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大一次性清退143名博士生,到高校“混學位”已無可能

2018年11月,“2018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發出強烈信號,“加快‘雙一流’建設,實現內涵式發展”,教育部相關司局負責人明確提出大學要實現三個“一去不復返的日子”

讓一部分學生天天打遊戲、天天睡大覺、天天談戀愛,“醉生夢死”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讓一部分教師“認認真真培養自己、稀里馬虎培養學生”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讓一部分學校“領導精力投入不足、教師精力投入不足、學生精力投入不足、資源配置不足”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這三個“一去不復返”的核心是,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不能再混日子了。



河北工大一次性清退143名博士生,到高校“混學位”已無可能


一年過去了,效果如何?四個字:讓人震驚!如果說,一開始,一些人還不以為然的話,那麼隨著一項又一項措施的出臺,現在,許多夢中的人已經完全清醒過來。在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取消“清考”逐步落到實處的過程中,教育部又出臺《關於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訂立了教授上課、消滅“水課”、取消“清考”等硬規矩,高校確實是管理“嚴起來”、畢業“難起來”、課程“優起來”、學生“忙起來”了,“混大學”已經沒有了空間。


河北工大一次性清退143名博士生,到高校“混學位”已無可能


從上半年到下半年,合肥工大清退46名研究生,廣州大學清退72名研究生,深圳大學清退317名研究生,清華大學勸退2名博士生,中南林大清退29名博士生、22名碩士生、284名非全日制碩士生……清退逾期研究生的新聞不斷曝了出來,印證了“三個一去不復還”並非一句空話。


最近又傳出重磅消息,11月28日延邊大學發佈“研究生退學決定公告”,宣佈對136名研究生予以退學處理,其中博士14名、碩士122名,原因是逾期未能完成學業,其中入學時間最早的是2005年,長達14年之久都未能畢業。還有一位1966年出生、2006年入學的博士生,年齡已達53歲,幸好是男生,否則也該退休了。


更重磅的消息來自河北工業大學。10月10日,河北工大發出《關於逾期博士碩士研究生結業工作的通知》,於10月10日至10月15日接受超期研究生結業申請,在規定的最長學習年限內,修完教育教學計劃規定內容,成績合格,但畢業論文未完成或答辯未通過的准予結業,在此期間內未申請辦理結業或退學的,將予以退學處理。


河北工大一次性清退143名博士生,到高校“混學位”已無可能


讓人震驚的是這個通知附件“超期博士名單”,共計143名,全是博士生。一次性清退143名博士生,確實空前,力度罕見,算得上壯士斷腕。河北工大規定的學習年限是:碩士研究生最長為4年,博士研究生最長為6年。


在這143名博士生中,2009年入學的1名,2010年入學的7名,2011年入學的24名,2012年入學的50名,2013年入學的61名。入學最長的已達10年之久,確實印證求學之路漫漫,也非常艱辛。


河北工大的力度有多大?算一算賬,看一看數據就一清二楚。以2011年、2012年、2013年為例。2011年,招收博士生117名,此次清退24名,佔比21%。2012年,招收博士生119名,此次清退50名,佔比42%。2013年,招收博士生119名,此次清退61名,佔比61%。截至2019年9月,河北工大共有在讀博士874人,一次性清退143人,佔在校博士生的16%。這是何等力度!到目前為止,沒有哪所高校能夠與之相比!


河北工大一次性清退143名博士生,到高校“混學位”已無可能


多少來,人們有一個印象,文科博士畢業易、工科博士學成難,因為認為文科博士“水”,工科博士要“實”。這個印象並非毫無事實依據,而是來自身邊攻讀博士之人的結果。前些睥,許多單位都要鼓勵在職工人員去讀博士,結果是,雖然多數如期畢業,雙證到手,但也有少數考上工科博士的要麼學不下去中途折返而退學,要麼學到最後有學歷而無學位,考上文科博士的則鮮有這種情況,都是一帆風順。內行人說,工科博士畢業學位論文有硬標準,而文科沒有。是不是這樣,外行們無法斷定。但是,從河北工大工科博士的淘汰率來看,工科博士確實不易,含金量極高。


從河北工大此次清理情況看,並不是現在才如此嚴格管理。從數據看,河北工大一直如此,足見河北工大學位把關之嚴。你看,2011年,21%的博士生未能畢業;2012年,42%的博士生未能畢業;2013年,61%的博士生未能畢業。這是七八年前的情況,而且是一年比一年嚴格,現在只是進行集中清理而已。僅此一點,就應該向河北工大的嚴格把關點贊。如果所有大學都能做到這一點,那是多麼好的一件事啊。


河北工大一次性清退143名博士生,到高校“混學位”已無可能


河北工大也是很有名氣的



一是歷史悠久。源於創辦於1903年的北洋工藝學堂,1904年改稱直隸高等工業學堂,1929年改稱河北省立工學院,1950年更名為河北工學院,1951年與北洋大學合併為天津大學,1958年又復建河北工學院,1962年合併了天津工學院(由當時的天津機電學院、天津建築工程學院、天津化工學院合併組成),1995年更名為河北工業大學。


二是情況特別。它是河北省唯一一所211高校,也是全國唯一一所“異地辦學”211大學,隸屬河北省,校址卻在天津市。僅此一點,幾乎被全國大學生所知曉,不想出名都難。


河北工大一次性清退143名博士生,到高校“混學位”已無可能


三是實力很強。河北工大現已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重點建設方向是“先進裝備工程與技術”學科群。擁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擁有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0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學校現有專任教師近1600人,在校生近35000人。


四是學風嚴謹。河北工大的校訓是“勤慎公忠”,這四個字非常獨特,很有特色。四字何解?是這樣的。1903年,當時的北洋工藝學堂“以發明工業為宗旨,以期為國而思,握實業界之霸權”為旨,逐漸築起“興工富國”夢想。上個世紀30年代,魏元光放棄美國優厚待遇回母校任教,1926年開始執掌學校,一直倡導“勤以治學,慎以立身,公以對人,忠以處事”的精神,後又進一步解釋為“勤者,辛勤勞動,刻苦鑽研;慎者,精心作業,精心操作;公者,大公無私,廉潔奉公;忠者,熱愛祖國,敬業盡職”。河北工大校名幾經變化,但“勤慎公忠”的校訓一脈傳承至今。


河北工大一次性清退143名博士生,到高校“混學位”已無可能


今年,許多高校發佈了退學公告,清退的博士一般為個位數,即使是十位數,也不過是一二十人。河北工大一次性清退143名博士生,在全國應該是第一家,足見其治學之嚴,大部分還實際性的科研成果或者畢業論文沒有完成發表。關於這個問題,大家如何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