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時令美味,湘西樅菌和滑滑菌,總有一種野生菌讓你香濃難忘

我國地大物博,食材無比豐盛,野生食用蘑菇種類也是琳琅滿目、異常豐富。西南地區盛產牛肝菌、松茸、雞油菌等等,東南地區主要有大紅菇,東北地區有榛蘑,華北地區有蒙古口蘑,西北地區有中華美味蘑菇,青藏高原有黃綠捲毛菇。

這些採摘來的野生蘑菇,可以下火鍋吃,燉湯吃,也可以炒來吃,可以做成菌油吃,還可以裹上芡粉油炸了吃,甚至可以曬乾了吃。吃貨們自然可以想出各種烹飪蘑菇的方法。

今天美食PK要推出兩種冬天吃的野生菌:樅菌和滑滑菌,屬於冬日時令美味,估計許多人都沒吃過。首先賣個關子,我們先看看愛吃野生菌的美食家們的百態人生。

說起愛吃野生菌的美食家,我首先想起的竟然是愛吃野生蘑菇的四川藝術家張大千,他不光愛吃,還愛畫,他的筆下就不止一次出現蘑菇。

冬日時令美味,湘西樅菌和滑滑菌,總有一種野生菌讓你香濃難忘

張大千的蘑菇圖

張大千在敦煌待著時,時時用野生蘑菇犒勞自己的胃。他在敦煌有一個食單,寫著這樣幾道菜:“白煮大塊羊肉、蜜汁火腿、榆錢炒蛋、嫩苜蓿炒雞片、鮮蘑菇燉羊雜、鮑魚燉雞、沙丁魚、雞絲棗泥山藥子。”其中,鮮蘑菇是在他住處的一排楊樹下,每年七月,楊樹底下就生髮出鮮蘑菇來。每天甚至可以摘到一盤,於是他發明了鮮蘑菇燉羊雜的做法,讓人聽上去都忍不住垂涎。

冬日時令美味,湘西樅菌和滑滑菌,總有一種野生菌讓你香濃難忘

張大千的蘑菇圖


離開敦煌的時候,張大千甚至畫了一張野蘑菇生長地點的秘密地圖,送給了後來擔任敦煌藝術研究所所長的常書鴻。張大千在地圖上詳細地標明瞭野蘑菇的採摘路線和採摘時間,還標明瞭哪一處的野蘑菇長得最好、口味最佳,一個吃貨藝術家的風範由此可見。

而最不要命的吃貨,要數雲南人。

雲南人特別喜歡吃菌子,據說年年都有吃野生菌中毒,但即使中毒,也改變不了他們對野生菌的熱愛。吃壞肚子了,中毒了,他們就一個簡單的“鬧”字解釋,“今天你鬧了沒有?”意思是今天你吃菌子中毒了沒?這也確實是真愛了。

關於吃蘑菇這事兒,古代人絕不亞於現代人。古代雲南為食菌最為普遍的地區,很早就有人食用野生菌。早在《逸周書·王會篇》中就有云南永昌府“百濮”以“菌”為貢的記載。

在雲南詩集《永昌府文徵·詩錄》中,中有關菌子的詩篇有幾十首,寫到的菌種有雞樅、虎掌菌、羊肚菌、松菌、香蕈、雷打菌、谷熟菌、馬齒菌等十多種。如明代楊慎有一首《沐五華送雞樅》寫道:“海上天風吹玉芝,樵童睡熟不曾知。仙翁住進華陽洞,分得瓊英一兩枝。”清代詩人寫的“誰識年深化作菌,翠蓋亭亭清露盥。腥風洗盡生清香,白獸猶讋不敢近。我時偶向山中來,盈筐採得香盈懷。旁人見我笑拍手,何為虎掌佐清齋。”這裡寫的是虎掌菌。

還有楊士聰《玉堂薈記》說:“菌之美者,以滇之雞樅為第一,然道遠而值貴也。”這裡把雞樅菌當做人間菌類之最美。確實,從古至今,雲南的野生食用菌中,雞樅最為出名。


冬日時令美味,湘西樅菌和滑滑菌,總有一種野生菌讓你香濃難忘

雲南野生雞樅菌

食用蘑菇自古以來被列為上等佳餚,古代把蘑菇稱為蕈。我總覺得,第一個吃蘑菇的人,勇氣可嘉,當然不低於第一位吃螃蟹的人。

宋朝施樞有一首詩歌叫做《玉蕈》,就寫了野生蘑菇從腐木而來:

