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樹德中學:比考試成績更寬廣的,是家長的胸懷

成都樹德中學:比考試成績更寬廣的,是家長的胸懷

這個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寬廣的是考試範圍

比考試範圍更寬廣的是

看到娃成績時家長的胸懷

01 第一篇

作為樹德的高中家長,


正確的打開方式是什麼呢?

高一:調整心態,初中學霸也可能掃尾

樹德各校區,臥虎藏龍,高手如雲。

隨便問一個同學,都是初中時候的前幾名、前二十名。

但到了這裡,都有可能變成一百名、幾百名。

此時我們最需要歸零的意識。一切從新開始。

再說才入高中,同學們都有一個不斷調整,適應高中學習的過程。

各屆真正的學神,並不是一路遙遙領先(高中三年的綜合成績水平和高一上相比無疑天壤之別),而是最會反思總結,改變自己的人。

所以家長從悅納自己的孩子開始,不管自家孩子考了怎樣的分數,不要總是盯著“別人家的孩子”使勁誇,因為暫時的分數常常讓你看不到孩子的的成長進步,也讓你沒有及時的對她給予充分的讚揚和肯定。要培養越挫越勇的孩子,最需要內心強大的家長,

懂得等待,靜待花開。

高二:焦慮是殺死親子溝通的元兇

在目前的高考方案中,樹德中學都是高二開始文理分科,大家習慣性地把高二看成了分水嶺,覺得高二才真正對應高考的學校排名,高二再衝不上去就完了,這樣的心理也就讓高二的家長焦慮plus。

前幾天中國青年報上的一篇文章,《家長們當下無處安放的焦慮》把當前教育環境中,在各學段升學壓力和培訓機構裹挾下家長們的憂心和焦慮彰顯無疑。

如果你們總是在指責和叨唸、叮囑和嘆息、或者敢怒不敢言。

回應的是孩子冷漠的眼神、強烈的牴觸、抗拒的內心,他認為你說的道理他都懂,具體的知識和學習方法他比你懂得更多,只是“說起來”和“做起來”之間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高二,“青春期”和“更年期”以離子加速度對撞的結果就是這樣——無言的結局。

其實,高二是另一種意義的新的開始,要適應文理分科後更高的學科難度和學科思維要求,也需要相當的時間和過程。

何況,人生很長,一切都還來得及。父母和孩子一起坐下來,尋找問題,聆聽彼此。

高三:在有底線無干擾的關注中“任他行”

高三的家長,似乎更喜歡掰著指頭算時間:距高考200天倒計時,距一診20多天的倒計時中,莫名恐慌。你能做的,可能是默默地做著他成績變化柱狀圖、餅狀圖(比K線圖複雜),幫他整理永遠理不整齊的教材卷子資料,為他做一頓營養可口的晚餐,早早地到學校外面等待放學;你也可以悄悄地收集各種升學信息,當然知道越多也越憂心;默默地察言觀色,輕輕地藏好手機。

至於考試——

不管是第二次的階考,還是間週一次的小考,每一次結果都只能激起一小圈漣漪——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繼續前行——於學生而言,此乃最大的意義。高三本來有更緊張快速的學習節奏,在學校的時間遠遠大於在家裡的時間。在最強大腦團隊中,跟上高三大部隊的步伐比什麼都重要。

當你發現他不再痴迷網絡,自己會做時間與任務管理,遇到問題會主動請教老師和同學,把運動作為每天的放鬆與調節時,你大可欣慰地鬆一口氣;

孩子找到了高三的節奏,正在奮力向前衝!

家人一起去看部電影,或吃頓大餐,愛與信任的力量,勝過千言萬語!

成都樹德中學:比考試成績更寬廣的,是家長的胸懷

做家長的是否滿懷熱情和夢想

是否科學做家長、理性做家長

而不是以愛的名義

有意無意地傷害

值得深思。

02 第二篇—— 帶著孩子向幸福出發

又是一次階考,親愛的家長們,孩子們新鮮出爐的階段性測試成績是讓您驚喜萬分還是大跌眼鏡?是增加了您對孩子學習的信心還是讓你內心燃起了焦慮?

劃重點!

成都樹德中學:比考試成績更寬廣的,是家長的胸懷

本週重要的兩件事:

成都樹德中學:比考試成績更寬廣的,是家長的胸懷

1.看娃成績要沉得住氣,控制好體內的洪荒之力!考試是對這一階段的教與學的情況按照學段的統一要求進行診斷,幫助師生髮現問題及時調整。

2.考完試別問考得好不好,先給娃一個大擁抱,再請娃好好吃一頓,畢竟他(她)也很辛苦的啦!

成都樹德中學:比考試成績更寬廣的,是家長的胸懷

切記:要淡定!

敲黑板:

這個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考試範圍,比考試範圍更寬廣的是看到娃成績時家長的胸懷。

一、做一個發現者

尋找孩子積極的心理信號,見證孩子的獨特之處

成都樹德中學:比考試成績更寬廣的,是家長的胸懷

孩子說:“我也知道我沒有學習的熱情,怎麼辦呢?”

孩子說:“和同學談論問題時也曾經侃侃而談過,課堂上提出了很有價值的問題時也會興奮,深入理解後一下子豁然開朗的感覺也有短暫的陶醉……”

您看,其中積極的心理信號可不少,侃侃而談說明思維靈活、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說明思考深入、豁然開朗說明具備解決問題的潛能。

所有的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您會發現他一定有自己擅長的領域,比如他的領袖力、創新力、實踐力等。這些能力雖然無法用分數去衡量,但卻是孩子最寶貴的財富!

多一分教育的定力,我們會容易發現孩子的好,也一定有智慧去把負向的信息轉換成正向的資源。

二、做一個支持者

幫助孩子擴大人生的格局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切不可讓學業狀態的起伏左右整個家庭的氛圍。我們應該和孩子一起著手於當下,放眼於未來。

如果一個孩子對自己的成長有明確目標和規劃,他就能預見自己成長的曲折,更能夠坦然地面對得失,從而心生“定力”,在個人成長、國家和天下、宇宙和人類發展的星空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座標,在理想信念的教育中獲得使命感。這其實也是對孩子最好的心理輔導與生涯教育。

三、做一個護航者

和孩子一起向幸福出發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條路,是所謂好走的路。風雨坎坷難免,苦痛酸楚難免;順利時的小確幸、得意時的小欣喜,這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洗禮。如果他正在一步一步努力踐行著自己的目標,您就當一個護航者吧!

“我希望爸媽用我喜歡的方式來愛我。”得意時的提醒、失意時的鼓勵,耐心的傾聽、微笑的點評、溫暖的擁抱、平等的交流、寬和的等待、充滿儀式感的週末餐……

請相信身教大於言傳,以身作則改變自己,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帶著孩子體驗生命中的各種美好,靜待花開。

“愛”是親子養育過程中最美好的生成物,“愛”就是全部,全然地接納我們的孩子其實就是全然地接納我們自己。孩子是我們成長路上的一盞明燈,可以時刻照亮著自我反思之路。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孩子的到來給了我們重新成長的機會。

如此,我們便能帶著孩子向幸福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