想法或者正在如此实施的社区服刑人员一句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千万不到等到被发现了,被处理了,被收监执行了,才后悔不已,痛苦万分。千万不到等到那个时候,才感受到能够在社区服刑已是多么的幸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