“幸從腐木出,敢被齒牙和。

真有山林味,難教世俗知。

香痕浮玉葉,生意滿瓊枝。

饕腹何多幸,相酬獨有詩。”

陸游也有一首《野饋》,寫了他胃口不好的時候,就吃野菌子,“黃耳蕈生齋缽富,白頭韭出客盤新”,還說吃到這個了,就不羨慕其他珍饈了。這無疑給野生菌一種極高的評價了。

明朝也有寫野生蘑菇的詩歌“香甘絕勝牛酥餅,嫩滑偏宜豆乳羹。”,這種蘑菇,莫非寫的就是滑滑菌?我覺得像豆乳羹一般的蘑菇,大概非滑滑菌莫屬了。

還有“菌耳遍沃野,瓊芝亦芬芳。”“翠釜煮時雲朵朵,玉纖傳處雪盈盈。”這些詩句,詩人們對野生菌的熱愛溢於言表。

雞樅、松茸、竹蓀這些,古時候是作為貢品的,到今天,也是極為珍貴,都屬於山中美味珍饈,畢竟是山野中的自然饋贈。

冬日時令美味,湘西樅菌和滑滑菌,總有一種野生菌讓你香濃難忘

雲南竹蓀

再看我們今天要說到的樅菌和滑滑菌。在我們湘西地區,野生蘑菇有數十種之多,最為常見的可食用野生菌,要數樅菌和滑滑菌。在珍貴程度上,其實它們也不遜色於雲南的野生菌。尤其是現在山林逐漸減少,採摘的人又多,樅菌和滑滑菌,逐漸被人們視為山珍。

這兩種野菌子,數樅菌最為寶貴,曾經在紀錄片《湘當韻味》的“衡陽篇南禪素食”中,可以看到關於樅菌的大段拍攝。

在衡山,樅菌又名雁鵝菌。生於每年農曆三月和八月,即鴻雁南遷北歸飛越衡山之時,因之得名。

冬日時令美味,湘西樅菌和滑滑菌,總有一種野生菌讓你香濃難忘

樅菌

樅菌的外表色澤呈淺棕色,形如傘狀。傘柄肥厚,傘面偶有呈綠色,這是由於碰傷會變色的緣故,並非有毒。小的樅菌宛如銅錢般大小,甚至如同指甲大,大的甚至可以有菜碗般大小。菌肉肥厚,烹飪鮮美香濃無比。

滑滑菌,學名紅乳牛肝菌。因為吃起來滑膩膩的,所以在我們本地又叫做滑滑菌。這種菌子一般都呈乳黃色,傘狀。這種菌子下火鍋,實在是很滑膩,筷子撈都會有撈不起來的情況發生,吃進嘴裡,更是像是舌頭打滑了一般。

冬日時令美味,湘西樅菌和滑滑菌,總有一種野生菌讓你香濃難忘

我們採到的滑滑菌

但是正是因為這種滑,反倒讓舌尖有一種獨特的味覺體驗,宛如吃到肥膩鮮美無比的牛肝。

湘西的這個冬天,先是下了一段時間小雨,然後出太陽,溫度和溼度適中的時候,蘑菇就會爭先恐後的在樹葉底下、樹根邊上冒出頭來。

我有一位北京的友人,最喜好各地的野菌子,聽聞我家鄉有樅菌和滑滑菌吃,遂問我能不能幫寄點。

於是週末,我們一家人驅車去老家懷化新晃柏樹林小學邊上看看有沒有樅菌摘。那裡到處是大片大片的樅樹林。在高矮錯落有致的山林中穿行,行走在灌木叢中、松樹底下,茂密的松樹林到處鋪滿松針,踏上去吱吱作響。太陽光透過鬆樹枝葉,斑駁的落下光影。心情異常的好,哼著“採蘑菇的小姑娘”這首幾十年前的小曲兒,彷彿自己還是那個半大的小姑娘。

