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楊玉環這麼得寵,最後還是沒有成為皇后

古代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女子大多不去唸書而是選擇充實才華,在後宮之中,也有不少憑藉著才華橫溢被帝王看上,而唐代寵妃楊玉環的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甚是鮮見,她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正是她及其富有韻味,惹得後人稱道從此君王不早朝。

為何楊玉環這麼得寵,最後還是沒有成為皇后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便是楊貴妃生前受寵愛程度的鮮明體現,《明皇雜錄》、新舊《唐書》等多種史書的記載,足以證明這些詩句都是描述屬實,十分符合當時的後宮情景,並非文學誇張。楊貴妃,名玉環,字太真,是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中地位最高、權力最大的一位美女,也是我國在世界範圍內影響最大的一位后妃。但我們對她的稱呼就一直是楊貴妃,究竟她是為什麼沒能成為皇后的呢?

當時的皇后是王皇后,因為武惠妃的得寵讓王皇后一味地妒忌,後來王皇后便讓她的兄長幫忙,幫忙找來了僧人祭祀北斗星。王皇后以為這樣的封建邪術就能有孩子,像武則天一樣的尊貴,但沒有科學依據的行為始終是不靠譜的,後來事情敗露,唐玄宗將王皇后廢為庶人,從此之後,皇后的之位就一直空著。

為何楊玉環這麼得寵,最後還是沒有成為皇后

其實在王皇后死後,唐玄宗是想要冊立武惠妃為皇后的。但是,遭到了御史大夫潘好禮的堅決反對。他們因為武惠妃的遠房叔伯這一親戚關係而反對,唐玄宗跟他們都有不共戴天之仇。再加上當時已經封了太子,太子又不是武惠妃所生,而武惠妃本人也是生有兒子的。怕就怕武惠妃一旦當了皇后就會因為儲君之事搞得前朝雞犬不寧,爭奪太子之位在所難免。結果,武惠妃就一直沒有被立為皇后。

實際上,楊玉環成為楊貴妃的時候,武惠妃早就已經死了,所以說那個時候楊貴妃在後宮中是沒有競爭對手的,可奇怪,楊玉環也同樣沒有被冊封為皇后。對於這件事情的原因,史書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我們只能從有關記載中發現和挖掘線索,進行相關論證和推測:唐玄宗之所以沒有冊封楊玉環為皇后,很可能與他得到楊玉環的卑下手段有關。

為何楊玉環這麼得寵,最後還是沒有成為皇后

當初武惠妃進言要唐玄宗下旨將楊玉環賜給他們的兒子李瑁,並且在楊玉環嫁給李瑁之後二人的生活也過得甜美異常。後來,唐玄宗見到了楊玉環,馬上便被楊玉環的姿色深深迷住了。於是唐玄宗為了能夠得到楊玉環可算是大費周折,要在外人看來符合體統,要在宮中人看來不遺失面子,後下詔令楊玉環出家做道士,並賜道號“太真”。5年之後楊玉環守戒期滿,唐玄宗便下詔讓楊玉環還俗,並接入宮中,正式冊封為貴妃,自己養了起來。”唐玄宗這才擁有了楊玉環。

為何楊玉環這麼得寵,最後還是沒有成為皇后


幸好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開放的朝代,唐玄宗這樣做並沒有遭到太大的反對。然而將從兒子手中搶來的貴妃封為皇后畢竟有違倫理,雖然其時風俗開化,但綱常倫理的主體還是存在的,通過這樣的手段得來的婦人如果要她做皇后,顯然是不合適的。而且如若真的封為皇后那李瑁便會更加鬱悶憤怒,那樣恐怕前朝又會掀起一陣風波,所以,到最後,唐玄宗也沒有冊封楊玉環為皇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