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縣:盤活土地謀發展 雪峰山下繪藍圖

洞口縣位於湖南省中西部地區,居資江上游、雪峰山脈東麓,是全國14個連片特困地區之一---武陵山片區的普通山區農業縣。全縣土地面積近2200平方公里,總人口89萬人,農業以糧、果、豬、茶為主。由於多為丘陵山地的地貌特徵和地處衡(陽)邵(陽)乾旱走廊的自然條件,加之農業長期投入不足,使其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窪地”。


為加快脫貧奔小康進程,洞口縣農業綜合開發堅持從改善基礎條件,推動土地流轉入手,通過持續推進中低產田改造和大規模高標準農田建設,山下建良田、山上興產業,在“盤活”土地資源上做足了文章。基礎生產條件的改善,促進全縣15萬畝水田和27萬畝旱土及山地實現流轉,相繼建成40萬畝優質稻基地,2萬畝有機稻基地,7萬畝標準化雪峰蜜桔基地,5000畝富硒茶基地。同時成功探索出“企業+合作社+農戶”強強聯手的農業綜合開發“洞口模式”,得到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為縣域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治水改土促流轉 沼澤地上建良田

進入21世紀以來,由於仍然採用一家一戶分散種植和粗放經營的生產方式,使得洞口縣農業的比較效益愈來愈低,農民種田積極性嚴重受挫,良田“雙改單”甚至拋荒現象日趨嚴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停滯不前。
如高沙鎮竹塘、社山兩村位於蓼水灌區紅巖總幹旁的1000多畝連片水田,由於地下水常年浸漬,人畜進不去,有田卻無法耕種。又蘭鎮大坨壠的2200畝水田,也由於排水不暢,慢慢變成了沼澤地。而連接高沙、石江、竹市、又蘭四鎮大田壠的近10萬畝良田,則因灌溉設施不斷老化,灌溉面積逐步萎縮,原來的噸糧田慢慢變成了“望天田”。有田種不了,許多農戶只好外出打工。


耕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更是發展現代農業最重要的物質基礎。面對如此尷尬的局面,洞口縣農發辦意識到,農民之所以不願種田,癥結在於生產條件差,比較效益低。要調動農民種田積極性,必須把基礎設施建設好。為此,從2009年開始,他們把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工作的重點,堅持按水系(灌區)、流域進行整體規劃,逐年推進實施。近十年間,共爭取上級土地治理項目資金16381萬元,先後實施了南泥、木山、光衝等3箇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南水、新屋、茶鋪等7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以及大業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通過採取水利、農業、林業、科技等綜合措施,共改造中低產田1.71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10.05萬畝,使項目區旱、澇、漬等主要生產障礙因素基本排除,生產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昔日荒蕪的農田重新煥發了生機。
養地的目的在於用地。為了提高土地的產出效益,縣農發辦又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了加快土地流轉,發展規模經營上。高沙鎮竹塘、社山兩村的1000多畝連片水田在完成治理後,縣農發辦先後組織三家合作社到現場考察,最後洞口縣優質糧食專業合作社以每畝每年300斤稻穀承租5年,當年實現畝產稻穀1500斤,畝利潤突破300元。成功的嘗試,使農發辦一班人更加堅定了盤活土地資源的決心和信心,項目區基礎設施的改善,也使得眾多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前來承包土地發展規模經營。

南泥、南水和木山中低產田改造項目竣工後,雪峰貢米、香芝然米業兩家糧食加工企業在項目區共連片流轉土地13800畝,建立優質稻生產基地,與糧食生產合作社和當地農戶簽約發展訂單生產,較好地實現了農企雙贏。基地建設還在周邊村組催生出6個規模養豬場和總面積3000畝的特種水產養殖帶,使養殖戶的畝純收入由原來的8000元,提高到現在的2.2萬元。如今,高標準農田建設到哪兒,土地流轉就跟進到哪兒,項目區成為土地流轉移動的旗幟,“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洞口模式”,成為全省農業綜合開發的新亮點。

