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31比殲-20更適合航母艦載?多條理由證明,這或許是想多了

FC-31是沈飛開發的一款中型五代機,前後歷時19個月,期間多次得到了成飛的技術協助,典型就是DSI進氣道。這個進氣道目前國內只有成飛才掌握了大量技術,沈飛一直都在鑽研傳統進氣道,對此根本沒有多少技術儲備。

FC-31比殲-20更適合航母艦載?多條理由證明,這或許是想多了

本來好好的一個項目,但是在沈粉的吹噓下,竟成為了一款"宇宙神機"。尤其是FC-31比殲20更適合航母艦載的論點,更是成為了一大笑點。實際上,FC-31戰機真正適合的是小國對大國"非對稱"戰爭下摧毀敵方空優,而不是如此。

FC-31比殲-20更適合航母艦載?多條理由證明,這或許是想多了

對於我們來說,選擇艦載機有著很多複雜考慮的條件。首先之一就是起飛重量。在沒有彈射器協助下,中型機滑躍起飛無論是航程還是作戰半徑都會有很大的縮水。即使是重型機底子的殲15戰機,在105米短點起飛時,一般也只能維持在28.5噸~30噸的最大起飛重量。

FC-31比殲-20更適合航母艦載?多條理由證明,這或許是想多了

如果中型機的FC-31登艦,原本作戰半徑也就1200~1250千米,進一步縮減那就不足1000千米,這對我們來說根本不夠。現在我們追求本身就是大航程遠半徑作戰,FC-31無論如何都難以滿足艦載的需求。

FC-31比殲-20更適合航母艦載?多條理由證明,這或許是想多了

當然,即使是殲20戰機,也很難做到航母艦載。目前,航母艦載機正在研發,如果是以殲20戰機或者FC-31戰機的基礎上改裝衍生的話,相關信息早就披露了,也不會等這麼久。所以,新型航母艦載機,必然會是一款新研製的項目。

FC-31比殲-20更適合航母艦載?多條理由證明,這或許是想多了

對於新項目而言,在設計之初就需要考慮到航母的適配,以及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新技術進行適應,提前預留換裝空間,這對於我們來說,著實是個不小的壓力。當然,這也恰恰驗證了我們對新戰機的迫切需求。預計不久後,新戰機項目便可以誕生了。

FC-31比殲-20更適合航母艦載?多條理由證明,這或許是想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