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其錄:有機種植美好“姜”來】

編者按 張其錄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他秉承“讓老百姓吃上一塊放心姜”的初心,埋頭生薑研究四十餘載,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成為公認的農民發明家,生薑“土博士”。2019年8月29日,峽山區聘請張其錄為有機姜產業發展科技總顧問,在他的技術指導下,峽山有機姜產業迅速崛起,成為富民強區的主導產業之一。12月13日,《大眾日報》刊髮長篇人物通訊《張其錄:有機種植美好“姜”來》,詳細報道了張其錄的人物事蹟。現全文刊發,以饗讀者。

【張其錄:有機種植美好“姜”來】

■ 週末人物 我們都是追夢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
  濰坊人張其錄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多年醉心於研究生薑種植技術。他擁有8個生薑種植的發明專利,還出版了專著,是當地公認的農民發明家、生薑“土博士”,他還被省老科協破格評為高級農藝師。“我這輩子就幹一件事,能讓老百姓吃上一塊放心姜,這輩子就值了。”
  初冬時節,位於濰坊市峽山區昌峽路與峽寧街交會處東南角的濰坊有機姜融合創新產業園裡,整齊劃一的拱形溫室大棚內已被清空,等待來年生薑的豐收。
  在鋼結構的品種篩選測試棚裡,室外的蕭瑟被一掃而光。尚未收穫的生薑,沐浴在暖陽中,迎接著前來參觀的遊客。
  在大棚裡,記者見到了生薑“土博士”張其錄。這位身材瘦削的高級農藝師,用一口濰坊普通話向記者講起生薑種植,神采飛揚……  
有機種植,6750斤的豐收
  在鋼結構的品種篩選測試棚裡,記者看到鬱鬱蔥蔥的姜葉下是一個個獨立的白色種植袋。這類種植袋,平均高32釐米,長30釐米,寬25釐米,內種2棵生薑。走近一看,種植袋內不是普通的土壤,而是一種特殊基質——採用長白山野生松塔皮粉碎與鋸末及有益菌復配的專利配方。


  “一個種植袋需要10斤松塔,都是我們派人專門去東北收購的。在零下20℃的溫度裡進行粉碎,沒有添加任何化肥等肥料。”作為產業園負責人之一的郭新崗表示,種植袋種植生薑,每畝地可栽種3000袋6000棵生薑,一座大棚可栽種9000棵生薑。目前該基地已經建成了51座這樣的拱形溫室大棚,初步形成了規模化種植。
  為了節省空間,該園區還發明瞭立體式種植模式,將種植袋一層層疊著放置在定製的鐵架子上。“這座大棚佔地1600平方米,目前還是試種階段。下一步將立體式種植方法引入拱形溫室大棚,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郭新崗說,立體式種植生薑節省空間,增加產量,每畝地可種植10600棵生薑,增產可觀。
  郭新崗說,這些發明出自姜農張其錄。作為一個種了40多年生薑的老薑農,張其錄是行業內有名的生薑“土專家”,現在是園區的科技總顧問。在大棚中,張其錄向記者解釋為何用長白山的松塔土替代普通的土壤。
  “咱們這個基質是由長白山的松塔,加上原木鋸末跟煤炭煤腐殖酸,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生薑生長所需養料主要來自松塔中的有機質,另外還有種植管理過程中施用的微量元素、發酵牛奶和豆粕。隨著松塔的腐熟,營養也會慢慢釋放出來,一年比一年使用的商品肥料會減少。基質還可以循環使用,每年損耗約為15%,後續逐年添加就可以了。”張其錄說。

