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小学生不学英语,也得学语文、数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更加重视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方案属于国家课程,英语学科与语文、数学等一样,取得了国家课程的地位。对英语学科去与留的讨论,最终关系到国家课程方案的修改,需要国家决策和顶层设计。广大网民朋友的意见终究会成为一种力量,成为国家课程改革时必须重视和参考的民意源泉。

值得关注和思考的是,在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阶段,把某一门外语定位为国家课程的的确不多。比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方案里也没有一门特定的外语,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作为发达国家的地位。而数学课程却是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开设的学科。

为什么中小学生不学英语,也得学语文、数学?

数学课程不只是教孩子学会简单计算的能力

一般人认为,数学就是生活和工作中用于简单计算和测量的工具,小学、初中的知识就够用了。这些都是初等数学的基本内容,实用性的确很强。但是,到高等数学阶段,除了应用性功能外,它还有更多功能和价值。学习过高等数学的人都知道,它有很多更细的分支:函数、导数、概率统计、几何学、微积分、线性代数等等,这些知识和理论应用非常广泛。数学以其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成为理工科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离不开数学,在航空航天、社会管理等科学和人文领域也都有重要用途。数学的本质是严密的逻辑思维,学习数学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在归纳和推理过程中,人们要用到概念和定理,要运用判断和推理,这一切都需要运用逻辑规则,遵循思维规律。如果说语文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侧重于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感和文化素质,数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侧重于培养学生们的理性分析和客观判断能力。这两门学科所培养的能力,就象一张纸的两面,相依相生,相辅相成,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核心素养。

为什么中小学生不学英语,也得学语文、数学?

数学课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说到语文课程,我们再简单谈谈中国的语文课程。汉语,是汉民族的共同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在世界上使用的人口也最多。汉语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几乎同步,五千年来从未中断,可谓渊远流长。汉语承载着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蕴藏着无数先辈的成就和智慧,等待后人去发现、传承和发展。因此,无论如何强调汉语学习的重要意义、强调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为什么中小学生不学英语,也得学语文、数学?

义务教育阶段各版本语文教材

21世纪初,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语文课程的理念和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如下表述:“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要让中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为什么中小学生不学英语,也得学语文、数学?

儿童形象思维能力

为什么中小学生不学英语,也得学语文、数学?

儿童抽象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学段目标和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包括普通话、朗读)、写作(低年级称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语文教材也进行了多次修订。自2017年始,全国各地陆续开始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新教材。这套教材在编写结构上有很大突破,比如:小学一年级教材并没有一开始就让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识、读、写,而是直接从汉字的识、读、写开始的。有的家长甚至老师不理解,认为这样是不符合儿童学习规律的。实际上,大家认为的“规律”只不过是多年来形成的经验和思维定势而已,认为以前一直是这样,现在就应该这样,并没有人真正思考“这样”是否有科学理论支撑。

为什么中小学生不学英语,也得学语文、数学?

部编语文教材中的识字

对于中国的儿童来说,他们刚刚入学,还不认识汉字、也不会写,这是正常的。但他们从出生后不久学习说话开始,并没有人教给他汉语拼音,就已经掌握了大多数常用汉字的发音,积累了一些常用词汇并能理解这些词汇的意义,比如:天、地、人、花、木、虫、鱼等,有的儿童的语言能力已经非常突出。因此,让他们直接从汉字的识、读开始学习,并没有太大难度,汉字的表意性和象形性也让他们非常容易理解汉字的意思。他们只需要把早已经掌握得非常熟练的读音及字词的意思和具体的字形建立联系即可。

为什么中小学生不学英语,也得学语文、数学?

汉语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单个字母并没有什么意义,声母、韵母的拼写规则又非常复杂,对那些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儿童来说几乎是一个天大的困难。很容易让他们陷入一种困境:发不准字母音,拼不出汉字音,写不对拼音,时间久了,学生会有畏难心理甚至自卑心理,成为潜在在“差生”。我们要让儿童学习汉语拼音的目的,无非是让他们为以后说标准的普通话作发音准备,为以后查词典自主解决生字词的读音做准备。因此,汉语拼音是辅助儿童识字、拼音的工具,那就让它回归到辅助工具的位置上来吧。等到儿童对语音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对字母的抽象理解达到一定水平,他们再系统学习汉语拼音方案会更加容易。儿童学习语言,是从模仿发音开始的。因此,学习汉字的识、读才真正符合中国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

那么,在小学语文变为先进行汉字识读教学后,就要求儿童的父母在平时的说话中要特别注意发音的准确性,用词的规范性,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上更要注意这两点,一年级的老师的平时说话和教学时发音要更加标准。因为,儿童学习语言首先是从模仿开始的,在家里模仿父母及其它亲人,在学校模仿老师和同学。因此,新的部编语文教材真正符合了儿童语言学习的规律,既为儿童学习规范的口头语言和未来的书面语言打下良好基础,又为他理解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文化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的汉语因为历史悠久,意蕴丰富,数量众多的成语中有历史典故,却又言简意赅,含义深刻。唐诗宋词语言凝练,意境含蓄。新编教材中增加了古代诗词和文言文的学习,这绝不是给中小学生增加学习负担,而是为了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力,为培养他们更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高水平的理解力和更丰富的情感和对未来社会的适应力作准备的。

为什么中小学生不学英语,也得学语文、数学?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的语文教材已经作出了重大改变,家长、老师们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都在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中考、高考改革也会作出调整。

因此,中小学生必须学好语文,既是母语学习的必要,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必要。

我们要通过学习英语“睁开眼睛看世界”,我们要通过学习世界各国人民的语言,与他们友好相处,但最终还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和理想。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必须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文化;作为一名中国学生,学好汉语是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中国人只有凭借“文化自信”的力量,才能赢得世界人民的尊重!中华民族只有不断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智慧源泉和文明动力!

我是顽石呓语说教育,非常感谢您的关注并坚持阅读完本文!您若认同我的观点,请加个关注,或给我点个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