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緣》顧太太:有一個大事糊塗的母親,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文|水潤

一對姐妹花,兩段傷心情

張愛玲的小說當中,《半生緣》翻拍的次數算比較多的了,很多大牌明星都演出過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電影或者電視劇。

《半生緣》顧太太:有一個大事糊塗的母親,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書中的感情糾葛比較多,有很多三角甚至四人糾纏的戀情;另一個原因是顧曼楨和顧曼璐一對姊妹花的人生太過跌宕起伏,也很有話題感。

遺憾的是,這對姊妹花的感情最終都以悲劇收場,特別是妹妹顧曼璐更是讓人心疼。

小說中姐姐顧曼璐早早就扛起了養活一大家六七口人的重擔,為了生活她不得不做舞女,最終淪落為一個風塵女子。

顧曼璐和祝鴻才的婚姻更是迫不得已的無奈之舉,因為像她那樣的經歷和出身很難找到正經人家,只能退而求其次,和情場浪子們湊合搭夥過日子。

而這一切又給妹妹顧曼楨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噩夢,在被姐姐和姐夫合夥陰謀監禁期間,她的男朋友已然結婚,兩個人難續前緣。

《半生緣》顧太太:有一個大事糊塗的母親,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上學時候涉世未深,讀《半生緣》的時候認為兩個人的悲劇主要是命運使然,是上天那隻看不見的手在捉弄他們。

等到結婚為人父母之後才明白在姐妹兩人悲慘的背後,她們的母親顧太太的表現實在讓人失望。

對任何一個年輕人來說,一個不負責任的家長實在是生命中最大的不幸!

我常常在想:

假如換作另外一個母親,碰到同樣的事情應該怎麼樣去做呢?

面對兩個女兒的悲劇,難道顧太太的良心始終沒有感到內疚過嗎?

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顧太太糊里糊塗又略帶可憎的做法是如何把兩個女兒的美好人生給親手毀掉了。

《半生緣》顧太太:有一個大事糊塗的母親,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她把自己的大女兒送進了煙花場所,讓顧曼璐從小就走上了一條無法回頭的路。

顧家原本的日子還不錯,曼璐和曼楨的父親在一家書局裡做職員,雖然是一個清水衙門,但好在薪水比較穩定,一家人生活得其樂融融。

顧先生和顧太太一起生養了四五個孩子,上面兩個就是曼璐和曼楨,下面還有幾個弟弟妹妹年齡比較小,除此之外顧家還有另外一個人就是曼楨的老奶奶顧老太太。

這樣的日子和家庭結構,在過去的歲月裡算非常普遍,是個典型的小市民家庭。

如果一切正常的話,等到前面兩個女孩出長大成人,顧家的日子就會變得輕鬆很多。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福禍,在姐姐顧曼璐初中還沒有畢業的時候,父親顧先生就因病去世了。

準確來說,那一年顧曼璐才16歲。

過去人結婚和生育孩子的年齡都比較早,按照正常的婚育年齡,顧太太這時候的年齡應該在40歲左右。

這個年齡段是一個女人對社會認知更加成熟的階段,處理事情應該更加冷靜和理智。

面對家庭的突發狀況,顧太太作為家長應該責無旁貸地扛起整個家庭的重擔,而不應該讓尚未成年的顧曼璐挑起生活的大梁。

最合理的安排應該是讓當時身體還非常健康的顧奶奶操持家務,顧太太自己去社會上找份事情來做。

當然為了後面更多孩子的學業和生活不受大影響,大女兒顧曼璐的學肯定是要停的,不過以她16歲的年齡只能讓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才行。

小說中的情況我們都知道,顧太太安排大女兒顧曼璐出去找事做,而自己則始終貓在家裡沒有出門。

一個涉世未深的小女孩,既沒有一技之長又沒有生活技能,要挑起這麼一大家子的重擔,實在是勉為其難了!

《半生緣》顧太太:有一個大事糊塗的母親,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另外還有一個退而求其次的辦法,那就是舉家遷回老家六安,也就是回到小說中另外一個關鍵人物張豫謹生活的地方。

張豫謹是顧家的遠房親戚,顧先生在世的時候就非常看好和喜歡他,並且有意把自己的大女兒顧漫璐許配給他。

兩個年輕人小的時候也曾經在一塊相處過一段時間,家裡人甚至接受了他們的早戀。

在顧太太和顧先生心中他們就是一對金童玉女,是那麼的般配,走在一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其實顧先生去世之後,顧太太如果實在感覺自己在城市中生活的壓力太大,完全可以回到六安的鄉下,那裡還有他們的田產和宅子,他們甚至專門花費錢財安排人幫忙照看。