  在測試棚南側,連片的拱形溫室大棚已進入“待業”狀態,斑馬網被捲起來,纏在鋼管上。張其錄說,可不能小瞧了斑馬網,“生薑生長過程中,將斑馬網覆蓋在框架上,構建人工隔離屏障,將害蟲拒之網外,切斷害蟲繁殖途徑,可以用這種物理的方式有效控制各類姜田害蟲的傳播。這種網還能遮擋紫外線,增加網內空氣溼度,大大提高生薑產量和質量。”
  除了斑馬網,在生薑的生長期內,張其錄還在大棚裡插放諸多黃藍粘蟲板,通過顏色和氣味起到誘殺害蟲的作用,誘殺薊馬、果蠅、斑潛蠅等,是斑馬網防護的有力補充。
  紮根松塔基質,外有斑馬網和粘蟲板保駕護航,生薑們喝起水來也頗為講究。“姜種入種植箱時,先培起30釐米高、90釐米寬的平臺,確保雨水能夠順利排出。平臺上完全覆蓋黑色無毒PE膜,將無土栽培生薑與土壤完全隔離,既有效防蟲,又阻止了野草生長。微噴自動灌溉,還能節水約70%。咱們這個基質,在下姜種時,要灌透了,根據不同時期再慢慢控制澆水。”張其錄介紹道。
  今年10月中旬,恰逢生薑收穫期,記者曾在園區大棚綠化帶一側的生產路上,看到十里八村的生薑種植戶前來參觀。當時,產業園內採用基質栽培的75畝有機姜開始採收,大家都想瞧瞧產量究竟咋樣。經現場測產,畝產量約6750斤。

  當時,張其錄長舒了口氣:“超額完成畝產6000斤的預定目標!”
  “這產量還不到俺們大田姜的一半哩。”前來看熱鬧的農戶不理解這有啥值得高興。
  在張其錄看來,這一產量已算“豐收”。因為經過專業機構檢測,有機姜不但在農殘方面遠遠優於普通大田生薑,對人體具有保健功效的薑辣素的含量更是達到傳統生薑的四五倍,而且價格也遠遠高於普通生薑。現在產量能保持一個穩定數,實現規模化種植也有了底氣。
吃上一口放心的生薑
  談及為何要選擇種有機姜,自1973年便開始種姜的張其錄給出自己的看法:“生薑生長經歷四季,週期長達8個月,姜農需要不斷噴灑藥物才能確保秋季有個好收成,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等藥物的噴灑少則十來遍,多則二十幾遍。姜農在噴施農藥時不會佩戴防毒面具,導致大量化學藥物的直接吸入,給身體帶來極大的危害。這不僅傷害農民自身,還讓土壤變得越來越糟糕。我一直想打破這個怪圈,覺得可以用自然的、物理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張其錄研究生薑,不走旁門左道,而是紮紮實實從基礎研究入手。1992年起,他就自費購買了顯微鏡研究病菌對生薑生長的影響。村民們笑話他:“一個農民不好好種地而去搞科研,城裡有的是科學家還輪得上你老張嗎?”可老張就是不服氣,一定要弄明白才行,隨後他又不斷更新設備,如今在用的已經是第四臺顯微鏡。

  蘇雲金桿菌、多元酸人參萜三醇、焦亞硫酸鈉……這些普通人根本聽不懂的詞語,張其錄如數家珍,很難想象他只有初中文化程度。
  張其錄對研究生薑有種近乎痴迷的執著,經常會自己給自己出難題,然後再千方百計想辦法解決它。村裡有大學生,碰到不懂的,張其錄就去找他們請教。研究生薑這麼多年,他對生薑的生長習性已經非常瞭解。現在,他還經常站在姜苗前入神。
  功夫不負有心人。張其錄成了當地有名的生薑“土專家”,專門從事生薑種植、儲存、病蟲害防治等技術研究,他擁有8個關於生薑種植的發明專利,還出版了《生薑科學種植·高產·儲存》專著。2015年,他帶領創建的生薑無土栽培示範基地因科技含量高,被省老科協授予省老科協科技示範基地,他也被省老科協破格評為高級農藝師。
  張其錄一直在思索,到底怎樣用自然的、物理的方法來解決生薑種植問題。他找姜農聊天,姜農說:“我們種了,我們自己不吃,自己吃的得單獨種。”張其錄說:“你不吃,你的孩子不吃嗎?你的孩子在城裡工作,這些姜會被賣到城裡去。”張其錄認為道理很淺顯:“你不種小麥,不吃別人種的小麥嗎?你不種玉米,是不是要買玉米吃呢?我的孩子在城裡上班,我也希望他們吃上一口安心、放心的生薑。”