在潮溼的地面上,時而可見樅菌彷彿一個害羞的孩子,悄悄躲在松針裡。當我們第一眼望見第一個棕褐色的小蘑菇縮頭縮腦的站立的樣子,彷彿看到了奇珍異寶,這心情,真是難以描繪的高興。

這小蘑菇,似乎急不可耐的想去探尋這個新奇的世界,又像是對這個世界有種天然的敬畏,那寶蓋一般的蘑菇頭,像是一頂加厚加氈的小皮帽,保護著底下胖乎乎的蘑菇墩。我們不時的發出驚歎聲,感受著大自然的美好饋贈。不多一會兒,我們就採了小半籃,其中,又間或採到了滑滑菌。

冬日時令美味,湘西樅菌和滑滑菌,總有一種野生菌讓你香濃難忘

我摘到的第一朵小樅菌

一個上午,竟然採摘到了兩籃子。給朋友打冰袋寄了個順豐後,自然,回到家裡,一連幾天的饕餮大餐,主角就是樅菌和滑滑菌。

其實,要給朋友寄菌子很簡單,農貿市場趕集時,都會遇到農民賣樅菌和滑滑菌的。樅菌大概價格在五六十元一斤不等。價格視菌子的大小而定,樅菌小朵的,狀如銅錢的,屬於珍品,大朵的次之。最大朵的,三四十也能買到。滑滑菌則一二十塊錢就能買到。但我們自己去採摘,享受的是那種漫山遍野穿行的快樂,以及享受冬天的陽光和家人相聚的心情。

朋友不知道怎麼烹飪收到的菌子,其實,樅菌和滑滑菌的烹飪其實很簡單。我把炒好的圖片發給她,再稍微講解一下,她就明瞭了。

對於樅菌,最為美味的吃法是雞湯燉樅菌。雞湯熬製成白色,樅菌在其中燉,一股雞湯的香濃味道配上樅菌的異香,十足的人間珍饈。

除了用雞湯燉,豬肉也是樅菌的好搭檔。豬肉用肥肉熬油,將多出的油舀出去,然後下生薑片、辣椒、蒜瓣,翻炒,再放入瘦肉,爆炒香後放入樅菌炒,或者爆炒香後加水,湯燒開再煮樅菌,製成一鍋樅菌火鍋,也是味道無比美好。

冬日時令美味,湘西樅菌和滑滑菌,總有一種野生菌讓你香濃難忘

我炒的樅菌,隨便炒炒就很好吃

一般來說,我們這邊炒野生菌,都要放入蒜瓣,以免中毒,如果菌子不能吃有毒的話,據說蒜瓣會變黑色。

豬肉炒出來的樅菌,其實比雞湯燉出來的樅菌香味更為濃郁。尤其是現在豬肉漲價的情況下,一鍋豬肉樅菌火鍋,彌足珍貴。

而滑滑菌的炒法,打湯的話,要切小塊點,撕成一條一條的,扔在清湯裡,作為燙菜吃,它的味道是清香無比的,如果用幹辣椒爆炒,滑滑菌會從乳黃色的生菌子變成鵝肝色的熟食,炒出來一大盤醬肝色,吃起來,有油嘴滑舌之感。

冬日時令美味,湘西樅菌和滑滑菌,總有一種野生菌讓你香濃難忘

這是我炒的滑滑菌,是不是像鵝肝?

於我而言,我最愛的還是樅菌的那抹濃香。樅菌的香味非常的濃郁,吃過難忘的那種濃郁,香透了整個冬天,以至於我曾經在北漂的日子裡,每每想到,就會感覺香味繚繞在腦海,把整個魂魄都扯向南方的家鄉。而滑滑菌,稍微曬乾一點,將水分去掉些,再炒,又是一股別樣的風味。這種風味,也會時時勾起魂魄裡那一縷鄉愁。

這都是湘西冬天的味道,是湘西的山野之魂。

《永昌府文徵_詩錄_與雲南食菌文化考論》,李永芳

《採蘑菇的小姑娘,走在新晃的小路上》小聖(作者本人)

《張大千的美食經》朱浩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