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每天往返于深圳与香港之间,为了什么?不累吗?

去年9月,深港高铁正式开通,深圳与香港的距离正式从1小时拉近至14分钟。今年上半年,深圳各口岸日均出入境人数首次超过百万人次。

近年来,每日从深圳往返香港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是谁?为什么不辞辛苦的在深圳与香港之间来回,双城生活不累吗?

他们每天往返于深圳与香港之间,为了什么?不累吗?

01、往返在两地之间的跨境学童,他们为了什么?

家家和直直是一对跨境上学的姐妹,因为爸爸的工作在深圳,她们一家人都住在深圳福田,每天早上由妈妈开车送到皇岗口岸,过关,然后她们会在关口坐上香港的校巴,和其他同学一起前往学校。

在姐妹俩的心里,深圳和香港其实都差不多,只有“大一点”和“小一点”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她们并没有觉得自己和其他小朋友,有什么不同。

他们每天往返于深圳与香港之间,为了什么?不累吗?

姐妹两跨境上学的日常纪录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她们的家长还是校长,都非常支持跨境上学的模式。

“走读”的方式反而能让孩子从小了解到两座不同的城市,学会从辩证的角度去观察社会,同时打破了深圳和香港这两座城市、甚至是内地和香港、中式和西式的文化边界,也很好地开阔了她们的视野。

在深港口岸,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些孩子,小从三四岁,大到十二三岁,他们肩背书包、身着香港校服,由家长或保姆带领着通关出入境。这些孩子白天在香港上学,晚上回到深圳的家,他们被称为“跨境学童”。


他们每天往返于深圳与香港之间,为了什么?不累吗?

每天,深圳湾口岸有近万名跨境学童往来,除此之外,还有罗湖口岸、福田口岸、文锦渡口岸、沙头角口岸....在深圳,有超过3万名跨境学童通过这样的方式上学。也许很多人会认为他们这样上学是无奈之举,事实却并非如此。

其实早在2008年,深圳市教育局和香港教育局就已经联合启动了“港人子弟学校”/“港籍学生班”计划,港籍学生(其中包括双非儿童)在小学阶段可选择就读深圳港校、港班的港式课程,小学毕业直接参加香港中学学位分配。

而且,一些香港籍的孩子也可以在深圳就读公立学校,那么为什么家长们宁可“大费周章”,也要让孩子跨境去香港读书?无疑是为了让孩子享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一方面是因为香港教育主要是沿用西方的教育模式,采用较为宽松、自由的教学方法,尊重个性,崇尚学术自由和开放式教育。香港的课堂采用中文、粤语、英语三种语言教学,英语学习程度高,孩子自上幼稚园开始就学习英语;在语言教育方面,实用重于交流。

而内地教育以应试为主,多以“老师教、学生听”的内容灌输方式进行,理论性较强,实践性较弱。

他们每天往返于深圳与香港之间,为了什么?不累吗?

另一方面则是很现实的升学问题,香港是我国唯一能享受到正宗英式、美式教育的地区,高中阶段参加DSE(香港高考),成绩直接受到国际高校的认可,更容易就读世界名校。另外在香港读大学,也是全英文授课,欧美交流学生比例高。不但增长见识,拓展人脉,在国际化环境下英语水平也很优秀,对以后加入外企,或出国深造都大有裨益。

即便不出国和留港念大学,香港学生也能通过免试招生计划回内地就读122所内地名牌大学,整体来说,香港学生的升学压力是比内地小很多的。

在这些家长看来,最重要的是孩子将来能有个美好前途,所以就算现在麻烦一点,做“跨境学童”也是值得的。

除了跨境学童,还有哪个群体会过上这种双城生活?

有数据显示,跨境上班已成为了一种新潮流!


02、跨境上班族,真的不累吗?

要说上班累,其实,在哪上班不累呢?问题是累得是否值得?累得是否性价比高?


他们每天往返于深圳与香港之间,为了什么?不累吗?