  為了種出放心姜,張其錄從2010年開始,就用基質栽培的方式種植生薑。他在自家院子裡用3個箱子種了6棵姜。很多人跑來看新鮮景兒,他們很難想到,這幾株弱小的幼苗以後幾乎孕育出一個全新的有機姜種植產業。
  2013年,在有機姜種植探索的路上獨行的張其錄有了一個堅定的支持者——孫建濤,也是現在園區的負責人之一。2013年底,孫建濤聘請張其錄為技術顧問,又聯合張建棟等5名理事及峽山區大雙溝頭村、解戈村等30多個村的200戶姜農成立了專業合作社,探索發展無土栽培生薑新模式。
  “當年種了十幾畝,每畝投入了1300多斤姜種,卻只收獲了800多斤生薑。”孫建濤回憶道,此後不斷改良栽培基質配方、種植技術和日常管理,生薑產量開始穩步增加。
物聯網構造種地“新把式”
  對於生薑的病蟲害防治,張其錄也頗有心得。他一開始的思路就是以菌治菌,用生物防治的技術取代化學防治。由於成本高、速效性差,老百姓根本不認可,還給他起了個外號叫“以菌治菌”。以前農資經銷商請他去給農民講課,講了幾次再也不請他了,因為發現他講的都是在少用農藥、化肥的前提下,還能保證產量和質量。
  最近幾年,張其錄經常到鄉下去作生薑種植的技術指導講座。近期,峽山也將給他專門錄製生薑有機種植的節目。“我講得很細緻,我想把腦海裡的東西,一下兒釋放出去,心裡就輕鬆了。現在鄉親們最缺乏的是技術,但賣農資的呢,還不講給他們聽。比如生薑的斑點病,其實防治起來很簡單,在蓋膜的時候,往噴霧器里加兩包吡唑醚菌酯就能解決問題。賣藥的呢,非賣給姜農好幾樣藥。不管怎麼說,我還是要儘自己的力量,能解決多麼點就解決多麼點。”張其錄說。

  十幾年前,張其錄開始關注二氧化碳含量對於生薑儲存的關鍵性作用,他花了4800元買了一臺二氧化碳測量儀。很多姜農都不理解,嗤之以鼻。現在幾乎所有的姜農都已經瞭解二氧化碳對於生薑儲存的獨特作用。“在適當的時期,通過控制恆溫庫內二氧化碳的濃度來抑制有害蟲卵的孵化,保證生薑安全的同時杜絕了化學藥物的使用。”張其錄說。
  張其錄除了生薑的種植、貯存,對生薑的市場也頗有研究。他研究姜價已經多年,數據爛熟於胸,以前哪年漲、哪年跌可以預測個八九不離十。“在過去十多年裡,基本遵照著‘三年一跌,一跌一兩年’的規律。2012年每斤生薑的最高收購價是0.3元,接下來三年豐產還高價,2013年、2014年、2015年三年每斤生薑的最高收購價為4.8元、8元、3.5元。現在不敢預測了,目前信息流通快,有時一些莫須有的消息也會左右姜價;加上這種散兵遊勇式生產方式的大背景,價格變數太大。另外,在銷售環節,流通、房租等成本成為影響姜價的主要因素。”
  姜賤傷農,怎樣能讓鄉親們的利益最大化,張其錄和他的合作者們一直在摸索。“咱們能不能做一套系統出來,由我們負責前端的技術研發到後端的品牌建設和渠道的建設,讓農民參與進來做他們最擅長的工作,各自賺取各個環節應得的利潤。這樣既可以解決農民的技術難題,又能避免農藥化肥的濫用呢?”孫建濤也曾自問。

