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F黑科技,不懂得看看這篇文章(附受益股)

TOF黑科技,不懂得看看這篇文章(附受益股)

近期炒作的TOF(Time of Flight,飛行時間),源於上面的消息。今天給大家簡單科普一下TOF,目的是讓你對題材瞭如指掌,盤中能夠做到對於行業消息和個股之間的條件反射。

TOF黑科技,不懂得看看這篇文章(附受益股)

其實TOF不是新技術,目前華為Mate 30Pro 和VIVO 等手機的攝像頭已經都用上了。

這個特殊的3D攝像頭,簡單的理解,他就是手機用來感知三維世界的眼睛。

以華為Mate 30Pro為例:就是利用前置TOF攝像頭來識別人的手勢,達到隔空操縱的神奇。例如,餘承東在下面發佈會的展示:

TOF黑科技,不懂得看看這篇文章(附受益股)

雖然目前可應用的領域略有些雞肋但是未來想象力還是很豐富的,例如5G的一些AR/VR場景。想象一下:網購衣服,只要用手機掃一下自己,手機就知道你的身材了,直接為你虛擬換上不同的衣服,供你選擇。試它100件都是分分鐘的事。進入正題,

1. TOF工作原理是什麼?

答案:TOF組件發射紅外光,當光遇到前面物體的時候,就會被物體反射回來,被手機的傳感器接受。根據紅外光飛行來回的時間,計算物體的深度信息。

如下面的圖,不同深度的點,返回傳感器成像是不同的。根據不同的亮度信息,可以計算景深。

TOF黑科技,不懂得看看這篇文章(附受益股)

其實還有個3D感知的技術,叫做結構光。不同之處是,結構光技術它發射的是有特定結構特徵的紅外光,根據這些反射回來的結構特徵的變化來計算物體的3D深度,具體就不說了,不是本文的重點。其實早在蘋果X就已經配置了前置3D攝像頭,用來做臉部識別。他採用的就是結構光技術。

2. 蘋果為什麼前置用結構光,而將來配置的後置攝像頭用TOF?

答案:因為結構光技術有限制,識別距離在0.2到1.2米之間。而對比結構光,TOF識別距離可以從0.4到5米。但TOF也有他自己的缺點,就是功耗大,導致發熱量大,分辨率較低,3D成像精度低。

3. 目前華為Mate 30 Pro,前後都選擇用TOF,為什麼呢?

答案:從供應商角度,不同的技術,會增加不同的供應商,成本增加。其次,TOF成本10美元左右,結構光技術成本20美元。便宜了一倍啊。。

最後說說產業鏈,看看下面TOF原理圖,分為發射端和接收端。

TOF黑科技,不懂得看看這篇文章(附受益股)

TOF的發射端包括:VCSEL(垂直腔表面發射激光)+ Diffuser,TOF的接收端包括:成像鏡頭,窄帶濾光片,圖像處理芯片,下面挨個說一遍(對上市的公司,我們用了黃色重點標識):

A. VCSEL:紅外光源發射器。設計基本上都是美日壟斷,製造封測主要是臺灣。蘋果就是穩懋做的。國內的第二梯隊有縱慧(華為主供)和

光迅科技

B. 成像鏡頭:大力光(華為前後,蘋果),舜宇光學(華為前置),瑞聲科技,聯創電子

C. 窄帶濾光片:只讓紅外光通過,過濾其他可見光。全球主要的就兩家,美國的VIAVI和中國的水晶光電$水晶光電(SZ002273)$。

D. 紅外截止濾光片:五方光電(一般攝像頭需要紅外截止濾光片,TOF裡面有了窄帶濾光片,是否還需要紅外截止濾光片,不確定,有知道的,告訴我)

E. CIS:索尼獨大,三星位居第二。豪威第三(韋爾股份$韋爾股份(SH603501)$)。據 IC Insights 最新報告指出,到2021年時,世界 CMOS 影像傳感器(CIS)市場規模將達到 159 億美元,年出貨量則逼近 80 億顆,而促進CIS增長核心的主要原因就是TOF。近期業內也宣佈CIS開始缺貨了。專門做

CIS封裝的有:晶方科技和華天科技

F. 攝像頭模組:歐菲光$歐菲光(SZ002456)$(華為前後,蘋果),舜宇光學(華為前後),立景(華為前置),丘鈦科技(華為前置)

FOMC

簡單說說FMOC會議,12月美聯儲如期沒有降息,我記得9月份時候的點陣圖,就預示著降息空間的底線在1.5-1.75%。10月份的時候,最後一次降息的FOMC,連最大的鴿派James Bullard,投票建議也只是降25個基點。也就預示著近期沒有進一步降息的空間了。下面是9月和12月份點陣圖,大家比較一下。(作者:宇你談市)

TOF黑科技,不懂得看看這篇文章(附受益股)

TOF黑科技,不懂得看看這篇文章(附受益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