關鍵的是那裡有張家在,相信按照以前的情分,大家會互相照顧一起度過這個人生難關,最起碼顧曼璐的感情有一個寄託和歸宿,不會最終悽悽慘慘地了卻一生。

《半生緣》這本小說自己看了不下三五次,每當自己看到這裡的時候,腦海裡總會浮現出另外一個老太太,她就是《紅樓夢》中的劉姥姥。

劉姥姥當年遇到的情況比顧太太更要麻煩,她沒有兒子,丈夫去世之後只好勉強寄託在女兒家裡養老,但是女婿個人能力非常一般,家裡經常窮得揭不開鍋,吃了上頓沒下頓。

為了整個家庭的生活,劉姥姥豁出自己的老臉不要去求爺爺告奶奶,終於和當時正處在富貴中的榮國府攀上了親,把一家人的生活安排的妥妥當當。

顧太太要是有劉姥姥一半的人生大智慧和做人的原則,也斷不會親手把自己的大女兒推向火坑,何況還有二女兒更加遺憾的命運?!

《半生緣》顧太太:有一個大事糊塗的母親,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如果說對於顧曼璐的前途,顧太太尚且有一絲迫不得已的話,那麼對於二女兒顧曼楨的人生大事,她簡直就是一個糊塗蛋!

人生就是這樣,一環套一環,環環緊相連,有時候走錯一步,就會一直錯下去。

遺憾的是這句話在顧家兩姊妹的人生命運上得到了非常慘痛的驗證。

在姐姐顧曼璐的資助之下,妹妹顧曼楨終於學成畢業,她下決心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養活一大家人,再苦再累也不在乎。

不過在顧曼楨剛剛進入社會的這個時間段,吃青春飯的姐姐顧曼璐很快就要進入年老色衰被圈子徹底淘汰的關鍵節點。

於是姐姐顧曼璐計劃趁自己尚有幾分姿色找一個人來安頓後半生,祝鴻才就這樣開始進入了兩姊妹的人生之中。

可憐顧曼楨的悲劇從這時候起就埋下了隱患,因為色膽包天的祝鴻才從進顧家門的第一天起就不懷好意,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始終惦記著他的這位“二妹”。

後來因為姐姐顧曼璐無法生育,又想留住祝鴻才的心,被迫答應了丈夫的無恥要求,對自己的親妹妹下了黑手。

《半生緣》顧太太:有一個大事糊塗的母親,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整個事情顧太太都是清楚的,可惜事情發生之後她沒有想辦法去解救自己的二女兒,而是為虎作倀,默認了顧曼璐和祝鴻才夫婦所犯下的罪惡。

《半生緣》小說中,張愛玲在這裡花了很大的篇幅來描寫顧太太前前後後的心理變化和思想鬥爭,把她做人沒有大是大非的形象刻畫得非常生動。

在悲劇發生之後的第二天,顧太太去到大女兒家中找人,結果顧曼璐用事先準備好的大把錢財穩住了母親的心,並且很快安排了後事,讓他們儘快去外地生活。

在顧太太返回家的時候,顧曼楨的男朋友沈世鈞正在大門口著急地守候,她原本還在猶豫怎麼去告訴沈世鈞這件事,結果掏鑰匙的時候碰到了那厚厚的一摞錢,瞬間就改變了主意。

小說中這段寫得實在太精彩:

她伸手到口袋裡面去拿鑰匙,一摸,卻摸到曼璐給的那一大疊鈔票。那種八成新的鈔票,摸上去是溫軟的,又是那麼厚敦敦的一大疊。

錢這種東西,確實有一種微妙的力量,顧太太當時就有了一種感覺……

顧太太實在糊塗啊!

那可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就為了這麼一點錢財,她就徹底被收買了。

隨後她一問三不知,很快糊弄走了沈世鈞,讓顧曼楨徹底失去了被解救的機會,也失去了一輩子的幸福和愛情。

《半生緣》顧太太:有一個大事糊塗的母親,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小說最終的結局,顧太太的大女兒顧曼璐因為職業的原因,年紀輕輕就生了非常嚴重的婦科病,早早去世了,二女兒顧曼楨則心灰意冷,強顏歡笑地活在這個世界上。

晚年的時候,顧太太幾個兒子的家裡條件都不大寬敞,大女兒死的早,她想去二女兒家中生活,但是不受待見。

顧曼楨從內心深處記恨他的母親,根本沒把她當回事。

張愛玲曾經在另外一本小說中寫過一句話來概括這一類人:

最可厭的人,如果你細加研究,結果總髮現他不過是個可憐人。

是的,像顧太太這樣所謂的可憐人的確有他們的可恨之處,他們不配為人父母,任誰攤上這樣的父母,人生的不幸都是註定的!

《半生緣》顧太太:有一個大事糊塗的母親,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