  今年開始,濰坊有機姜融合創新產業園嘗試與農民合作,由產業園負責生薑種植基地的打造,農民量力承包,按要求產出的姜全部收購,農民不用為銷售和儲存而發愁。
  太保莊街道東下坡村的農戶姜言平聽到消息後,便承包了產業園17個大棚共25畝有機姜。經過測產,今年他的畝產達到7000斤。“園區以每斤6.5元的價格對有機姜回購,除去每畝1萬元的承包費和1.5萬元的後期生產投入,每畝純收入2萬元。”姜言平笑道。
  56歲的姜言平種了17年生薑。原來夫妻倆與多數姜農一樣,揹著噴霧器打藥,藥水順著衣服往下淌,天不亮就跑市場。雖然產量比現在高,但勞動強度大,收入也不高。而今年則大不同了,夫妻倆管理25畝有機姜很輕鬆。“基本不用殺蟲除草,澆水時在家裡撥個電話,棚裡的機器就自動完成,經常好幾天不用過來看。”
  “園區的大棚內統一配置了物聯網設施,自動檢測營養、溫度、溼度、二氧化碳濃度等指標,通過大數據實時分析可自動施肥、澆水等。”孫建濤道出了姜言平捉摸不透的種地“新把式”。
  身著休閒裝、頭戴棒球帽,如今姜言平告別了沾泥帶土的傳統農民形象,一派新型農民模樣。“下一步我們會把有機姜種植面積擴大到1000畝,土地已經流轉到位,畝產目標是8000斤到9000斤。”孫建濤說,目前已有20多戶村民明確要承包大棚,未來產業園將帶動更多農戶進入有機姜產業鏈條。

做好深加工,力爭“一萬畝”
  1996年,張其錄為了研發一種新的薑糖製備技術,花了3.7萬元買了一口壓力鍋。對於生薑的深加工,他一直在探索。
  採訪中,工作人員切開一塊生薑,顏色嫩黃,薑絲極少,入口香、辣。孫建濤說:“經檢測,我們的生薑薑辣素以及鈣鎂鋅鐵鉀等含量比普通的要高。目前北京終端市場的有機專櫃生薑價格在30元到40元一斤。只要產品值得信賴,這個價格經銷商是很容易接受的。”孫建濤介紹。
  在產業園育苗室裡,公司與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興旺種業合作開發的種苗正在生長。公司技術人員說,育苗已初步成功,不久的將來生薑種植將從姜塊改成姜苗,種植成本會進一步降低。
  最近,產業園聘請的專家團隊又研發出了有機鮮姜飲料,並申請了專利。未來,有機姜澱粉、生薑纖維面料、薑黃素、姜精油等高附加值產品將陸續上市。屆時有機生薑全產業鏈被打通,不僅能直接影響到金融、運輸等行業供應鏈的發展,還能帶動相關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各行業的大融合。
  採訪間隙,有好幾撥人前來參觀學習。其中,一位姓李的種植大戶,對張其錄的有機種植模式特別感興趣,“我有一千畝地,200個大棚,主要是來諮詢一下怎麼開頭。”

  “第一年投入稍微高些,一畝地需要兩萬五千塊錢到三萬塊錢。滴灌和噴灌要兩千多,薄膜、斑馬網,一畝地也得兩千。斑馬網能用五到六年,基質的袋子用十年也沒事兒,主要是可以防止重茬現象。要是哪一盆姜有啥病蟲害,可以直接端出大棚,在基質里加上菌種,紮上口,以菌治菌就好了。往後每年只需要投入五千塊錢左右,比普通生薑每年的投入還少。今年生薑回收的話,到了六塊五一斤。”張其錄耐心地解釋道。
  據瞭解,峽山區生薑種植歷史悠久,近年來種植面積和產量不斷擴大,隨著峽山區神州姜窖集團30萬噸冷風庫的建成投入使用,全區生薑種植面積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從2014年的1.36萬畝,增加到2018年的2.56萬畝,年增長率10%左右。峽山區的農業幹部介紹,他們因勢利導,將以濰坊有機姜融合創新產業園為龍頭,逐步推動轄區生薑產業從傳統種植模式向高質集成模式轉變,打造高端農產品供應區。
  今年8月29日,峽山區吹響新一輪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號角,聘請張其錄為有機姜產業發展科技總顧問,並出臺《關於推進“三個一萬畝”建設加快打造地域特色品牌的實施意見》,決定利用三年時間做強做大有機菜、有機姜、黑木耳三大特色產業,通過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政策扶持、資金獎補等,力爭通過三年時間將這三個產業發展到各一萬畝的種植規模。同時,在產業發展中將採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龍頭企業依託技術優勢和資金優勢發展規範化種植,農民通過承包種植或是入園務工嵌入產業發展鏈條,從而推動當地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

□ 記者:盧昱 楊國勝  通訊員:宋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