两年前,Aaron每天准时6 点15 分,趁晨雾还未散尽,便穿上西服,整理好领带,走出家门,踩上摩拜,前往福田口岸,转乘跨境巴士来到香港西九龙的中资银行上班。晚上8 点,他再次钻进跨境巴士,经过2小时的路程,回到深圳的住所。

现在,Aaron调好7点30分的闹钟起床,他会选择在家吃完早餐8点10分再出门,走路只要十分钟就能到达福田高铁站,搭乘8点32分的高铁,14分钟后抵达香港,再走到银行大楼,9点钟准时上班。晚上8点,他再次搭上高铁回深圳,每天如此。

他们每天往返于深圳与香港之间,为了什么?不累吗?

Aaron喜欢富有挑战的工作,因此选择了在香港工作,同时他也喜欢较慢节奏的生活,所以选择了在深圳生活。对他而言,这两座城市其实早已融为一体,而像他这样跨境工作生活的人并非孤例。

香港规划署曾进行跨境旅运的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每周跨境到香港上班的内地人士约有2.59 万人,而有频繁跨境工作需求的人士约19 万人。

尽管每天要跨境过海关,但许多人和Aaron一样,并不觉得有多么辛苦,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毕竟一个小时以内的通勤时间,已经和北上广深的早晚高峰相差无几。

他们每天往返于深圳与香港之间,为了什么?不累吗?

而且从现实角度看,香港的工资非常高,再回到深圳享受生活其实也是绰绰有余的,关于香港和深圳的生活对比可看往期文章:香港赚钱深圳花,“双城生活”简直不要太爽!

除了薪资更高,香港在一些职场环境上也比深圳有优势。

作为全球最繁忙及最有效率的国际货柜港,香港是发展地区或跨国物流及供应链业务的理想地点,跨国公司、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都热衷将亚洲总部设立在香港,再通过香港进军内地市场,相关行业人士在香港工作将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晋升空间也会更大。

除此之外,香港的就业岗位也偏向国际化和高端化,每年有大量的国际人才工作机会。根据香港统计署相关的人才报告,发现香港750万人中有近8%(约57万人)来自海外,如果在香港工作,还可以凭着护照免签166个国家,商务通行十分方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香港工作是真正实现了国际视野和国际人才的互通。

他们每天往返于深圳与香港之间,为了什么?不累吗?

香港还是一座享誉全球的低税城市,低税率不止体现在营商环境上,也体现在每一位工薪族身上。同样是年薪100万的香港人和内地人,每年个税差异将近12万,具体公式算法参考往期文章:香港税收PK内地税收,同样的年收入究竟哪边纳税少?结果颠覆三观……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这么多人会选择留在香港工作,却来深圳安居生活。一边享受着香港高度国际化的工作环境、极低的税率,另一边则享受着深圳的低物价和舒适的生活。

他们每天往返于深圳与香港之间,为了什么?不累吗?

近些年来,国家加快速度、不断推进香港和内地的交流互通,持续出台了一系列的便民政策,不仅让香港人回内地更方便了,也让更多内地人有了机会去香港生活、学习和工作。

相信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进一步开放,打破现有的交通局限,以后不仅是深圳,也可能是广州、中山、珠海等城市,未来会有更多人选择“双城生活”。

香港为了配合大湾区发展,2018年8月28号公布首份人才清单,首批纳入“香港人才清单”的优秀人士将来自以下11个专业类别:

1. 资深废物处理专家或工程师

2. 资深资产管理专才

3. 资深海运保险专才

4. 精算师

5. 资深金融科技专才

6. 资深数据科学家及资深网络安全专家

7. 创新及科技专家

8. 造船师

9. 轮机工程师及船舶总管

10. 创意产业专才

11. 专门解决国际金融及国家与投资者之间纠纷的争议解决专才;及拥有处理来自投资或东道国跨境交易的专门知识及经验的业务交易律师而这次公布的“人才清单”内的专业人才,将通过“优才计划”申请来港定居,并且可以在“综合计分制”下额外获得30分!

也就是在原有“优才计划”的基础上,获得了一个加分项!假如“优才计划”是一门考试,“人才清单”就是一道附加题,如果拿下了这道附加题,你有可以拉开至少30分的差距!点击【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