山地開發挖潛力 特色產業助增收

洞口縣素有“六山半水兩分田,分半道路和莊園”之說,山地佔據了全縣土地面積的“半壁多江山”。因此,發展農村經濟,重點在山地,難點在山地,希望也在山地。為了打造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洞口縣農發辦在“山下建良田”的同時,又決定盤活山地,發展特色林果業。從2011年開始,他們每年切塊15~30%的土地治理項目資金,用於改善旱土和山地的水利及交通條件。2015年又向上級爭取資金1974.5萬元,在茶鋪茶場山地建成3000畝雪峰蜜桔優勢特色產業園,為全縣發展山地優勢特色產業樹立了樣板。


經過八年的不懈努力,農業綜合開發共連片治理山地7.8萬畝,先後扶持古樓雪峰雲霧茶專業合作社實施了600畝優質茶種植基地改建項目、80畝優質茶苗圃基地新建項目、500畝優質茶種植基地擴建項目;扶持茗峰金銀花開發專業合作社實施了600畝金銀花種植基地改擴建項目;扶持羅溪國有林場和德鑫農林發展有限公司分別實施了2000畝和3000畝油茶豐產林基地示範項目;扶持醪田薯業專業合作社實施了1000畝高產紫薯種植示範基地擴建項目;扶持辣妹子食品有限公司實施了5000噸柑桔罐頭加工擴建項目等,為柑桔、茶葉、紫薯、油茶、金銀花等山地特色產業的發展壯大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洞口縣是湖南省蜜桔主產區,由周恩來總理親自命名的“雪峰蜜桔”,果型扁圓,色澤鮮豔,皮薄光滑,開果芳香四溢,入口味甜如蜜,其上等品質曾享譽中外。得益於農業綜合開發的連續和重點扶持,尤其是山地生產條件改善後,各種新型經營主體紛至沓來,使“雪峰蜜桔”種植面積迅速擴大,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大水項目區3200畝旱土和山地經過改造, 其中的2200畝很快被3家柑桔合作社流轉,現已成為全縣優質雪峰蜜桔生產基地,畝產值達到12000元,社員收入均超過10萬元。如今,全縣蜜桔種植面積超過15萬畝,歷史最高產量達14萬噸。“雪峰蜜桔”己成為洞口人民心中的“甜蜜事業”。

農企“聯姻”謀發展 強強聯手獲“雙贏”

“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洞口模式”,其核心在於強強聯手,互惠共贏。而促進龍頭企業和合作社“聯姻”的紅娘,正是洞口縣農業綜合開發。近8年來,縣農發辦通過項目扶持,共培育了128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了8家農產品加工企業,在實現農企雙贏的同時,有力推動了縣域經濟的發展。
洞口雪峰貢米有限公司與以種糧大戶舒小云為首的優質糧食合作社簽訂了8萬畝訂單生產合同,合作社採取“五統一”的生產和管理模式,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提高了產出率和收購價,使訂單農戶收益比當地農民高出10%。“雪峰貢米”也因有了充足的糧源而不斷開拓市場,企業逐步做大做強,現已成為年產值過2億元的龍頭企業。
洞口古樓雪峰雲霧茶有限公司分別與大溪、大屋茶葉合作社簽訂1000畝、600畝茶葉基地訂單生產合同,公司生產規模提升了125%。茶鋪柑桔合作社與湖南鼎達科技、豐碩生態及洞口肉食冷凍等企業聯手,在茶鋪茶場共建3000畝雪峰蜜桔產業園,年產柑桔650萬公斤,新增產值4625萬元,新增利稅1150萬元。
此外,湖南三可食品和洞口肉食冷凍兩家企業在自建養殖場的同時,還與全縣一些生豬養殖合作社、養殖大戶緊密合作,共同發展規模養殖,2015年出欄生豬220萬頭,創產值56億元。


這些年,洞口縣農業綜合開發通過盤活土地資源,加快土地流轉,發展規模經營,為縣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作出了積極貢獻。實踐證明,立足縣情,圍繞優勢,把各種生產要素盤活、把各方面積極性都調動起來,農業綜合開發就能找到更大作為的空間,項目建設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廖仁石 曾憲柏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